我國研制出智能配電新技術
不用電源傳感器就可測溫
在生態城季景園2號變電室,施工人員正拆卸原有的開關柜,將新的“智能配電終端”、“配電自動化直流電源柜”、“配電自動化通訊柜”等6組設備逐一安裝到指定位置。“我們做的是國家863計劃課題智能配用電園區技術集成研究示范工程的一個子項,為變電室更換設備,將進一步監測電能質量,提升送電安全。”現場相關負責人說。
新系統采用了“無源測溫”設備,電纜接頭、變壓器等重要部位需要進行溫度測量,一旦溫度過熱將自動報警,甚至能自動切改,確保設備安全。以往的測溫傳感器都是采用電池作為電源,但電池是有壽命的,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還有爆炸的危險,新設備采用了無源測溫裝置,既不需要電池也不需要接線,通過無線激發的方式獲取電能,將測量溫度上傳至主機。這樣一來,通過實時監測設備各重點部位的溫度,就能從一個方面了解設備運行的情況,及早發現問題,在不造成停電的情況下,盡早排除故障,提升了供電的可靠性。同時,也可以根據溫度的變化和位置,來對故障設備進行診斷,及時檢修。
復合通信兩個途徑傳信息
“遙信”、“遙測”、“遙控”是智能電網的一大特點,要實現遠程控制就要確保通信的及時和可靠。新系統采用了復合通信設計,采用光纖通信及無線網絡通信,當光纖出現問題時,確保信號不中斷,能夠隨時了解變電室內的各設備運行指標和設備運行情況。當發生故障時,及時從中控室了解故障詳情,進行遠程控制,切改負荷,減少停電時間。
通過新課題的研究和應用,將進一步提升生態城智能電網,提升供電自動化和供電可靠性,減少停電時間,為智慧城市的發展奠定基礎。
相關文章
2020年中國智能配電網總投資或將超1500億元
隨著建設智能配電網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國網公司將配電自動化建設作為“當務之急”,緊鑼密鼓地編制公司層面配電自動化的發展規劃。預計2014-2016年配電自動化投資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到2020年總投資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
我國成功掌握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
日前,國家863計劃課題“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相關技術成果在廣州金融高新區配電網開展了工程應用實踐。這標志著我國掌握了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推進配電網智能化發展。
智能配電網技術再突破 應用成效顯著
近日,筆者從山東省電力公司運檢部獲悉,目前,山東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已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且應用成效顯著,今年以來,全省累計減少停電13.4萬時戶、減少電量損失3457萬多千瓦時。
我國掌握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
在“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支持下,我國立足配電網現狀及智能化發展需求,自主研發了完整的配電網自愈控制核心技術和裝備,建立了適用于我國不同區域條件與技術特征的配電網自愈控制技術體系和含分布式電源的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仿真測試平臺。
周仁:天津堅強智能配電網建設成效顯著
近日,天津城南供電分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周仁接受人民網天津視窗采訪時談到,通過近幾年的堅強智能配電網建設,天津城南供電分公司已建成堅強配電網網架,并進行了科學的信息化建設,傳統配電網已“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