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電表未來滲透率將超過90%
[ 導讀 ] 由于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促進因素,智能電表市場發展勢頭迅猛。我國智能電表的需求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新增需求,“十二五”期間,我國計劃安裝2億只智能電表;二是更新需求,目前我國電能表用戶約2.5億戶,一般電表的使用期為5年;三是滲透率提升
由于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促進因素,智能電表市場發展勢頭迅猛。我國智能電表的需求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新增需求,“十二五”期間,我國計劃安裝2億只智能電表;二是更新需求,目前我國電能表用戶約2.5億戶,一般電表的使用期為5年;三是滲透率提升,目前我們智能電表的滲透率不足40%,未來智能電表的全國滲透率將超過90%。
智能儀表需求旺盛
“階梯定價是智能儀表滲透率提升的最大驅動力。傳統儀器儀表表無法滿足在計算階梯價格關鍵時間點上同時抄收全部數據,計量手段的落后成為制約階梯價格政策實施的最大技術障礙。根據我們基于城市供熱體制改革的判斷,測算熱量表‘十二五’期間復合增速達到36.3%.”一位國金證券的分析師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智能儀表是帶有微型處理系統,或可接入微型計算機智能化儀器。它通過電子電路來轉換測量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存儲運算邏輯判斷,通過全自動化的操作過程得到準確無誤的測量,因其強大的功能被應用于各個行業。目前,智能儀器儀表的更新需求、新增需求和智能化比率在不斷提升。
此外,智能電網的發展也拉動了智能化儀器儀表的需求。業內預計,到了2016年后,我國的智能電網就進入到完善提升階段,屆時就會對一部分老、舊的電表進行升級換代,預計2016年之后我國智能電力儀表市場增長將超過40%.
可以預見,未來,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智能儀表將迎來大發展。“智能電表需求量的大增將帶動諸多相關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芯片、電解電容、液晶顯示屏等核心部件的生產研發將成為重點領域,電表維護修理等相關企業也將迎來利好消息。相關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對于智能電表和智能電網的建設意義重大。”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曾表示。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國的智能儀表市場已經進入了充分競爭的階段,從進口品牌,到合資、國產品牌,在不同的細分市場,不同的產品方面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另外從產業升級方面,越來越多的生產工藝需要高精度的智能儀表參與到自動生產及自動控制的過程中,這就為儀表的可靠性和精確性提供了更高要求。另外從安裝及維護的簡易程度方面,要求也逐步提高。”一位多年從事儀器儀表生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鍵零部件仍需進口
“近年來,國產儀器儀表行業從技術水平到性能指標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例如在大型裝備的控制系統、火電、核電、軌道交通等領域,國產裝備基本可以替代進口產品。”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表示。
事實上,一些細分市場國產化速度正在加快,其中用于燃氣發動機的連續排放監測系統,頁巖氣和石油開采加工的監測系統,燃煤鍋爐的連續排放監測系統等,這部分市場大多數被中國企業占據。
盡管儀器儀表行業國產化走勢相對良好,但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日前提醒說,絕大部分企業產銷及利潤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行業進入了少數企業發展較快,多數企業持平或低速增長,約20%企業虧損的新時期。目前,測量芯片等關鍵零部件仍需進口。
而原因在于,目前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仍然存在,嚴重阻礙了行業的發展。
“在國產儀器儀表技術水平大體一致的情況下,企業的關注點往往圍繞價格做文章,一旦出現一個項目,不論大小,所有的企業都來‘分一杯羹’。本來有限的利潤空間就更顯的蒼白,所有的企業都不愿錯過任何一次市場的機會,這種無序的價格競爭的現象,直接導致儀器儀表行業內部發展受到影響。”閆增序說。
針對這一現狀,他表示,我國儀器儀表企業應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下決心解決國產儀器儀表的穩定性、可靠性這個老大難問題,保證高性價比的優勢,積極尋求適合企業自己市場領域和發展空間,才能守住企業發展的“最后一塊根據地”。
有專家認為,還應積極培育長三角、重慶以及環渤海三個產業集聚地,形成3~5個超百億元企業,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過百。大力推動國產品牌質量提升,本國企業銷售額占國內行業總銷售額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國產品牌離散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批量生產,市場占有率從現有的5%上升到15%左右。
智能儀表需求旺盛
“階梯定價是智能儀表滲透率提升的最大驅動力。傳統儀器儀表表無法滿足在計算階梯價格關鍵時間點上同時抄收全部數據,計量手段的落后成為制約階梯價格政策實施的最大技術障礙。根據我們基于城市供熱體制改革的判斷,測算熱量表‘十二五’期間復合增速達到36.3%.”一位國金證券的分析師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智能儀表是帶有微型處理系統,或可接入微型計算機智能化儀器。它通過電子電路來轉換測量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存儲運算邏輯判斷,通過全自動化的操作過程得到準確無誤的測量,因其強大的功能被應用于各個行業。目前,智能儀器儀表的更新需求、新增需求和智能化比率在不斷提升。
此外,智能電網的發展也拉動了智能化儀器儀表的需求。業內預計,到了2016年后,我國的智能電網就進入到完善提升階段,屆時就會對一部分老、舊的電表進行升級換代,預計2016年之后我國智能電力儀表市場增長將超過40%.
可以預見,未來,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智能儀表將迎來大發展。“智能電表需求量的大增將帶動諸多相關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芯片、電解電容、液晶顯示屏等核心部件的生產研發將成為重點領域,電表維護修理等相關企業也將迎來利好消息。相關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對于智能電表和智能電網的建設意義重大。”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曾表示。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國的智能儀表市場已經進入了充分競爭的階段,從進口品牌,到合資、國產品牌,在不同的細分市場,不同的產品方面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另外從產業升級方面,越來越多的生產工藝需要高精度的智能儀表參與到自動生產及自動控制的過程中,這就為儀表的可靠性和精確性提供了更高要求。另外從安裝及維護的簡易程度方面,要求也逐步提高。”一位多年從事儀器儀表生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鍵零部件仍需進口
“近年來,國產儀器儀表行業從技術水平到性能指標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例如在大型裝備的控制系統、火電、核電、軌道交通等領域,國產裝備基本可以替代進口產品。”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表示。
事實上,一些細分市場國產化速度正在加快,其中用于燃氣發動機的連續排放監測系統,頁巖氣和石油開采加工的監測系統,燃煤鍋爐的連續排放監測系統等,這部分市場大多數被中國企業占據。
盡管儀器儀表行業國產化走勢相對良好,但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日前提醒說,絕大部分企業產銷及利潤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行業進入了少數企業發展較快,多數企業持平或低速增長,約20%企業虧損的新時期。目前,測量芯片等關鍵零部件仍需進口。
而原因在于,目前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仍然存在,嚴重阻礙了行業的發展。
“在國產儀器儀表技術水平大體一致的情況下,企業的關注點往往圍繞價格做文章,一旦出現一個項目,不論大小,所有的企業都來‘分一杯羹’。本來有限的利潤空間就更顯的蒼白,所有的企業都不愿錯過任何一次市場的機會,這種無序的價格競爭的現象,直接導致儀器儀表行業內部發展受到影響。”閆增序說。
針對這一現狀,他表示,我國儀器儀表企業應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下決心解決國產儀器儀表的穩定性、可靠性這個老大難問題,保證高性價比的優勢,積極尋求適合企業自己市場領域和發展空間,才能守住企業發展的“最后一塊根據地”。
有專家認為,還應積極培育長三角、重慶以及環渤海三個產業集聚地,形成3~5個超百億元企業,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過百。大力推動國產品牌質量提升,本國企業銷售額占國內行業總銷售額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國產品牌離散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批量生產,市場占有率從現有的5%上升到15%左右。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04月22日 16:21國脈物聯網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04月22日 15:56國脈物聯網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04月22日 14:39工控網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
12月17日 16:45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