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寧宇:物聯網是電信行業的新機遇
中移動寧宇發言:
其實大家我想,我站這里心情比較復雜,應邀過來比較慚愧,大家都知道從去年就沒有寫任何東西,沒有在公開場合談過自己新的想法,大家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猜測。我想今天作這個場合談創新和發展,談自己想法的時候也沒有想太多,所以把自己的心得體會跟大家分享,聊一聊,聽到剛才很多同事的介紹,我覺得有一些話想跟大家,超出這個篇幅之外的東西想跟大家分享。
我們本身移動公司是三期業務,這是使中國移動變成非常龐大成功的企業,現在的競爭環境和壓力也不用過多描述,這邊給大家列了一下,大家都有一種感覺,中國移動的增長是不是接近天花板?我們本身單純的用戶增長好像空間都已經非常有限了,因此中國移動迫切需要尋找自己的藍海。幾年前,我提到過電信圍墻即將崩塌,未來競爭格局不穩定,移動通信的投入非常大,行業基礎也比較牢,不是任何一個企業輕易就能夠進來的,所以我們是通過圍墻形成對產品的控制,要想做移動通信的產品,你只好到這樣一些國家的壟斷企業或者大型國企也好,到這里滿足客戶需求,因此我們是圍繞產品,用戶有需求,但是圍墻出現缺口,我們發現未來是圍繞客戶提供產品,我們只是眾多產品的供應商之一,管道也好,內容也好,可能我們只是給用戶提供的某一個產品,而其他產品是其他運營商提供,這種局面是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局面?這個應該是我兩三年前講的片子,未來如果3G牌照發放,如果行業重組,如果出現一些變化,面對互聯網企業的競爭,面對一些新興產業的競爭,我們是繼續做好產品運營商還是做好客戶運營商,在未來發揮我們的企業創新,這個是我們兩三年前的預想。現在我們看到物聯網,我想很多的案例,物聯網讓我們從一個業務提供者變成一個生活提供者,給我們很好的機遇和空間。遇到很多的他們在實際當中的一些困難和挑戰,和問題,這一點和我們本身后端這種做研究分析也是不謀而合的,所以我們當時講,可能未來產業鏈發生變化,我們把它理解成什么價值鏈會發展成價值網絡,價值鏈是什么?通過國際標準,每個環節,大家各司其職,價值鏈的上游環節和下游環節,我把本質做好之后就可以,其他的是其他人去完成的,但是物聯網時代這種創新速度太快了,用戶的需求并不能完全滿足,因此我們發現價值網絡,大家都會覺得我是結算的一部分運營商,是不是我們可以牽頭給我的客戶提供一些產品,這是一種混亂的價值網絡,這張圖當中表現的內容是類似的,圍繞客戶為中心,你有什么需求?但是真的實際發展,他只能夠提供一部分,因此我們會發現,都想給用戶提供,但是每家提供的都是一個節點,這樣就會混亂,那么這種狀況使我們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我們當時研究成果,業界呼喚一個集成者,把一個混亂的價值網絡變成一個集成的價值網絡。這時候應用怎么辦?應用平臺需要多少錢?軟件需要多少錢?這個時候發現軟件成本需要上百萬,剛剛講的80萬一期,我們只有前期資金,但是后續,說我不是沒有需求,但是你們的報價太貴了,用不起,所以我們講,如何使得我們物聯網真正發展起來?我們中國移動的手機用戶如果只是為高端客戶服務,只為企業領導和政府領導服務的話,我們發展不到今天,就象前面所說的,3G的發展是低端市場,農村市場,成本這么高的話,我們如何激活,所以如何利用中國移動的優勢發揮我們的效益,我們應該屬于什么角色?這樣的話可能,個人觀點,我個人并不完全贊同物聯網這樣一個分區方式,真正從物聯網的產業鏈當中,或者本身這樣的應用當中,它的應用,通信企業,信息服務企業只是一小部分,我們看到很多的地方公司在談的時候,我只能負責這一塊,那一塊無能為力,做不了,而另一塊其他[FS:PAGE]企業成本居高不下,小企業做不了,大企業可能不擅長,因為很多軟件是需要訂制的,訂制的成本太高,也做不了,因此可能發現在未來當中,我們不是完全在于通信企業我們自身的物聯網發展是不是能夠滿足通信技術標準要求,而是我們本身的產業當中能否把成本降低到用戶能接受的位置,這當中我們要看外包的發展方式,可能給我們一些啟迪。外包也在發展,第一階段是IT網絡平臺,降低成本為主,給專業廠商。第二階段以專業化為目標,將一些管理流程,像財務管理,其他的從系統到應用,外包給一些更加專業的公司和企業,把這些服務外包給一些合作伙伴。第三代外包又改變以前的方式,將核心流程外包,為什么他敢于這樣做?第一點,他不全部外包出去,他是掌握主戶,整體方向還是運營商把控,我們只不過將一些更加專業化的東西給我們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有些企業他會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和水平提升,這時候我們為什么不能合作呢?我們把一些鏈條或者組成部分與更加專業化的公司合作,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專業化程度與合作為主要目標,所以我們當時理解可能IT系統是物聯網的使能者。
在物聯網方面,我們認為IT系統要做這方面的工作,一個是動態專業化,中國移動是專家,我們的專業化不僅要做專業,而且要做動態,動態適配,在傳統的價值網絡當中各個節點各司其職,而現在日益增加的產品種類的深度運營需要更專業化的運營,同時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要求運營能力要能夠快速的動態適配。這當中如果基于傳統通信行業恐怕不行,而IT系統它的靈活性應該比傳統的高得多,所以我們強調動態專業化的適配能力。第二個能力整合能力,既然產業鏈條當中,各個節點各個環節各司其職,那么是誰將這些環節整合組織在一起,他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化的需求,我們如何把客戶的需求整合成為我們本身內在的能力,面臨客戶需求整合我們的環節,把每個企業的能力組裝整合在一起,這追整合能力也是依托于IT系統。第三個就是杠桿能力,我們專業化的核心外包,與外部的專業化企業進行緊密合作,形成互補性專業化能力,能夠高校的將內外部資源和流程鏈接起來。整個行業都能夠大大降低成本,這種杠桿也是很關鍵的一步。所以我們會看到這三個能力可能對IT系統來說是未來的一塊前景,同時中國移動能往前走一步的話,他能夠讓我們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這一點并不是我個人的創新和理解,這三個能力也是今年沙總提的一個要求,就是講使能未來,IT系統朝哪個方向發展的時候提出的,這也是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更重要的工作。
最后一頁,剛才大家講物聯網的案例,我們這邊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大家會想既然你在說應用成本非常高,很多廠商是入不敷出的做這些事情,那是不是很難降低成本?我們會看到,其實我們研究我們的IDC的發展前景,目的是使得IT的平臺能夠做通信標準化,未來物聯網的使用者不見得是買IT設備,而是租用。那么軟件來說,一開始是訂制,那么移動公司面臨各種各樣的應用,那么我們能不能將共性的東西抽象出來,做一些平臺,我們看到小企業面臨幾百個應用的時候,他可能做成平臺,那么中國移動可能面臨成千上萬,因此我們有條件開發我們的軟件平臺,做一些加工調整降低我們本身軟件的應用成本,其實都是給我們突破點,但是需要契機,從哪地方開始,從示范工程,這個時候可能成本不是領導最關心的,而是成果。還有一類,安全,我講太湖圍繞什么?水質安全,礦井檢測,這個時候高成本是能夠為行業所接受的,也是一個發展的契機,這兩類應用我們能不能把本身物聯網發展撬動起來?基于開始的一些嘗試,突破,探索,我們才能夠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靈活的,適配的平臺拓展未來的業務,所以我想我大概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剩下一點時間還是[FS:PAGE]一些體會,一個關于剛才講的學習創新執行,我覺得非常好,中國移動一直在講我們以前是創世界一流企業,我們現在是做世界一流企業,因為我們已經是一流了,我們在創的過程當中如何做呢?我們需要學習,需要執行,因為我們前面有方向,有標桿,所以更多的學習能力,執行能力,到創新的時候,因為我們是一流企業了,如何創新,不是我是為了創新去創新,而是在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在創新的同時搞應用和拓展,我們做的創新不是樣板工程,不是為了拿獎,我們是為了尋找中國移動真正的未來,尋找行業發展未來得空間,因此我們學習創新更多的不是一個單純的省公司的方式,而是都是這樣的理念,我們如何再去落實創新,這一點可能大家都能理解,也有現實壓力,但是一定是基于我們的現狀去九作。
第二點我個人的體會,之前有很多的人問我,微博這么火你為什么不開?我覺得太淺,對不起大家,我們實在太浮躁了,很多事情需要沉下來思考的時間,如果這些事情出來之后,我當場馬上反饋,可能70%錯的,實際我剛才理解徐總的講話,我需要仔細想才能夠明白到底這個事情是怎么樣,同樣的道理,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情,面對一個場景,面對一個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到另外兩個字,責任,我們作為故聯網的一員,我們有什么責任,不僅和大家一起創造熱點,我們還有讓大家能夠更多的理解,像志剛所說的真相,真相怎么出來?在混亂的時代和以前不一樣,以前的時候大家人和人之間競爭,誰是優勝者?誰獲取信息的能力強,誰就是優勝者。因為有些人他有比別人更多的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因此他的能力很強,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不一樣了,這個時代的強者能力變成什么?誰能從海量信息當中獲取準確信息,誰就是強者,因為互聯網給我們的信息太多了,一天到晚光手機報看下來就需要很多時間,海量信息過來之后,誰能夠從當中尋找最準確的,或者最有幫助的信息,如果我們這個時間過程和能力通過我們的訓練越強的話,那么我們就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人,那么我們的博主可能擔負一個使命我要幫助別人探索真相,我也沒有能力幫助大家探索一個真實的世界。所以當時有人問我為什么不寫博客?我給他一個很真摯的回答,我需要活著,所以我覺得從本身浮躁社會到我們本身博主這種責任感,我們如何做到我們寫的博文能夠成型,我記得我最后一篇寫的是關于上網本,在此之前寫了幾百篇博客,我歡迎大家看兩三年前的,是不是對今天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理解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