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扶貧兩不誤
【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革新村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貧,利用線上線下聯動銷售滯銷土雞蛋12000枚、土雞40只、臘肉200斤、鹽皮蛋30件,累計助農增收4萬余元——】

初春的鄉村,草木吐綠,萬物開始煥發生機。2月2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革新村,在該村村委會的倉儲加工室內看到,來自商務部的駐村第一書記金達芾和幫扶干部陳詩慧正帶領村干部將一個個土雞蛋按規格進行包裝貼碼。不一會兒,一盒盒名為“蛋大叔”的土雞蛋便打包完成。
隨后,一輛小型面包車停靠在村委會門口,幾名前來采購農產品的建行廣安分行工作人員與村干部作好對接,將打包好的土雞蛋清點裝車。“今天這批土雞蛋共1055個,你們算一下多少錢,我馬上轉過來。”“好的,感謝企業愛心助農,過幾天村民們的雞蛋收好了我再聯系你們。”
據了解,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革新村蒸蒸日上的集體經濟按下了“暫停鍵”。村民不能外出,交通物流不暢,讓原來通過網銷渠道銷售良好的土雞蛋、鹽皮蛋等農產品大量滯銷。而該村支柱產業龍安柚又到了修枝管護的時間,水稻也該育苗了……這些情況,讓金達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抓防疫和助脫貧任何一項都不能松勁。”金達芾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他與駐村工作隊嚴格實行24小時交通導流與人員防控制度,截至目前,全村無一例確診、疑似病例或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同時,在全市連續多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的前提下,針對龍安柚產業,駐村工作隊制定了詳細的疫情期間管護方案,采用“交叉排班,錯峰管護”的方式,引導村民在不聚集、不扎堆的前提下逐步復工,加緊完成冬春管護工作。
“面對農產品滯銷的困難,我們依托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的資源,積極聯系相關企業開展助農銷售活動,并協調快遞公司,全力解決物流運力問題,逐步恢復線上銷售。”金達芾說,在商務部的對口幫扶下,阿里巴巴、京東、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益善源等平臺嘗試通過采購農戶土貨的方式為當地脫貧攻堅事業助一臂之力。
此外,由于快遞物流尚未完全恢復,產品外銷規模有限,駐村工作隊又瞄準城區群眾購買農產品難的痛點,推出了城區無接觸配送服務。金達芾在駕車進城為村民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同時,還把村里的農產品捎帶出去,跟客戶約好時間送到小區門口。城區的居民吃到了村里的土雞、土鴨、雞蛋、蔬菜,村民們臉上因為滯銷而產生的愁容也一掃而空。如此一來,既為城市保供出了力,又為農村脫貧添了磚。
7組村民龍家平是2014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已經習慣了每天將自家的土雞蛋送到村委會辦公室。“疫情期間不能出村,家里養的母雞每天要下幾十個蛋,自己吃不完又沒法賣出去,可把我急壞了。”龍家平說,好在村干部辦法多,及時幫大伙兒解決了銷售難題,現在,他每天光是賣土雞蛋就能賺近50元錢。
“自2月13日以來,我們利用線上線下聯動銷售滯銷土雞蛋12000枚、土雞40只、臘肉200斤、鹽皮蛋30件,累計助農增收4萬余元。”金達芾說,目前,還有數千元的訂單因包裝、物流等原因等待陸續發貨。值得一提的是,全村800畝龍安柚冬春管護完成率超過80%,春耕生產農資農具齊備,正在有序展開,疫情對該村農業發展的影響被控制在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