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生物科技企業用物聯網筑牢生物安全防線
近日,“生物安全”成為焦點話題。
在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之中,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特殊背景下,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只有牢牢的筑起生物安全防線,才能更好地維護好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國家立法支持先行,生物科技產業的創新推動更是落地保障。
在這一背景下,一些生物科技創新企業積極做出了響應。其中,海爾生物醫療作為物聯網生物科技企業,在業內率先推出了BioT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通過創新物聯網技術,賦予了不同場景物聯科技屬性,比如重要的安全防護設備---生物安全柜,便通過物聯網創新,實現智能物聯權限管理;遠程操控、一鍵式預約打造最佳人機交互體驗;產品性能實時預警,安全狀況實時掌控等。海爾生物醫療用物聯網技術驅動安全保障,為筑牢生物安全防線提供了借鑒思路,也符合了國家生物安全的戰略方向。

(位于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海爾物聯網生物安全柜,設備安全嗎,我先告訴你)
立法推動下,率先探索落地的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
我們可以看到,海爾生物醫療打造的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幾乎覆蓋了生物安全的全部流程,包括樣本采集轉運、處理檢測、樣本保存與管理、實驗室研究、環境滅菌消毒、污染物處理、疫苗接種及智能機器人應用等,滿足了用戶的全場景最佳體驗。
從生物安全角度考慮,生物樣本的檢測、培養、存儲等工作方式可以優化為“非接觸式”,以避免流轉中的交叉感染。而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通過創新利用物聯網,做到硬件設備物聯網數字化,實現樣本的智慧管理和快速調配,在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的同時,保證醫護和科研人員的生命安全。
比如進行樣本檢測時,海爾新一代智聯物聯網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30分鐘,通過手機APP紫外線一鍵式預約消毒,可以留出更多檢測時間;當出現氣流等波動時,APP安全報警,早發現早處理,安全實時在身邊。

(物聯網智聯生物安全柜和云育CO2培養箱,APP線上無接觸管理)
當進行樣本培養時,使用云育物聯網CO2培養箱,手機App遠程實時監控培養箱中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狀態;如有異常,App遠程報警。在進行樣本保存時,海爾云芯物聯網超低溫冰箱的觸摸屏和海爾BIMS樣本管理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冰箱內樣本精準定位等。

(云芯物聯網超低溫保存箱安全存儲新冠肺炎病毒樣本)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海爾生物醫療已經積極進行物聯網布局,并迭代更新場景方案。有業內專家分析稱,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在行業里率先推出,這種獨特性、領先性的創新模式,決定了它所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首先,這種創新模式鼎力支持《生物安全法》落地實施,通過提供相應的參照標準和堅實的物質保障,為生物安全法的落地提供了大力保障。其次,生物安全場景方案在新冠疫情中已成功應用,生物安全的立法將進一步推動生物安全場景方案的完善。
新冠疫情下,率先“投身”科研攻關前線的生物安全場景方案
作為國內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的引領者,海爾生物醫療在疫情發生后立即投身抗疫戰斗,率先推出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為前線醫護人員筑牢生物安全防線。
1月18日,第一時間向武漢首個防疫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提供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防護保障,為廣大醫護工作者貼身保護。
1月21日,為鐘南山院士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緊急配備所需的物聯網超低溫設備,檢測保存研究新型病毒肺炎樣本!
1月31日,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等專家建立的“高防護級別帳篷實驗室”配備生物安全柜等醫療設備。
2月1日,向青島市政府捐贈了生物安全柜、超低溫冰箱、醫用冷藏箱、轉運箱等價值200萬元的生物安全設備,保證青島疾控系統疫情防控。
正是這一個個“投身”于科研攻關前線的身影,讓醫護工作人員更加放心、安心的進行科研攻關,而海爾生物安全場景方案也不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疫苗抗體早日研究成功提供裝備支持,為抗擊疫情貢獻技術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發事件,更讓我們深刻審視公共衛生及生物安全領域迫切需要優化提升的工作,同時對國家生物安全產業提供了更高標準的要求。海爾生物醫療正在抓住這個痛點轉型升級,更快地滿足行業用戶的需求,創新迭代生物安全場景方案,共創生物安全新生態。推動快速提高國家生物安全能力和水平。
相關文章
自動化是云原生應用程序安全的關鍵
采用云優先策略的企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規模較大的企業可能每天進行數千次部署,同一時期的代碼更改次數可能達到數十萬次。除此之外,以技術為中心的企業可能會雇用數百名開發人員:在這種情況下,跟蹤和理解每個項目或準確跟蹤他們的工作...
常識之上的便利:智能家居設備的安全困境
智能家居設備用于監控或控制我們家中的環境。這些技術奇跡通過處理溫度、照明、娛樂系統和其他設備的變化,使生活更輕松。但是,雖然它們非常方便,但我們不能忽視它們的使用所造成的安全噩夢。那么將所有設備,甚至警報和安全系統連接到互聯網...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國內疫情穩定 多地RFID智慧機場建設忙
受到COVID-19的巨大影響,全球航空業陷入了一段長達數月的停擺期,對機場和航空公司的業務經營均造成不小沖擊。由于國內疫情防控成效顯著,進入下半年后便鮮有本土案例爆發,航空業也隨之漸漸復蘇,許多因疫情而滯后的RFID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