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重磅!美國擬跟華為合作,制定5G標準!
打鐵還需自身硬,華為5G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北京時間5月6日晚間,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商務部接近簽署一項新規,此新規將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合作,共同制定下一代5G的網絡標準。
美股市場迅速就有了反應,美股華為概念股快速走高。美光科技、高通、英特爾、西部數據、臺積電等都有不錯漲幅。知情人士說,該新規草案正在美國商務部進行最終審查,如果得到通過,將提交其他機構批準。目前尚不清楚整個過程將花費多長時間,或者另一個機構是否會反對。
知情人士稱,這項規定預計只適用于華為,而不適合用于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其他中國公司。
對此,美國商務部和華為均拒絕發表評論。

美國商務部去年5月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限制美企向華為出售產品和技術,引發美企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的一系列問題。美國企業和華為的交流限制非常嚴格,雙方之間甚至不能私下單獨交流,這也影響到標準制定相關業務。“實體名單”之后,一些美國科技公司不再與華為溝通合作制定5G行業標準,也無法確定哪些技術和信息可以與華為共享。據美國行業和政府官員稱,這讓美國處于不利地位。
5G標準制定是通過3GPP標準組織來做的,華為一直在里面,屬于全球標準。目前華為在這些組織有更大的話語權。結果,美國企業不跟華為交流,到頭來是美國人感覺吃虧了,所以現在要放開。
包括幾名鷹派人士在內的六名美國參議員上個月致信美國商務部、國防部和能源部,稱迫切需要發布法規,以確認美國參與5G標準制定正在不受實體列表的限制。信中寫道:“由于參與人數的減少,我們對美國在5G無線技術領域全球領先地位的風險深表擔憂。”

對于華為來說,他們在5G上擁有著絕對的實力,比如,日前德國的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了一份關于“5G標準專利聲明的實情調查”報告,截止2020年1月1日,全球共有21571個5G標準專利項聲明,其中華為擁有3147項排名第一,其后分別是三星(2795)、中興(2561)、LG電子(2300)、諾基亞(2149)和愛立信(1494)
顯然,華為之所以可能會被允許參與建立5G行業標準,很大的原因并不是美國回心轉意,而是華為是世界5G技術的領導者,沒有華為,美國可能就會落后于這個時代;在這個層面來看,這是華為自己掙來的。此外,要知道不少美國公司的收入也依賴華為。近期,波士頓咨詢發布的《限制對華貿易將終止美半導體領導地位》報告中指出,去年5月“實體清單”后,美國排名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每季度收入中位數均下降4%至9%不等。
一直以來,美國通過各種手段持續打壓華為,但華為5G訂單仍位居世界前列。截至今年2月20日,華為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超過一半的合同在歐洲,共計47個,亞洲27個,其他區域為17個。
現在美國改變態度,目前來看對于市場情緒應該在短期內會有正面刺激作用,這一點已經在美股開盤后得到反應,今日可能還會在A股盤中得以展現。同時,允許與華為合作建立5G標準,雖然是一個積極信號,但可能并不等于解禁華為。當然,隨著5G建設的進一步深化,美國也存在求助于華為的可能性,并進一步緩和對華為的態度,但這是后話,也需要時間。

就在華為這條消息發布的時候,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數據也都出來了。可以說,刷新歷史,也刷新了認知。
美國4月ADP就業人數錄得-2023.6萬人,這種規模的失業前所未有,僅4月份的失業人數就超過了大衰退期間失業總人數的兩倍。大約3030萬美國人最近6周申領失業救濟,破歷史紀錄。
5月6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歐元區經濟將萎縮7.5%,這是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沖擊。歐盟委員會警告稱,歐盟正面臨著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如果處理不善,將對歐元的未來構成威脅。
在這種背景之下,若想擺脫經濟大蕭條的影響,除了同心協力抗擊疫情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攜手合作為經濟復蘇做準備。從發展經濟學的理論來看,技術創新是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推動力。而5G是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一次技術創新,預期由這一技術引發的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商業形態的變化,應用技術的變化等都還未曾發生,其中的商業機會和商業氛圍更未形成。而從4G引發的移動互聯時代來看,只有靠全球共同協作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潛力,也只有靠著這一巨大的潛力,才能更快地讓全球經濟擺脫大蕭條的陰影。
相關文章
從“數字能源未來十大趨勢”,看華為數字能源新格局
在愈演愈烈的節能減排行動和如火如荼的數字化轉型雙重驅動下,能源領域新一輪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呼之欲出,一幅大時代繪卷正徐徐向我們展開。而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課題,唯有找準方向,才能讓努力更有價值。在此背景下,華為日前重磅發布“數字...
美國可能對華禁止出售先進半導體設備?經濟學人:關鍵在日本和荷蘭
集微網消息,應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東京電子(TokyoElectron)、ASML、KLA和LamResearch是全球晶圓制造前端設備設備五巨頭。在光刻、沉積、刻蝕和良率檢測等環節近乎形成了聯合壟斷地...
巨頭重磅布局!物聯網定位追蹤市場怎么就成了“香餑餑”?
導讀定位市場應成為巨頭們競相爭奪的“香餑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今天,定位服務的成功已經不再是單純拼的產品,而是能否打造可行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實現商業落地,這背后體現的不僅有一家企業的技術積累,還有整合能力...
華為投資芯片的第一筆退出,兩年回報35倍
2021年9月22日晚,一年漲5倍的熱門芯片股思瑞浦公告,四家股東擬減持200多萬股,四家股東合計可套現超10億元。思瑞浦于2020年9月21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一年禁售期剛滿。減持的四家股東均為首發股東,其中最為特殊的當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