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風向標”,我們如何報道產業新基建?

科技媒體報道兩會的正確姿勢來了
2020年兩會,極為特殊。
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醞釀之年。這一時間節點上召開的兩會,必然受到矚目。
根據官方信息,兩會的具體召開時間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建議5月21日召開。
值得關注的是,截止5月15日1時10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緊張,全球確診高達4258666例。
本該在3月舉辦的兩會,受疫情影響已大幅延后。
這是我國一季度GDP增長數據“深蹲探底”(負6.8%)后召開的最大規模官方會議了。
這次,重大疫情防控仍將會是兩會的核心議題。
此前的政協主席會議就強調:要提高建言資政質量,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深入協商議政,在重大疫情防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編制“十四五”規劃等方面建真言、謀良策。
所以,在兩會逐漸臨近的當下,我們有必要做好準備,關注兩會傳達出的種種信號,尤其是對當前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新動能。
1、兩會4大看點:新老基建、城市治理等
盡管國內的復工、復產、復學已逐步、有序恢復,但是我們仍然處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因此,兩會的看點與“不確定性”息息相關。
第一是應對內外經濟環境。
疫情無情蔓延,給了全球經濟沉重一擊,各主要國家的經濟均已釋放負增長態勢。我國自第一季度GDP增速數據出來后,相信今年兩會會淡化增長目標,而重點會談疫后的保就業、保民生、扶貧攻堅、強力拉動內需等話題。
第二是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新老基建、老舊改造、醫療衛生系統升級、扶貧目標達成、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生態環保、疫后對武漢及湖北的恢復與建設的特別支持,都將是市場要素再分配、助力城鎮化改革的核心話題。
第三是審視新基建的戰略意義。
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7大領域,將給中國經濟帶來足夠韌性以及潛力,目前20多個省市已經放出目標及投資額度,加碼新基建已成國民共識。
第四是重大升級改革舉措。
外圍環境十分復雜,國際產業鏈面臨前所未有的再次分工,貿易規則遭遇重大調整,致使我國將在短期內處于不利局面。因此鼓勵科技創新、鼓勵自主研發都將是重大命題。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等都將繼續深化,而央企國企改革的話題延續多年,在新一輪科技競爭中,必將扮演關鍵角色。此外,涉及到教育的高考制度、民生的就業制度都將有調整。
基于以上的看點,我們認為,新一屆的兩會將帶來社會治理的新面貌、產業發展新格局。
2、科技大佬將有哪些新洞見?
在去年的兩會中,科技界的大佬發言提案涉及多個行業,極具產業敏感性。
比如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關于“智能交通”的提案,談到如何解決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而2020年以來,百度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已經在湖南長沙跑起來了,車路協同領域也獲得了基礎設施的較好配合。他提及的“AI商業化”也成為2019年后半年AI行業的基本步調。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則在去年的兩會上提到“加快發展產業互聯網,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外界看到,互聯網加速與農業、工業、建筑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產業互聯網成為互聯網的下半場了,企業紛紛押注和轉型,工業云、金融云、政務云、醫療云、教育云、交通云等被廣泛接受。
而小米雷軍提到的布局5G推動物聯網發展、網易丁磊倡導的電商精準扶貧與智能教育、格力董明珠提到的企業公平公正發展環境、360周鴻祎提到的“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互聯互通”、蘇寧張近東給出的“綠色物流”建議、聯想楊元慶主張的AI與制造業結合、新東方俞敏洪提及的“關注兒童義務教育”等,均在2019-2020帶動了相關產業、相關領域的長足發展與進步。
2020,這些科技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大佬們又有哪些新想法、新舉措被國家和社會所看到、所采納呢?非常值得期待!
3、我們關注8大層面
作為國內最早關注人工智能和產業互聯網領域的互聯網科技媒體 , 雷鋒網輸出的內容涵蓋人工智能學術、人工智能業界、產業互聯網3大版塊;滲透AI+芯片、云計算、機器人、AIoT、工業互聯網、企業服務、智慧城市7大新型行業;深耕AI+汽車、安防、金融 、醫療、零售、教育6大傳統2B行業。

發展至今,雷鋒網已成為國內少數在行業橫跨度、垂直領域深耕度雙重保證的一線媒體服務平臺。
對于這次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兩會,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將上線專題報道,關注其中重大產業政策動向、科技創新紅利、對產業有指導意義的提案議案等。
這些方向具體分別是:
1)國家重大產業政策及企業配套措施(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及相關受益企業);
2)新基建7大領域動向: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
3)科技大佬的提案議案;
4)資本市場對實體產業的措施動向(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國有資本改革等),企業投融資動態;
5)各大企業的最新戰略調整、各大企業如何參與武漢及湖北疫后恢復重建工作等;
6)國際緊張局勢下的“國產替代”方案、國內自主創新舉措;
7)老舊改造、工業智能化升級、醫療衛生系統升級、教育智能化轉型等案例;
8)我國數字政府、城市治理格局新變化 。
緊跟政策、鼓勵創新、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我們從不缺席。
相關文章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
人工智能如何革新物流行業的5種方式
人工智能在徹底改變物流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由于全球化,一切都變得越來越數字化;消費者開始在網上購買更多商品,并希望他們的產品或服務能以更少的錢更快地交付。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物流和供應鏈必須適應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根據M...
市場泡沫漸散 多家巨頭青睞的AR/VR行業現狀如何?
疫情推動宅經濟發展,除了看到平板、筆電一類產品銷量大增,同時,也使得消費者對于TWS耳機、智能手表、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的需求快速增長。而在這些終端市場的興起,恰巧成了智能手機產業鏈中因遭受疫情沖擊訂單大量流失的廠商的轉機。值...
中國智能倉儲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智能倉儲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和廣東地區,其次是在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區 ; 其余地方,如安徽、陜西等省份也有部分企業分布。
5G如何使云計算更加前衛
在2020年突出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很多組織的員工不得不在家遠程工作。由于發生這種變化,網絡流量已從城市商業區轉移到家庭環境。隨著大量人員遠程工作,曾經只能在企業辦公樓或園區采用的應用程序和數據如今需要從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