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單位倡議“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探索5G等集成創新

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2020年4月1日在浙江考察時再次強調,要善于化危為機,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抓緊布局數字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中小微企業受到較大沖擊,面臨較大壓力。與此同時,一些企業以抗擊疫情為契機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彌補經營損失、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緩解裁員壓力、精準控制庫存、保障生產生活,大幅提升了管理效能、作業效率,有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新冠肺炎疫情是世界性危機考驗,為進一步幫助更多中小微企業紓困脫困,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我們倡議,政府和社會各界聯合起來,共同構建“政府引導—平臺賦能—龍頭引領—機構支撐—多元服務”的聯合推進機制,以帶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為重點,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數賦智”服務,提升轉型服務供給能力,加快打造數字化企業,構建數字化產業鏈,培育數字化生態,形成“數字引領、抗擊疫情、攜手創新、普惠共贏”的數字化生態共同體,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針對數字化轉型共性解決方案的研發。針對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共性問題,研發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及標準。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應用和集成創新,形成更多有創新性的共性技術解決方案及標準。制定解決方案庫和資源圖譜,通過開展線上培訓等形式,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指導。
二、開放普惠化的數字化轉型產品和服務。面向傳統企業,特別是傳統中小微企業轉型需求,培育產業平臺化發展生態,面向重點行業、特定場景豐富模型庫、知識庫、創新APP增值服務。研究編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結合實際推出普惠化、低成本、多樣性的“上云用數賦智”產品或服務。建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和開源社區,強化轉型公共服務。
三、探索通過共享經濟模式開放數字化轉型資源。創新發展共享經濟、金融科技,面向社會開放中小微企業所需資源,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價值共享。例如,研發設計、產品開發、制造、物流配送等生產經營資源,以及建模、實驗驗證、模型仿真、軟件源代碼等技術和設備能力。加強信息互聯互通,推進共建數字絲綢之路。促進國內數字化轉型技術與經驗同“一帶一路”等相關國家的共享。
四、多方聯合形成一體化、全鏈條轉型服務能力。推動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構建“生產服務+商業模式+金融服務”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生態,加快數字化轉型知識體系和方法工具研發,提供轉型咨詢、信息對接、解決方案、項目路演、人才培訓、技術輸出、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等全鏈條服務,賦能傳統企業轉型發展。打造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業園”和“虛擬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向更高層級躍升。
五、共同營造公平、健康的良性競爭機制。堅持守正創新,促進平臺間數據、服務互聯互通,以更優質、更專業、更安全的服務吸引用戶、擴展市場,堅決杜絕破壞市場競爭秩序的惡意競爭行為。切實遵守《網絡安全法》,保護數據安全、用戶隱私。做好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弱勢群體的轉崗培訓、再就業等相關工作。加強數字化生態信用體系建設,維護市場秩序、促進有序競爭。
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廣大中小微企業定能早日擺脫疫情影響,借助數字化手段實現更好、更快發展。企業不論大小、產業不分新舊,都能夠踏著數字經濟發展“東風”,做強做優做大。我國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必將邁出新的更大步伐,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
數字化轉型中,如何兼顧云的發展和安全
數字化給社會發展帶來了深刻變革。政務數字化為老百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最多跑一次”成為現實;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健康碼”得以迅速上線,成為有效的防疫手段。在社會經濟層面,數字化改變了生產過程中的流通鏈條和成...
與邊緣相交,與智慧相通,以數字化云平臺賦能代理商傳統服務模式轉型
中國北京,2021年11月16日——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從古絲綢之路的駝鈴帆影,到現代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中國無疑建成了交通大國,也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
物聯網轉型加快,5G生態成套家電為長虹釋放增長空間
近年來,物聯網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結合第三方權威調研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超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作為全球重要的物聯網市場,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1.7萬億元人民幣。此外,伴隨5G網絡部署日益擴大,將能進...
車路協同繞不開5G+車聯網,自動駕駛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談到智能網聯,我們很難繞開的一個詞是車路協同。過去幾年,業內都在講自動駕駛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終極目標。在探索過程中,我們提出了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那么,如何在復雜場景下實時、可靠地交付,就必須有一個靠譜的車路協同。關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