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相】芯片熱潮下:政策加碼,工資飆升,人才成“稀缺品”

近期,受到國際經貿形勢影響,我國半導體與芯片行業“國產替代“進程速度加快,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大量資本涌入,使得產業“炙手可熱”,同時也拉起了各企業之間“芯片人才”搶奪大戰的帷幕。
據青島晚報報道,青島島城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過去,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行業跳槽的薪資漲幅穩定在10%-20%,2020年,薪資漲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飆升。
在此背景下,人才緊缺也顯得愈發明顯。
芯片人才緊缺,設計類人才需求量相對較大
9月25日,《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
根據《白皮書》的數據顯示,按當前產業發展態勢及對應人均產值推算,到2022年前后全行業人才需求將達到74.45萬人左右,其中設計業為27.04萬人,制造業為26.43萬人,封裝測試為20.98萬人。
受到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重視的影響,國內芯片相關企業數量迅速增加。
據企查查統計,從年初至今,新注冊跟芯片相關的企業,超過2.5萬家。企業數量的增加,也加大了芯片人才的缺口,同時也加劇了“人才爭奪戰”。
“具體來看,在芯片產業鏈環節,芯片設計的人才需求量相對更大。”集微網職場頻道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今年新增注冊的芯片相關企業超2.5萬家,但其中90%甚至更多可能都是設計類的企業。同時,由于制造和封裝是重資產企業,需要的投入較大,雖然這些年國內新建的FAB企業較多,但是從整體數量上來說,人才需求還是芯片設計類更多。
供需矛盾下,2020年芯片人才薪資漲幅飆升
薪酬作為人才的“綁定”話題,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019年5月,某招聘平臺基于大數據發布《2019年芯片人才數據洞察》專題報告。報告顯示,近幾年企業對芯片人才需求量不斷加大,但芯片行業卻總體呈現出人才薪資低、缺口逐年增大的趨勢。
據《白皮書》統計,2019年二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國內半導體全行業全平均薪酬為稅前12326元/月,這個薪酬水平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大,在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沒有辦法留得住人才,這也導致高校電子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會從事其他較高薪酬的職業。
受到新局勢影響,今年芯片人才薪酬有了較大幅度的變化。
對此,集微網職場頻道負責人表示,在跟很多企業的人事溝通后了解到,整體上來說,不管是校園招聘還是社會招聘,這兩年整個行業的薪水漲幅其實是比較大的,甚至這種漲幅讓大家覺得有些難以理解。
此外,集微網職場頻道負責人還表示,目前,芯片設計領域的薪酬會比制造、封裝等偏高。從校園招聘上看,芯片設計類的公司年薪基本上已超20萬元,部分好的企業,或者是學歷較高的工程師能達年薪30萬元以上,甚至更高。
其實,芯片人才的缺口實際上是個供需的矛盾,因此,今年芯片人才薪酬的飆升可能也暗示出了人才的緊缺。
加大人才培養,2020年集成電路人才政策相繼發布
今年,芯片熱潮席卷而來,從國家到地方層面,相繼出臺集成電路支持政策,其中不乏芯片人才相關的政策。2020年初至今,超4個集成電路人才相關政策相繼發布。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