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派送”:快遞價格戰反噬整個快遞行業
價格戰是企業慣用的競爭策略,它不會停止。
快遞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不斷加劇的價格戰使得快遞員更忙了,快遞員為什么反而收入降了?價格戰降低了源頭的收件價,面單收入、中轉費、運輸費用基本固定,最終會使剩余的派件費相應減少。減少的兩部分,正是末端網點和網點快遞員的利潤來源。
利潤薄如紙一降再降,基層網點動蕩。退網和倒閉是快遞網點的艱難,是無奈之舉!
快遞降價背后,除了加盟網點的利潤空間被壓縮,一些快遞公司的利潤也一再下滑。據各大快遞企業總部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申通凈利潤同比下降91.5%;韻達凈利潤同比下降47.47%。
很多網點老板和快遞員都希望快遞價格戰結束,回歸理性!個人認為,價格戰要回歸合理區間,有以下兩個決定性因素:
第一個因素在于電子商務和新零售市場格局能否實現相對穩定。電子商務快遞市場穩定的決定性因素在需求方(消費者),快遞是仰仗電商巨頭決定進退的。一旦頭部電商形成鼎立局面,就會與快遞企業在服務上深度捆綁,支持價值競爭,而不是價格競爭。
,如果中國快遞頭部企業仍在市場占有率等方面保持均勢競爭,價格戰就不會回歸理性區間。所以頭部快遞企業的并購重組,寡頭的誕生還是挺有必要的!
無論價格多低,業務量增速都低于三成時,價格戰策略就面臨失靈了。與此同時,價格戰帶來的網點連續波動、人員流失、現金流緊張也會讓企業不堪重負,拉低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運營與服務質量。“在價格戰結束之前,類似快遞網點罷工、跑路等情況還將繼續發生”。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