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云計算有哪些基本特征?
云計算,英語是「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它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通過這種計算方式,可以將巨大的數據計算程序分解為大量小程序,分發給多部服務器計算,得出結果再返回給用戶。在這個過程中,云計算廠商提供一些軟硬件和信息資源,給相應服務的用戶「共享」。
與互聯網發展早期全球計算資源大量分散于較為孤立的計算機等終端不同,如今,互聯網匯聚的計算/存儲/數據/應用等資源已經規模龐大且還在不斷增加,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正在從傳統意義的「通信平臺」轉化為泛在、智能的「計算平臺」。
但與此同時,與傳統計算機相比,互聯網本身還沒有形成類似「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服務環境,對互聯網上的規模龐大的計算/存儲/數據/應用等資源作有效管理和綜合利用。無法作這種管理和利用的根本原因在于:互聯網資源本身歸屬各方,有「自主控制」「自治對等」「異構多尺度」等基本特性。為了適應互聯網資源的這種基本特性,要形成互聯網資源與互聯網應用一體化的服務環境,業界在研究面向「云(互聯網)計算」的虛擬計算環境(iVCE,Internet-based 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意圖通過iVCE,讓戶能方便、有效地共享和利用開放互聯網上的各種資源。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為「云計算」給出的定義,這種服務應該至少具備如下特征:
隨需應變自助服務
隨時隨地用任何網絡設備訪問
多人共享資源池
快速重新部署靈活度
可被監控與量測的服務
此外,一般認為「云計算」還有如下特征:
基于虛擬化技術快速部署資源或獲得服務
減少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
降低了用戶對于IT專業知識的依賴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