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由《信息化藍皮書》編委會編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信息化藍皮書》,2010年8月19日在京發布。藍皮書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信息化與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一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中國的信息化水平已經超過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基本上達到了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而在中國的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和地區,信息化的水平已經可以和發達國家的發達地區一較短長。
藍皮書指出,進入新世紀,中國信息化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日益顯現。曙光5000A高性能超級計算機的研制成功、微電子與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成長期、軟件出口步伐加快,部分自主品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互聯網核心技術IPV6取得重大突破等一系列成就顯示了我國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在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改造方面,中國的信息化與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正在使中國傳統產業的面貌發生巨大的變化。特別是中國的通信服務業、金融業、民航業等,已經成為完全建立在“以計算機和微電子技術基礎”之上的、典型的信息時代的現代服務業部門,并由此派生出許多信息化的新興產業部門。
中國通信服務業“脫胎換骨”,已經從傳統的語音通信服務業中走出來,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通信服務業,各種增值服務令人眼花繚亂。“中國電信”的“號碼百事通”業務自推出至今,持續快速發展,年語音搜索量超過14億次,簽約企業超過240萬戶。
中國金融業的信息化水平,就基礎設施而言,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并開始走上整體規劃、集約經營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中國證券業和保險業的信息化也有了驚人的發展,基本上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接軌。
信息化對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影響為許多人所始料未及,先進的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業信息化裝備正在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應用,信息化迅速與廣大農民結緣。2009年末,中國開通互聯網的鄉鎮比重提高到99.3%,開通互聯網的行政村比重提高到91.5%。
在第二產業方面,中國制造業的信息化也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早在2004年,中國制造企業每百人擁有計算機21.83臺,已經超過意大利等國,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國已經可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機器人系列產品,建立了一批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科研基地。中國水下機器人技術已經步入世界前列。
除此之外,藍皮書指出,我國在政府網站、網絡基礎設施、信息資源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截至2009年底,全國.[FS:PAGE]gov.cn域名已經開通49730個,是1997年的153倍。在社會建設領域,我國信息化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在教育和科學研究方面信息化發展的成就特別值得關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連接了分布在全國200多個城市的高校、教育機構、科研單位2000多個,用戶超過2000萬人,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學術互聯網。中國絕大多數高校、逾60%的中職學校、70%的普通高中、39%的初中和12%的小學已經建成了不同程度的校園網。
在分析我國信息化面臨的形勢時,藍皮書指出,今后,信息化的國際競爭,將主要圍繞“三爭”展開:即爭信息化的核心技術和產業、爭新興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轉型、爭信息與通信技術的應用水平在全社會的普及。另外,我國還面臨著信息化核心技術缺失的嚴峻挑戰,目前許多部門適用的通用計算機CPU和基礎軟件90%仍依賴進口,都對信息化的發展提出了挑戰。
藍皮書指出,下一個十年,信息化仍將是全球范圍內推動經濟和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重點,信息化與全球化加速推進的趨勢不可逆轉。
2009年我國互聯網經濟逆勢增長
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85萬億元,成增長亮點
藍皮書指出,金融危機造成全球經濟陷入嚴重困境之時,中國互聯網產業卻逆市成長,表現優異,保持了用戶和市場規模的雙增長。2009年,按互聯網服務營業收入計算,預計中國互聯網經濟規模將達743億元,相比2008年的569億元增長30.6%,遠遠高于2009年中國經濟8.7%左右的增速。
藍皮書指出,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經濟在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受金融危機沖擊,以企業付費為主的行業受影響較大,網絡廣告、電子商務B2B、網絡招聘等細分行業均出現環比負增長。但B2C和C2C產業發展增速仍然較快,受益于此,網上支付交易額年增速達110.2%,緊隨其后的是網絡購物,交易規模增速達93.7%。兩者同時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代表性行業,電子商務已成為2009年互聯網經濟的增長亮點。
藍皮書指出,我國互聯網廣告市場2009年實現市場價值達191.2億元,領頭廣告行業依然是汽車類廣告,時尚類和娛樂類廣告分列第二和第三,對比2008年市場狀況,廣告市場價值增幅最大的三個行業分別為零售類、搜索引擎和目錄、旅游住宿類廣告,增幅分別為222.7%、159.4%和157.1%。
在網游產業方面,2009年我國網游產業雖然增長趨勢有所放緩,行業發展速度回歸正常,但由于商業模式清晰,用[FS:PAGE]戶基數龐大,產業規模仍獲得了較大幅度擴張。2009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為267.6億元,同比增長36.9%。
在域名產業方面,尤其是CN國家域名作為后起之秀,發展速度令世界矚目。截至2009年底,我國的域名總量達到1681萬個,其中CN域名注冊量就達1346萬個,位居國家域名世界第一。基于域名的建站、虛擬主機、郵箱等各項互聯網應用發展迅猛。
同時,藍皮書也指出,電子商務已成為經濟危機下受影響程度最小、成長性最好也最受風投青睞的熱點行業之一。在金融危機中,高達84%的中國傳統產業、加工型企業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沖擊而陷入困境,但選擇互聯網的中小企業只有16.8%受到影響。中國1000多萬家企業成為或正在成為電子商務的用戶,網絡接入率已經接近90%。B2B行業網市場成為2009年電子商務整體市場最受期待的明星。2009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85萬億元,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規模達到1.99萬億元,同比增幅達20.3%。其中,內貿、外貿的交易規模分別為1.13萬億元和0.86萬億元。同時,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對GDP也具有拉動作用。據測算,中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創造的新增價值占到我國GDP的1.5%,拉動我國GDP增長0.13%。
在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的行業分布中,排在前10名的依次為:紡織服裝、數碼家電、鋼鐵機械、化工醫藥、建筑建材、農林、五金、包裝印刷、食品糖酒、禮品飾品。其中,紡織服裝和數碼家電行業所占比重最大,分別為14.3%和10.4%。
藍皮書預測,在未來幾年,電子商務仍將是互聯網產業中最富增長潛力的行業。中小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展業務的比例將逐漸加大,并且將越來越深入細分行業。
我國國際干線帶寬水平不及香港的1/10,
亟需制定國家寬帶發展戰略
藍皮書指出,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不少國家將寬帶化作為振興經濟的戰略舉措,寬帶化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制高點。當前,我國需盡快制定國家寬帶發展戰略,推動我國寬帶化發展。
藍皮書指出,2009年世界銀行對120多個國家的經濟分析表明,寬帶服務滲透率每增加10%,能夠帶來1。3%的經濟增長。中國的情況也充分說明,電信設備制造業和電信服務業仍然是最有發展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
同時,藍皮書也指出,中國信息化雖然進展很快,但是,中國信息與通信技術的應用,大多還停留在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真正能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高端應用,還遠沒有成為主流。2009年底中國的國際干線帶寬平均到內地每個網民為2.25Kbps,而[FS:PAGE]2007年底香港已經是24.5Kbps,內地不及香港水平的1/10。
為此,藍皮書指出,當前,要結合發展形勢,從戰略高度推動寬帶化發展。
一是要以制定國家寬帶化發展戰略作為推進寬帶化的起點。建議制定我國寬帶發展戰略,確定我國寬帶化中長期目標和行動計劃,包括有線和無線、移動寬帶接入的速率目標等。
二是要以政策引導作為促進寬帶基礎設施建設的突破點,建議制定寬帶普遍服務政策或設立基金,明確寬帶下鄉和到行政村的時間表,鼓勵運營商將寬帶網建設擴展到農村。
三是以下一代互聯網作為寬帶化戰略的亮點。未來5年,中國網民數可能增至5~6億,包括物聯網在內的各種網絡應用將快速發展,而IPv4的地址即將用磬。雖然中國已經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基于IPv6地址的下一代骨干網絡,但是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應對,中國可能會輸在基于IPv6地址的下一代互聯網的起跑線上。
四是以三網融合作為寬帶化戰略的切入點。為了推動三網融合,建議盡快制定電信法,以消除三網融合的法制障礙,朝著電信與廣電傳送平臺的監管實體合一的方向發展。
藍皮書最后指出,寬帶化不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必經的階段。當前要從多方面落實促進寬帶網建設和寬帶業務應用的措施,真正做到如溫總理所提出的“使信息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
信息產業經濟規模繼續擴大,新興產業異軍突起
藍皮書指出,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規模不但沒有萎縮,而且繼續擴大。2009年,中國生產計算機18215萬臺、手機6.19億部、彩電9899萬臺、集成電路414億塊,分別占全球的60.9%、49.9%、48.3%、12.9%。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5.13萬億元。
近4億網民的存在,為中國網絡經濟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環境。2009年,搜索引擎用戶達到2.8億人,網絡新聞用戶達到3.0769億人,即時通信用戶達到2.7億人,博客的用戶達到2.21億人,使用社交網站的網民數達到1.76億,網絡游戲用戶達到2.65億人,網絡文學用戶達到1.62億人。
2009年,網絡購物用戶1.08億人,網絡購物使用率上升到28.1%;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500億元,較2008年增加一倍;網絡炒股用戶5678萬人,年增幅67%;網上支付用戶為9406萬人,年增幅80.9%;網上銀行用戶為9412萬人;年增幅62.3%。
信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部分指標國際領先
1、光纜長度達826.7萬公里,成世界最大的[FS:PAGE]通信傳輸網絡
藍皮書指出,2009年,中國光纜線路長度達到826.7萬公里。其中,長途光纜線路達到83.7萬公里。中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傳輸網絡,建成并開通了中日、中韓、亞歐等多條國際陸地、海底光纜。
2、中國電話用戶達10.61億戶,居全球第一位
藍皮書指出,2009年,中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0.61億戶,居全球第一位,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79.9部。移動電話用戶所占比重為70.4%。寬帶用戶總數為1.03億,寬帶普及率達到7.8%。2009年,全國開通電話的行政村和20戶以上自然村的比重分別達到99.86%和93.4%;開通互聯網的鄉鎮比重提高到99.3%,開通互聯網的行政村比重提高到91.5%。
2009年,中國共建設3G基站32.5萬個,網絡覆蓋全國342個地市、2055個縣(市)和6000多個鄉鎮,開創了全球電信發展史上建設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新紀錄。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3G用戶總數達到1325萬,TD用戶累計達到551萬戶.
3、我國現有網站323萬個,網頁數達336億個
互聯網基礎資源建設快速發展。到2009年底,中國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帶寬由1997年的25.4Mbps增長到866367Mbps,12年增長約34109倍;我國IPv4地址數已從2001年底的0.2億個增加到2.3億個,全球排名由第9位上升到第2位;域名總數達到1681萬個;其中,國家CN域名已達到1346萬個;網站數由2000年的26.5萬個增長到323萬個。自2002年1.6億個網頁開始,中國的網頁規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09年網頁數達到336億個;中國的網頁規模快速增長,反映了網民可以享用的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
4、中國網民數量達3.84億人,居全球第一
截至2009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84億人,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寬帶網民數達到3.46億人,手機網民約2.3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28.9%,超過全球平均水平(25.6%)。更為令人關注的是,2006年以后,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呈現急遽增長的態勢,每年增加的網民數在8000萬左右。
2009年底,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首次超過1億,達到1.0681億人,年增幅為26.25%;農村手機上網用戶約7189萬人,年增長率為79.3%;日均訪問農業網站的農村網民為348598人,較2009年初增長17.0%。其中,西部省份網民增長最快,網民增速達到52%,遠遠超過中部(40.6%)和東部(39.3%)地區。
相關文章
物聯網技術推動安防信息化
當前,隨著監控市場的發展,物聯網應用走向安防監控市場,智能網絡監控發展很快,如何把握住網絡監控市場的機遇,還需要集成商和行業渠道商認真思考。
關于舉辦“2010信息化與現代農業博覽會”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工信廳通信〔2020〕2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相關企業:移動物聯網(基于蜂窩移動通信網絡的物...
江蘇省南通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公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江蘇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要求,根據南通市“十二五”教...
物流信息化:“政策年”里加速度
2013年也是物流信息化的“政策年”。對我來說,接連出爐的行業新政,似乎有些應接不暇。各細分領域都迎來了諸多利好政策,為物流信息化企業的升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