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區物聯網實現全覆蓋

近日從市經信局獲悉,合肥市工業互聯網建設快馬加鞭,目前,全市光纜纖芯長度已達到33萬余公里,實現新建小區、商務樓宇光纖入戶全覆蓋,行政村光纖覆蓋率達100%,同時完成5000余個物理站點部署,實現市區物聯網全覆蓋。江淮汽車、安徽合力、國軒高科一批本土企業已改造成為工業互聯網企業標桿。
以安徽合力為例,其在2017年9月正式立項啟動FICS飛科思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和不斷迭代升級,已經形成叉車互聯智能終端、服務延伸系統軟件、融合應用解決方案、開發者生態體系等系列產品和服務。目前,合力FICS飛科思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智能終端接入叉車超過一萬多臺,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主要行業流向包括汽車、食品、冷鏈、建筑、石材、紙業、物流、機械、農業、能源等。“我們現在承擔了國家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正在將合力FICS飛科思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成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安徽省子節點平臺,為長三角十大優勢產業集群及廣大中小企業進行深度賦能。”該公司負責人說。
除此之外,合肥市積極打造安徽移動云、安徽電信天翼云、科大國禎城市云等數據中心。目前在建以及計劃開工的還有長三角大數據中心、華云數據中心、華倉云數據產業園、合肥先進計算中心、電信(安徽)大數據園等項目,“在未來一至兩年將完成投資110億元以上。”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相關項目建成后將形成7萬個以上機柜云存儲和計算能力,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數據支撐能力大大提升。
“目前,合肥市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場景已覆蓋產品的‘研、產、供、銷、服’各個環節。我們還在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助力。”市經信局工業互聯網處相關負責人說,合肥市在合肥高新區建設的綜合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項目已通過工信部立項評審,項目正按計劃加快建設。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