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數據中心區域市場發展現狀對比
數據中心火熱興建,成為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表現。

整體來看,北上廣及周邊地區數據流量規模位于全國省份中前列,數據中心投資建設也以北上廣為聚集區,“北上廣”及周邊地區機架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具體來看,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數據中心在用機架分別占全國8.01%、8.9%、8.59%。
從供需角度來看,北上廣深數據中心機架供不應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存在8.7萬、9.1萬、10.6萬的需求缺口。
北上廣地區數據流量大,
帶動數據中心需求及投資
通常來看,數據中心廠商傾向于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人口密度高、數據流量大、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旺盛的省(區、市)進行投資布局,因為這些地區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及消化能力較強。2019年,我國數據產量總規模為3.9ZB。
從數據產量的地區分布看,2019年全國數據產量排名居于前面十位的省份為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四川、河南、河北和湖南。
從人均數據產量來看,2019年人均數據產量排名居于前面十位的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廣東、內蒙古、西藏、海南、江蘇和遼寧。
可以看出,廣東、北京、上海無論是在數據產量還是人均數據產量方面,規模均位于全國省份中前列,數據中心投資建設也以北上廣為聚集區。
“北上廣”及周邊地區機架規模居于全國前列,
北上廣深合計占比25.5%
從我國數據中心機架數量分布情況來看,由于上海、江蘇、浙江等經濟實力較強,互聯網、金融等企業數量眾多且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較強等因素,加之南京、上海是國家網絡骨干節點、網絡基礎雄厚,2018-2019年上海及周邊江蘇、浙江等地區機架數量規模穩居全國前列,2019年為81.1萬架;其次為北京及周邊地區(67.2萬架);廣深及周邊地區數據中心機架數量排名第三,2019年為48.9萬架。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全國數據中心發展指引(2020)》,2019年全國在用機架規模314.5萬架,北上廣深合計共有80.2萬架,占比達到25.5%,平均上架率接近7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具體來看,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數據中心在用機架分別占全國8.01%、8.9%、8.59%。
北上廣深數據中心機架供不應求,
需求缺口較大
從數據中心機架供給角度看,截至2019年底,北京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25.2萬架,規劃在建2.1萬架,預計2020年可用機架26.3萬架;上海2020年預計可用機架35.9萬架;廣州和深圳2020年預計可用機架29.4萬架。
從數據中心需求角度看,北上廣深核心一線城市數據中心近3年來始終處于資源短缺狀態,且需求呈現向周邊地區溢出效應。2020年,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數據中心需求機架數量分別為35萬架、45萬架、40萬架,分別存在8.7萬、9.1萬、10.6萬的需求缺口。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