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沒有核心技術?至少這幾點還是全球領先
最近大家都在圍繞著聯想有沒有核心技術進行討論。很多人認為聯想沒有自主芯片,沒有自主操作系統,只是貿工技思維下的組裝廠而已。事實上,聯想真的沒有核心技術嗎?
1
高性能計算機群
高性能計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機群,簡稱HPC機群。這類機群主要解決大規模科學問題的計算和海量數據的處理,如科學研究、氣象預報、計算模擬、軍事研究、CFD/CAE、生物制藥、基因測序、圖像處理等等。
構建高性能計算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運算速度,要達到每秒萬億次級的計算速度,對系統的處理器、內存帶寬、運算方式、系統I/O、存儲等方面的要求都十分高,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將直接影響到系統的運算速度。

聯想超算
2021年6月29日,TOP500發布了最新的全球高性能計算TOP500榜單,聯想集團再次蟬聯榜單制造商份額第一。全球性能最強的500臺高性能計算集群中,聯想集團交付了184臺,獨占TOP500中36.8%的份額。
榜單顯示,在TOP500高性能計算機中,中國客戶部署了187臺,數量繼續位列全球第一,占總體份額超過37%;聯想集團交付的高性能計算機貢獻實際算力(Rmax)超過42.1億億次,位列全球第二。
作為全球第一的算力廠商,聯想集團在剛剛過去的2020/21財年中,以全面覆蓋個人計算、云計算、軟件與服務的全面業務,取得了靚麗的業績:全年整體營業額在一年內飆升近7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8%,達到4116億人民幣的新里程碑;稅前利潤120億人民幣,凈利潤近80億人民幣,年同比增長均超過70%。包含高性能計算業務的DCG數據中心業務在新財年全面整合升級成為了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在上財年也取得了增長高于大市的業績:全面營業額達到42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5%;中國業務營業額實現同比增長12%。
2
溫水水冷技術
當前,“碳達峰”與“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各個國家、地區正在按照各自時間表向目標前進。我國更是已經全面確立了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雙碳”目標。
有研究顯示,依靠電力驅動,包含高性能計算集群在內的廣義的數據中心,在承載了超過三成GDP,成為數字經濟重要基礎的同時,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碳排放源之一,數據中心行業的電量消耗已經占到全社會用電總量的2%左右,每年消耗超過2000億千瓦時的電力,年排放超過1.08億噸的二氧化碳和5萬噸的污染物。數據中心有相當一部分電力用在給芯片散熱上,減小散熱的消耗、提升能耗效率,成為數據中心碳中和的重要指標,而聯想集團在這一領域掌握核心技術“溫水水冷”。
今年5月,聯想集團“溫水水冷服務器”再次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的《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先進適用技術產品名錄(2020)》,這是自2018年以來聯想集團連續三年入選該名錄。同時,信通院聯合聯想集團等公司申報的“《數據中心液冷服務器系統總體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等6項團體標準”榮獲“2021年度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科學技術獎”。
聯想集團再次得到權威認可,標志著溫水水冷及熱回收技術已成為我國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的卓越實踐與行業標桿。利用聯想集團行業領先的溫水液冷、數據中心智能運維等前沿技術,能夠將數據中心PUE電能使用效率值降低到1.1,實現每年超過42%的電費節省和排放降低。
3
智能化PC整機生產線
作為制造業和信息產業的交匯企業,聯想扮演了產業數字化連接器的角色。
聯想合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聯寶科技)成立于2011年,是聯想(全球)最大的PC研發和制造基地、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綠色工廠。2019年產品出貨量超過2600萬臺/套,年度營收超過700億元,面向聯想全球5大區域13個分區126個國家和地區客戶直接發貨。
在聯想眾多的綠色制造技術中,聯寶工廠在全球PC行業中率先使用了170攝氏度的低溫焊接工藝,并通過水性油漆、廠區布置太陽能電池發電等舉措踐行綠色理念。
近日,在合肥舉辦的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上,聯寶科技作為聯想智能制造的代表,在大會期間發布了全新的智能化PC整機生產線—“水星線2.0”。
據介紹,“水星線2.0”在原來高度自動化的基礎上,自動化率達到了行業領先的50%,同時有5G技術加持,將實現更加柔性、高效的生產,助力PC行業智能化制造再升級。
與水星線相對應,聯寶科技還有另外一條自主研發的網紅生產線—哪吒線。“哪吒線”是一條主板智能化工業互聯線,該生產線有著智能化的“三頭六臂”,自動化率可達到業界領先的90%以上。其大腦中樞具有深度分析等三大功能模塊,并加持智能倉儲、工程技術再造、全自動化集成、智能用工模式等六大輔助功能。
據了解,聯寶科技已成立十年,研發包括智能排產、生產流程全程智能化等技術,實現生產全流程自動化,精益組裝線即將達到業界前列的50%自動化率。
4
聯想Edge AI
物聯網技術正日益應用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改變了工廠設備、家用電器以及電子產品之間的交互模式,從而改善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借助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可以提升物聯網的智能化,促使物聯網在各行各業的落地生根。
據Gartner預測,未來5年數據中心與云之外的邊緣側的數據量將呈現爆發增長,將有75%的數據將在數據中心與云之外的邊緣側產生,而這一比例在2018年僅為10%。聯想依托在邊緣計算、人工智能領域的深耕和積累,推出了“Edge AI”邊緣智能平臺,有效解決了云計算對邊緣設備數據處理性能延時等問題,并將AI下沉到設備邊緣。

聯想智能制造技術基礎架構
在后端,聯想大腦“Edge AI”平臺提供AI靜態環境以及動態環境支持,通過聯想創新技術——邊緣小樣本終身學習技術,實現本地AI模型動態持續更新,從而實現低延時,更精準和數據隱私保護等客戶需求。AI靜態和動態兩種不同的部署方式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客戶場景:在客戶訓練數據與測試數據具有相同分布時,使用靜態部署模式;反之,則動態部署更為合理。

聯想加速全場景邊緣計算產品布局
此外,Edge AI平臺能夠將硬件和軟件進行良好的適配,同時,基于智能推薦算法,為客戶提供最優的AI模型和硬件匹配方案,讓軟硬件之間實現真正的協同。值得一提的是,客戶在開發過程中甚至可以不用真正的硬件,而是通過仿真軟件去實現軟硬件的適配。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