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改變世界的機會來了!騰訊技術公益創投計劃正式啟動
在海拔約4000米的祁連山國家公園,深夜,一只雪豹悄然出現,它一邊聞嗅著空氣中微弱的味道,一邊身體貼著裸露巖石邊輕輕蹭著癢癢。不遠處,一臺紅外相機隱蔽地拍下了這一幕,并記錄在存儲器中。
雪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高山生態系統健康的指示物種,具有重大的跟蹤保護價值。在整個祁連山保護區,有超過200臺紅外檢測相機為追蹤雪豹而設置,每季度,會有數十萬張的數據被回收來識別雪豹的蹤跡。以往,通過人工篩選需要數周的時間,而現在,AI的智能識別取代了人眼,也將數周的時間縮短到了幾十秒。這個改變來自于2021年4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祁連山國家公園、世界自然基金會及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組成聯合調查隊,共同發起雪豹智能識別及監測數據管理云平臺,打造了含AI識別、數據上云、模型搭建等功能的數字化工具箱。

這個平臺的搭建,不僅解決了以往雪豹調查識別效率低、數據龐雜協同難的問題,也將保護人員從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有價值的工作中去,而這,就是騰訊用技術助力公益帶來的改變。
科技戰疫,進入技術公益摸索期
科技巨頭在商業價值上的成功,常常會掩蓋其貢獻的社會價值,其實自成立起,“科技向善”的理念就體現在騰訊的產品之中。比如騰訊QQ為打破視障者溝通壁壘,長期開展對產品的無障礙改造,目前已實現2425個無障礙特性;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騰訊優圖實驗室幫助警方找回超過1000個失蹤人口。
這是騰訊在公益領域的嘗試,作為全球頂級的互聯網公司,騰訊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而技術本身也在推動社會進步,可以通過多方合作發揮更大的價值。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騰訊就通過技術助力了整個社會抗擊疫情。
新冠疫情期間,騰訊曾緊急下發志愿者招募令,正式面向全公司招募第一批技術志愿者,支援奮戰在一線的全國新型肺炎應急項目組。據統計,騰訊健康碼在上線36天后,被9億用戶使用,累計訪問量達80億;有超過3億的微信用戶通過騰訊健康獲取實時疫情數據、在線問診及AI自診等服務的重要渠道;騰訊會議自發布后,在40天內更新了14個版本,8天緊急擴容超過10萬臺云主機,投入的計算資源超100萬核,一度登頂App Store;騰訊云為企業提供的安全復工平臺「WE智造」小程序被11個城市的企業采用,在西安航空基地,短短4天內幫助60多家企業解決復工過程中的160多個棘手問題……
2020年4月22日,第四屆中國信息技術公益峰會正式發布了《中國信息技術公益發展白皮書V4.0》,騰訊戰“疫”特輯入選了過去一年里中國最具社會影響力的26個信息技術公益實踐案例。這些成就證明,技術能力可以轉化為社會價值,而如何通過模式創新,在更多領域用技術撬動更大的社會價值,也是騰訊之后一直在探索的事情。
比如文章開頭的雪豹保護項目,就是騰訊將AI知識圖譜技術用在了生態保護范疇上。騰訊的“智能跌倒檢測系統”同樣入選了26個案例,這是由騰訊安全平臺部即視團隊探索AI安全技術在智慧養老領域的落地,打造出的智能視頻分析解決方案,可以在照顧老人隱私的前提下,通過深度傳感器檢測老人跌倒,自動識別老人姿態,并自動報警,讓老人得到及時救治。目前,該項目已在深圳市養老護理院落地使用。
去年9月,騰訊發起了“天籟行動”,向聽障人群社會責任領域的開發者、廠商及伙伴免費開放騰訊天籟技術,將天籟音頻降噪技術用于人工耳蝸降噪,將人工耳蝸的語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40%,幫助聽障人群解決了“聽不清”的難題。
多個案例證明,技術介入公益后,對科技戰疫、智慧養老、環境治理、文化保護等多個公益領域的提升效果顯著。為了發揮技術更大的公益價值,過去一年里,騰訊在技術公益領域的實踐,也從單純的技術開源,發展到服務于公益項目創新創業的具體實踐。
公益創投,開啟技術公益新征程
技術公益不應該只是一家公司的事情,更應該是通過技術,助力相關的公益性組織,鏈接更多有志于公益事業的參與者,更大范圍的輻射大眾。而當前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相當比例的公益性組織也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挑戰。有調查顯示,這些公益性組織最大的痛點,在于缺乏資源對接支持,缺乏企業營銷,缺乏種子資金等。
科技企業領先的技術能力,與公益組織的傳統路徑相結合,將是解決社會痛點的更優解。在今年的10月23日,騰訊發布了騰訊技術公益志愿者平臺,做出了嘗試。公益機構可以在志愿者平臺上發布真實訴求,平臺為公益機構和技術志愿者搭起溝通橋梁,讓雙方能夠共同孵化出高質量的公益解決方案。
12月7日,在廣州舉辦的大灣區科學論壇灣區科創峰會上,騰訊技術公益創投計劃正式宣布啟動。據介紹,公益創投是一種新型的公益伙伴關系和慈善投資模式,這種模式不以營利為目的,更重視資助者與公益組織合作的長期性和參與性,目的是向被支持組織提供助力,增強其持續地提供公共服務、服務社會的能力。
這項計劃重點關注的就是缺乏資金資助、技術支援、運營指導、傳播渠道、志愿者能力的公益性組織,聚焦在無障礙、救災、環保、文保、助老五大領域。中國大陸境內民政部門依法登記的基金會、社會團體與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等公益性社會組織,中國大陸境內的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和其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益類事業單位可以在這五大公益領域,根據自身情況任選其一進行申報。

對入選的項目,創投計劃將提供三大發展“引擎”:一是開源技術;二是鏈接資源;三是支持資金。騰訊在技術領域有豐富的積累和強大的輸出能力,自去年啟動的騰訊技術公益計劃,也將為創投計劃不斷引入更多的騰訊內外部優質資源,包括但不限于專業志愿者招募、公益場景應用服務、專業課程和顧問服務等;首期遴選的30個項目,每個項目將獲得30萬元的資助。
據了解,創投計劃的資金來自騰訊基金會于今年99公益日宣布的10億元公益數字化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池。該資金池重點聚焦公益數字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希望助力公益行業的數字化能力提升和慈善組織的培育發展,幫助公益行業更好地參與第三次分配。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秘書長葛燄表示,希望可以通過技術、資源和資金的助力,幫助提升公益性組織的運轉效率和發展模式,支持好的項目復制和擴展,在行業形成正面標桿。
騰訊技術公益平臺負責人陳妍也表示,騰訊非常希望能和社會專業力量一道,探索科技和公益在社會價值創造上的無限可能。無論是在技術研發初期的創想,還是已經有了一定應用雛形的項目,都歡迎參與計劃,一同共建。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