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市場飽和困境,物流機器人企業強化海外項目運營
“因為有行業領先的AGV托舉重量80噸的自研技術,我們接下了宇通客車在哈薩克斯坦的自動化生產線標桿項目,也沉淀了人才、技術、品牌。”嘉騰機器人副總裁陳洪波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5月20日,2023第14屆中國(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技術展覽會正式閉幕。物流機器人企業提供各種倉儲物流解決方案,也將國內的成熟項目應用推廣到海外,以“交鑰匙工程”拓展市場。
受人工成本和設備成本等因素影響,國內物流機器人的投資回報率相比海外較低,因此在受訪專家看來,國產物流機器人綜合競爭力在世界前列,通過在海外運營項目、提供解決方案能夠開辟出一片藍海。
布局解決方案“出海”
國產物流機器人正將成熟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以項目運營方式輸出到海外。
但愈加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還未帶來應用市場大規模的增長,原因在于國內物流機器人的投資回報率還不夠高。
廣州智能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佳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雖然機器人價格相比之前還在下降,但中國的機器人應用普及拐點的到來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目前處于‘階段式飽和’,如果布局智能物流機器人2-3年難以回本,企業行動的意愿就不高。”
未來,隨著技術提高、規模應用以及國內工程師紅利,創新成本進一步被攤薄,國內機器人應用市場有望迎來穩步增長,但目前還未到時候。
另一個原因是,國內技術工人的人力成本還比較低。有物流企業透露,當前國內倉儲工人的工資為每小時24-26元,而在歐洲、澳洲、美國,當前倉儲工人的年薪基本上可以達到45萬元人民幣,以時薪來看,美國的倉庫工人工資約為每小時17美元,這意味海外對于布局智能倉儲“機器換人”的投資回報率更高,市場需求更大。

這反而是物流機器人“出海”的市場機遇。不少國內物流機器人企業積極布局海外,既包括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也包括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今年年初,我們在美國底特律成立了分公司,服務當地的客戶,進一步打開海外布局,推進公司‘國際化’戰略,4月份美國廠區正式投產。”陳洪波表示。
從整體解決方案的項目看,物流機器人主要去往海外哪些制造業行業?
劉佳認為,一是新能源、冷鏈物流、石油石化等通用工業制造業,二是隨著一些制造業行業的產業鏈轉移到海外市場,國內成熟的倉儲物流解決方案被帶到海外。
勱微機器人海外市場相關負責人Jonas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企業去年下定決心做海外業務,今年已陸續有項目落地,比較集中于汽車制造業、電子元器件、食品行業、醫藥行業、新能源行業等,“國產機器人定制化、售后服務方面非常強,在國內的解決方案比較成熟后,我們會針對海外市場再做細致調整、技術培訓。”
東南亞市場的項目更多是跟著產業鏈轉移過去。“我們的全球戰略很簡單,哪里有訂單和客戶,我們就去哪里。”陳洪波說,“我們服務超過70家世界500強企業,這些企業在東南亞、中亞等地區開新工廠,我們也過去配套產線。”
項目運營拓展利潤
有企業反映,僅靠賣機器人本體利潤空間并不大,數量未達到一定規模時很難賺錢,而服務配套具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未來像開4S店一樣去賺錢。”
目前,一些物流機器人廠家通過低價競爭和虧損的方式占領市場份額,整體物流倉儲的市場競爭呈現粗放態勢,這也使部分企業在原有商業模式下的利潤下降。
例如,物流系統集成商中科微至2022年毛利率為14.78%,同比下降13.79%。中科微至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受宏觀經濟下滑等因素影響,公司收入增長放緩;為了適應市場的競爭變化,公司下調了產品的售價。
但物流機器人的數量仍在增長。研究機構Interact Analysis發布的《2022移動機器人市場報告》提到,全球應用于倉儲和制造業的移動機器人出貨量增長超70%,預計未來五年移動機器人出貨量將繼續以每年約50%的速度增長。
產量增長需要結合應用方案轉化為有效訂單。移動機器人要在具體行業落地應用必須得有整體解決方案,因此做集成業務本身是市場的客觀需要,而拓展附加值更高的內容也是供需雙方的共同訴求。
如何在產品和解決方案“出海”中拓展更多利潤?
“企業可以做數字化方案,提高售后服務,結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功能,一方面增加附加值,另一方面也幫助客戶更好地降本增效。”劉佳表示。
陳洪波認為,海外的產品標準和認證與國內不同,成立本地公司能夠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適應本地市場執行項目,“我們不僅賣產品,更希望是賣項目,尤其是推出‘交鑰匙項目’工程,雖然項目周期長,但未來可以打響嘉騰在海外的品牌,但核心還在于我們擁有AGV這個細分賽道行業領先的技術。”
具體而言,“交鑰匙工程”意味著機器人企業在中標之后進行生產、交貨、調試、售后等一整套流程,讓項目方直接采用智能化改造后的生產流程,“就像完成一部‘機器人交響樂’。”
廣東省機器人協會執行會長任玉桐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一直在大力呼吁和推廣機器人“出海”,尤其在物流機器人方面,我國的產品競爭力排在世界前列,國內會出現一些“內卷”情況,海外反而是一片藍海,“我們的產品物美價廉,售后服務非常好,綜合來看具有極大競爭力。”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