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快遞行業全力備戰“雙十一”
連日來,綿竹各快遞公司加緊進行騰倉擴容,加快物流速度,提升服務質量,全力迎戰“雙十一”快遞物流高峰。
11月3日上午,記者在綿竹郵政快遞集散中心的裝卸區看到,工作人員正馬不停蹄地將自動分揀機上的數千件快遞包裹分片區進行分裝打包,運輸車輛整齊排列在廠房內,等到包裹裝車完畢后,便立即開往對應的配送區域,第一時間為市民派送。

對于郵政快遞員袁鳳來說,隨著“雙十一”大促活動在各大電商平臺陸續拉開帷幕,這兩天她的派件量已經有了明顯的增加。“現在每天會派送1000余件快遞。”袁鳳說道。
綿竹郵政快遞集散中心攬投部經理馬軍告訴記者,近幾天集散中心每天的派件量為11000件左右,比平時增加了3000余件。為了更好地應對快遞高峰,集散中心提前做好規劃,增加分揀人員、投遞人員和轉運車輛,積極發揮黨員突擊隊的作用,第一時間應對處理突發情況,保障投遞質量。同時,針對同址郵件成立自提點,確保郵件能夠及時準確地送到客戶手中。
記者在位于東汽竹苑小區附近的菜鳥驛站快遞服務網點看到,業務人員正忙著掃碼入庫、整理上架,三個貨架上擺滿了代存的包裹,不時有市民前來收取快件。
“雖然還沒有到‘雙十一’快遞投遞高峰期,但與平時相比,現在每天網點入庫的快遞量比平時增加了1倍多。”網點負責人葉躍明說,為了提升投遞效率,節約成本,與驛站達成合作的快遞公司每天會將相應區域內的快遞一次性放到對應的菜鳥驛站網點,驛站及時進行歸納整理、掃碼入庫后,第一時間電話通知客戶取件,當客戶有需求時會送貨上門。
通過走訪,記者了解到,每年“雙十一”期間,綿竹市各大快遞企業還紛紛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通過增加操作場地、添置自動化設備、擴大運輸能力等,全力減少快遞擠壓和延誤現象。同時,加強與電商平臺的協作,進一步優化配送網絡,提高響應速度和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快遞服務的質量和穩定性。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