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特斯拉后,寶馬將在其美國汽車工廠使用人形機器人
繼特斯拉之后,寶馬也加入了人形機器人大軍,將在其位于南卡羅來納州斯巴坦堡的工廠進行試點應用。一家名為Figure的加州初創公司開發了這種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并與寶馬達成協議,將在汽車制造領域部署“通用人形機器人”。

雖然汽車制造早已自動化,但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大多只能執行單一任務,比如搬運車門、焊接車身。Figure的人形機器人則不同,他們能夠勝任各種繁瑣、危險的工作,解放人類工人的雙手。Figure公司創始人兼CEO布雷特?阿德科克表示,這項技術將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并創造更安全、穩定的生產環境。
寶馬和Figure將首先評估機器人融入現有流程的可行性,然后逐步將他們引進斯巴坦堡工廠,負責X3、X4、X5、X6、X7和XM系列SUV的生產。
身高1.7米的Figure 01機器人可以承重20公斤,滿電續航5小時,步行速度4.4公里/小時。Figure公司計劃將這種機器人應用于倉儲、物流和零售等多個領域。
IT之家注意到,特斯拉也在開發類似的機器人形機器人Optimus,計劃將其用于工廠的體力勞動。埃隆?馬斯克甚至認為Optimus有一天可以成為私人管家,并表示特斯拉的機器人部門未來將超過汽車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自動化和電動汽車的興起已經對汽車制造業的就業構成威脅,因為電動車結構更簡單,所需人工更少。如果人形機器人變得足夠智能、靈活,并且性價比高到足以大規模應用,汽車行業的人力資源可能會進一步萎縮。不過,Figure公司在官網上表示,美國目前有1000萬個職位空缺,他們認為機器人可以填補人們不愿做的工作。
不過,機器人全面接管復雜制造過程并非一蹴而就。Figure的機器人目前剛剛學會了如何制作咖啡,而且還是使用最簡單的Keurig咖啡機。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僅僅通過觀察人類操作10個小時就學會了這項技能。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