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爭分奪秒,即時零售再開“卷
“5·20”網絡情人節,鮮花、蛋糕、餐飲等品類旺盛需求的助推下,即時配送市場的實力玩家們又“卷”出新高度了。
5月19日,達達快送正式推出急送服務品牌“達達Pro”。達達背后的京東集團旗下京東即時零售業務也在近日全面升級,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品牌整合升級為京東秒送。
“5·20”之后,隨著入夏升溫,即時配送進入傳統旺季,在中小商家和廣大消費者的旺盛需求下,即時零售戰場之上,美團、餓了么、京東、順豐同城等各方勢力將開啟新一輪的時效角逐。
達達營收下滑,京東秒送登場
一般來說,App首頁的入口和專區體現了一家公司目前最為重視的業務。正如打開京東App,“秒送專區”和“百億補貼”“9.9包郵”“直播”占據著首頁的核心區域,也揭示了京東當前對即時零售的重視程度。
近日,京東方面宣布,即時零售業務全面升級推出京東秒送,整合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以全新的品牌形象“京東秒送”為消費者提供“好物立享”、最快9分鐘送達的購物體驗。京東秒送目前已覆蓋全國2300余縣區市,合作門店超50萬家,覆蓋全品類商品。
在這背后,是作為京東即時零售業務配送承擔方的達達集團,正在全面融入京東生態。從時間線上來看,2015年京東上線京東到家,該業務次年與達達合并,并于日后更名為達達集團、成功在美股上市,成為“即時零售第一股”。2021年,京東聯合達達推出“小時購”業務。隨著2022年達達集團回歸京東生態,以及京東對即時零售業務的愈發重視,內部資源打通與整合之下,2023年,京東即時零售更名為“小時達”。如今,“小時達”升級為“秒送”,意味著京東即時零售在履約時效上將進一步加強優勢。
隨著京東秒送的上線,達達集團業績是否能獲得改善將是接下來市場關注的重點,畢竟在最近的一個季度,達達的營收指標出現了下滑。財報數據顯示,2024財年第一季度,達達集團實現營收24.52億元,2023年同期收入為25.35億元,同比下降3.30%;凈虧損3.28億元,2023年同期凈虧損為3.50億元,同比縮小6.41%。
分業務來看,達達集團第一季度來自達達快送的營收為11.73億元,同比增長56.7%,但來自京東到家的營收12.79億,2023年同期為17.87億元,同比下降28.4%。對此,達達集團在財報中解釋稱,該部分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收入下降,以及全面推出59元以上訂單免運費計劃(自2024年2月起,免運費訂單門檻進一步下調至29元)導致履約服務收入下降。
即時零售“卷”出新高度
從“半日達”、“小時達”到“秒送”,是效率的升級,免運費訂單門檻從59元到29元,是低價的比拼,這套組合拳的背后是相比傳統零售和電商市場,即時零售市場依舊有增量可循。
多個機構報告和數據顯示,即時零售行業前景廣闊。沙利文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即配行業訂單規模達到約408.8億單,同比增長22.8%,預計到2028年,即配市場規模將達到813.1億單,未來5年保持年均14.7%的兩位數增長。日前,艾瑞咨詢與餓了么新服務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即時配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未來五年,即時配送行業規模將翻番,從2023年約3410億元,預計2028年將超過8100億元,成為少有的持續年均兩位數高速增長的亮點賽道。
而不同于傳統零售或傳統電商市場,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市場集聚了來自各界的行業巨頭,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除了京東,美團閃購和餓了么占據了即時零售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其中美團閃購更是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如果將范圍擴大,美團旗下還有美團外賣、小象超市,阿里旗下還有盒馬、淘鮮達、天貓超市;巨頭之中,抖音也早就開設了“小時達”入口;叮咚買菜、永輝、樸樸等企業在各自核心區域的優勢不容小覷;傳統快遞企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以順豐同城為代表的獨立第三方,由于不依附于任何商流,在與平臺和品牌合作方面擁有更靈活的空間。
“5·20”只有一天,但消費者對即時零售的需求只會越來越旺,暑假還未開啟,小龍蝦、燒烤、啤酒、冰飲、西瓜等夏日“流量商品”銷量已經出現明顯拉升。天氣不斷升溫,這個夏天,即時零售平臺們如何爭分奪秒,或許還有更多看點。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