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你真的看懂了嗎?

“
近期,互聯網界爆出一則重磅消息,拼多多市值竟然超過了阿里巴巴,一舉成為美國市場上最大的中概股。這一消息如同平地起驚雷,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議,大家都在問一句:憑什么?
”
11月28日,拼多多集團發布的2023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在這一季度收入達到了688.4億元,同比增長了驚人的93.9%,實現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口徑凈利潤155.4億元,凈利潤率為22.6%,收入與利潤表現均大超市場預期。

在國內市場經濟下行,市場低迷的背景下,拼多多交出的這一份成績,怎么看都十分搶眼。也因為這爆炸性消息的影響,當晚拼多多美股開盤股價實現暴漲,市值暴增近2000億人民幣。8歲的拼多多,體量已逼近超過20歲的阿里,不免讓人驚嘆一句:憑什么?
拼多多,究竟做對了什么?
01
環境:互聯網估值降低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無論是從業務的廣度、公司的市值和影響力,還是活躍用戶的體量來看,國內互聯網市場中,始終都是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庭抗禮,再加上字節跳動與京東的緊隨其后,大廠們的你追我趕似乎已經讓當前的市場格局難以突破了。國內新零售業發展如火如荼,熱錢不斷涌向消費市場,大家都相信高性價比、健康的內在、極致的產品設計和購物體驗將是急劇增長的國內新中產群體的剛需。所以,沒人認為拼多多能從“農村包圍城市”中脫穎而出,更別提能與那些領頭羊們分一杯羹了。
然而,正是在國內互聯網市場逐漸飽和以及電商紅利見頂的背景下,拼多多卻另辟蹊徑,走出了一條新道路。多年來,拼多多通過聚焦下沉市場的剛性需求,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靠各種優惠手段和“利他”玩法完成初始的用戶積累,再借助微信的社群網絡和人群鏈接,通過網狀鏈路和魔性的“砍一刀”的營銷方式,快速、大規模、低成本地打開了知名度。
關于下沉市場,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表示:“只有在北京五環內的人才會說這是下沉人群,我們關注的是中國最廣大的老百姓。用戶有很多面,而拼多多滿足的是其中一面。拼多多吸引的并非是只追求低價的用戶,而是‘追求高性價比的人群’。他會買一個愛馬仕的包,也會用9.9元買一箱蘋果,這與他的消費能力沒有關系。傳統公司才用一線、二線、三線來劃分人,拼多多滿足的是一個人很多面的其中一面。”
看似只是換了個視角,但是該看法也讓拼多多嘗試打破思維的“玻璃墻”。
對于很多人來說,有的錢必須花,但有的錢可以省。有相當大的消費群體不是追求高品質也并不是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他們渴求性價比,追求實用性,需要兼顧物美和價廉的體驗,拼多多就抓住這個群體,精準滿足這一部分人群的需求,錯位競爭,拿下不同消費場景下的同一批消費者。
02
主站:迎合消費降級的趨勢
回顧拼多多成長的關鍵節點,不免對其市場策略的靈活和審時度勢刮目相看。拼多多深耕下沉市場,與消費能力較弱的群體打交道,而隨著消費降級的越演越烈,下沉市場逐漸變成主流戰地。拼多多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精準聚焦這類消費者,通過拼團和砍一刀以及持續開展的“百億補貼”以及各類商品促銷優惠活動,緊緊抓住了目標客戶群的目光。
對于消費者而言,平臺提供了大量的性價比高的商品;對于商家而言,平臺增加了自己產品曝光和銷售的機會;對于平臺而言,大量新用戶的涌入同時,也精準了解到了消費者人群的偏好。
拼多多深知,平臺是需要服務消費者和商家的雙邊市場,必須認清消費端才是重點的事實。長期以來,國內各大電商平臺都是充當著“中間商”的角色,但對于廣大群眾而言,真正值得期待的是一個買家主導的消費時代。拼多多卻做到了廠家直接到消費者,真正省去了“中間商賺差價”,讓消費者體驗到了購物時的“極致性價比”以及有一種“占便宜”的心態,這就是拼多多用戶黏性的本質。

當然,如何在經濟下行的時代背景下完成業務新增長點的探索,也是拼多多亟待解決的事情。
通過Q3季度的財報數據不難看出,網絡營銷服務成為拼多多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未來的收入增長必然會集中在商家利潤、用戶客單價和交易頻次等維度,為尋找新的增長點,對標這三個維度,拼多多推出了“夏季狂歡節”“國貨節”“豐收節”等電商活動,把過去電商行業摸索出來的節日促銷模式貫徹到了極致,切實做到讓消費者每天都能享受“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
03
出海:利他成就跨境優勢
隨著用戶量增長放緩、用戶總量見頂的到來,還有低價策略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很多人都以為拼多多大勢已去。但是此時的拼多多卻在美國上線了全新跨境電商Temu。阿里雖然作為最早進軍海外市場的跨境電商之一,但其地位并不穩固。而拼多多在國內以“極致性價比”著稱的經商戰略,在美國這個海外大市場依然適用,尤其是去年美國正處于歷史性的通貨膨脹,橫空出世的Temu成為美國普通人心中的“救命稻草”。根據GWS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份以來,Temu每日新增用戶都在1000萬左右。
Temu上線之初,就不斷創新并重新定義了跨境電商,推出“全托管”“柔性供應”等新模式,“柔性供應”模式被復刻到跨境電商場景中,通過快速識別、歸類不同國家與市場的消費需求,為全世界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提供直接從工廠購買的渠道。“全托管”模式下,電商出海的門檻大幅度降低。平臺為商家提供包括商品上架、網站引流、售后處理等全套服務,商家得以專注于研發、生產環節,把質價比做到極致。

Temu在全球的勢如破竹,反映出拼多多的跨境發展是其探索到的新業態增長點,更明確體現出拼多多拉動需求和增長的業務方向。而Temu的另一大核心優勢也在于拼多多對供應鏈的長期積累。海外版拼多多為中國外貿市場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新思考,更是國內拼多多更高階質量和更高階供給的全球化擴張手段。
04
總結
對于電商平臺來說,數據中呈現的歸根結底,不過是你為入駐商家創造了什么價值,你滿足了消費者什么需求。如何探索平臺高質量的良性發展,核心思路其實就是滿足多元化和多層次化的消費需求,平臺創造更大的價值,商家和消費者黏性就會更高。
拼多多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追上阿里的步伐,一是精準拿捏了消費市場,二是為商家創造了超預期的盈利空間,三是迎合了當下消費降級的時代特點。
總之,只要消費者群體還有尚未被滿足的需求,那就存在新的消費增長點,所以抓住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就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