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和美團干起來了

達達集團最新財報出爐
近日,承擔京東即時零售業的達達集團終于揭曉其業務整合升級后的首個關鍵業績報告。
今年5月,京東宣布對旗下京東小時達與京東到家進行全面融合,創新推出“京東秒送”品牌,承諾最快9分鐘送達的極致服務體驗,這一創舉在業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如今,三個月的時間已過去,京東秒送的實戰表現如何,終于有了明確的答案。
據達達集團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得益于商家滲透率的顯著提升,達達秒送(原達達快送,本月已更名)在上半年實現了業務的飛躍式增長,營收總額高達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高達51%,彰顯了其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在訂單量方面,達達秒送同樣表現不俗,上半年總完單量突破12.3億單,同比增長15%,進一步鞏固并擴大了其市場份額。

圖源:達達集團財報
與此同時,京東秒送的表現同樣搶眼。隨著“秒送專區”在App首頁核心位置的上線,京東秒送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戶的關注與青睞。
剔除業務調整帶來的波動,京東App場域內京東秒送的日均曝光用戶實現了超過70%的同比增長,曝光轉化率也持續攀升,推動日均支付用戶數同比飆升超110%。
這一連串亮眼的數字,無疑為京東秒送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秒送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面不遺余力。二季度,秒送服務在京東用戶中的滲透率持續攀升,高頻用戶同比增速超110%,且增長勢頭逐月加速。
此外,京東秒送還針對京東PLUS會員推出了專屬權益如PLUS會員價等,進一步增強了會員的購物體驗與忠誠度。
6月份,在京東秒送下單的日均PLUS用戶數較3月增長了40%,充分展現了這一策略的成功與用戶的熱烈響應。
在訂單量方面,京東秒送同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隨著下單用戶數的持續增長、秒送品牌影響力的增強以及供給能力的提升,京東秒送線上訂單量的日峰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季度期間,京東App場域內的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0%,為公司的業績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

圖源:達達集團黑板報
在提升履約體驗方面,京東秒送同樣給力。通過優化配送流程和提升履約效率,秒送服務的單均履約時長同比下降了15%。
同時,京東還推出了準時保服務,對于配送超時10分鐘以上的訂單,將自動向用戶賠付無門檻優惠券,有效保障了用戶的購物體驗。
另外,京東秒送的覆蓋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截至二季度末,秒送營業門店數同比增長近70%。8月,秒送專區的服務范圍已從首批39個城市拓展至全國范圍,為更多用戶提供了“好物立享”的即時零售服務。

圖源:達達集團黑板報
回顧京東即時零售業的發展歷程,從2015年“京東到家”的正式上線到如今的“京東秒送”品牌的推出與成功落地,京東不斷加快其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布局和步伐。
從“小時購”到“小時達”再到如今的“秒送”每一次升級都意味著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服務速度與效率實現了新的飛躍。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京東秒送品牌的持續深耕與拓展以及達達集團等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京東的即時零售業務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購物體驗,同時也將推動整個即時零售行業的持續繁榮與發展。

角逐即時零售,巨頭們的暗戰持續
而與此同時,隨著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顯著成就,一場更為激烈的戰役悄然拉開序幕,標志著即時零售市場的競爭再次升溫。
美團、餓了么、抖音等玩家,無不感受到這股洶涌的暗流,紛紛繃緊神經,保持高度警惕。
美團將美團閃購視為突破即時零售市場、開辟外賣業務外新增長極的關鍵。
美團閃購則憑借其先進的位置服務技術和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不僅幫助零售商挖掘潛在商機,更顯著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一季度財報的亮眼數據,正是其強勁實力的有力證明:日均訂單量高達840萬,年活躍用戶數與交易頻次均實現顯著飛躍,彰顯出美團閃購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強勁增長勢頭。
為鞏固并擴大市場份額,美團不斷升級配送體系,在原有兩輪運力的基礎上,積極補充四輪運力,以應對中大型家電等商品的快速配送需求。
此舉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還直接為美團閃購帶來了可觀的1.4萬新增用戶量,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
然而,美團在即時零售市場的領先地位并非不可撼動。
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美團在外賣市場占據絕對優勢,但在即時零售領域,其優勢尚不明顯。這恰恰為包括抖音在內的新勢力提供了切入市場的良機。
而提到抖音,其通過“抖店·到家”頁面的邀測,加速布局即時零售領域,初步實現了電商商家端與外賣商家端的整合,降低了商家入駐門檻,提升了服務效率。
此舉被外界視為抖音戰略重心轉移的信號,盡管抖音方面對此保持低調,但其在即時零售領域的野心已顯露無遺。
不過,物流配送能力和商品供應鏈整合仍是抖音需要克服的難題。
另外,擁有餓了么的阿里在即時零售領域同樣也是不容小覷的。
通過在手淘App首頁增設“小時達”業務入口,阿里成功地將餓了么的本地商家和運力資源與電商業務深度融合,為用戶提供覆蓋多個品類的即時配送服務。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阿里本地生活集團營收穩健增長,虧損大幅縮減,彰顯出其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強勁競爭力。

阿里最新財報 圖源:港交所
看得出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各巨頭之間的暗戰愈發激烈。它們不僅要在技術、服務、供應鏈等方面展開全面競爭,還要時刻警惕對手的動態,靈活調整戰略布局。
誰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清醒頭腦,準確把握市場脈搏,誰就有可能成為即時零售領域的領頭羊。
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即時零售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

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進化之路
在即時零售的廣闊舞臺上,供給的豐富性、流量的精準性以及履約的高效性構成了其發展的三大基石。
這一領域,圍繞著即時需求、本地供給與快速交付的核心要素,正逐步構建起“消費者下單、門店發貨、商品即時送達”的高效商業閉環,成為推動行業高效增長與實現盈利的關鍵驅動力。
隨著消費場景的日益多元化,即時零售的服務邊界也在不斷拓展。
它不僅助力實體商家拓寬經營領域、提升運營效率,更通過強化線下門店的服務能力、履約確定性及顧客粘性,為商家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即時零售行業近年來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年均增速超過50%,市場規模在2022年已突破5000億元大關,并預計在2025年達到2022年的三倍之巨。
然而,機遇與挑戰總是并存。即時零售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考驗。特別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下半場,平臺的運營精度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從商品采購到配送服務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細化的管理與協調,以確保商品品質與配送效率的雙贏。特別是在訂單量激增的情況下,供應鏈與物流體系的承壓能力將面臨嚴峻挑戰。
京東聰明的一點就在于其將達達、京東到家分散的資源整合在一起,提高了規模化,在內部擰成了一股繩,使其整個供應鏈和物流體系更順暢,也就更有資格去跟其他平臺競爭了。
顯然,即時零售平臺們都將繼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