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長5.2% 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

海關總署11月7日對外公布,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外貿實現平穩增長。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出口20.8萬億元,增長6.7%;進口15.22萬億元,增長3.2%。
從出口看,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2.36萬億元,增長8.5%,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4%。其中,船舶、汽車、摩托車出口增速較快,分別增長74.9%、20%、24.6%;家用電器、通用機械設備出口分別增長16.1%、14.5%。
從進口看,能源產品、礦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5.1%、4.9%;機電產品進口5.75萬億元,增長8.6%,其中航空器零部件、電子元件分別增長13.7%、11.5%。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6.94萬億元,增長6.2%。其中,對東盟進出口5.67萬億元,增長8.8%,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5.7%,東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同期,對歐盟、美國、韓國分別進出口4.64萬億元、4.01萬億元、1.91萬億元,分別增長1.2%、4.4%、6.7%。此外,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0.74萬億元,增長4.3%;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5.12萬億元,增長4.5%;對拉美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9.1%。
1-10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穩定增長,彰顯經濟韌性
海關總署周四公布的最新數據令人矚目,今年 1-10 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 36.02 萬億元人民幣(約合 5 萬億美元),同比增長 5.2%,這一數據充分展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強大活力與韌性。
在這一期間,出口表現尤為出色,總值達到 20.8 萬億元人民幣,增長率高達 6.7%。這一增長不僅體現了中國制造業的強大實力和競爭力,也反映出全球市場對“中國制造”的持續需求和信任。眾多出口企業不斷創新、提升產品質量,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使得中國的各類商品在全球范圍內廣受歡迎。
進口方面也實現了穩步增長,達到 15.22 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幅度為 3.2%。這表明中國國內市場的需求依然旺盛,同時也反映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貿易平衡的決心和成果。進口的增長有助于滿足國內消費者對多樣化商品的需求,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1-10 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的增長,是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取得的。這一成績的背后,是政府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的有效實施,是企業不斷創新和拓展市場的努力,也是中國經濟持續轉型升級、釋放內生動力的有力證明。
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合作,為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國內企業也將借此機遇,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