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首推“智能能源網”
使用電腦上網時不再突然閃斷、暑天家中不會突然斷電、熱力供應不再忽冷忽熱。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自動化手段去綜合考慮舒適度和電價兩方面因素,對家用電器和溫度進行合理的調節。
當外企員工黃宇峰 從國家發改委中國智能能源網研究成果發布會現場出來的時候,眼前浮現了上述的一幕。雖然他現在還買不起房,但他已經開始憧憬自己房子里的“能源2.0”。
與黃宇峰懷有同樣夢想的是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如何規劃智能能源網考驗著他們的智慧。
8月6日上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下稱“國經中心”)主辦的中國智能能源網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國家發改委舉行。國經中心智能能源研究組(下稱“研究組”)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建設智能能源網將把我國能效至少提高15%。”
這一關于智能能源網的研究是中國學者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項目負責人武建東已經受邀制定國際智能能源網絡標準與規范。
與會的國際智能電網聯盟主席圭特·巴特爾(Guido Bartels)透露說:“作為推動新一輪提高能源效率、優化能源使用和服務的平臺,我們將智能能源概念稱之為類似因特網的‘能源網’或‘能源2.0’。”
此前,也即去年11月,國家能源局與國經中心簽訂了“十二五”智能能源規劃課題研究合同。目前已有10家國內外機構、200多位行業專家和協作人員參與了該課題研究。
今年7月15日,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作為委托方的代表,邀請中國工程院、中國能源研究會、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等機構的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并通過了《中國智能能源網發展模式及實施方案》課題研究成果。
至此,我國智能能源網的理論體系、發展模式和實施方案,輪廓清晰。然而,智能電網還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包含智能電網、目前可操作性極低的智能能源網又被提出,不得不讓人拭目以待。
智能能源網包括8個子網
智能能源網更準確地說是互動能源網(Interactive Smart Grids),它同智能電網的區別在于,后者是單網架的改革方案,注重以電力系統 為主的智能化改革;而智能能源網的改革方案是基于綜合網架,這個方案認為不同能源網架間需要實現更高效率的智能配置、智能交換。
從單網架向綜合網架升級,研究組專家認為:“按照綜合網架理論推動智能能源建設,實現不同能源的智能配置和優化重組,可以實現比單向運轉的能源體系更高效的能源利用。”
研究組估算,倘若全球主要經濟體系 推進智能能[FS:PAGE]源網建設,以2009年全球能源消費近110億噸油當量而論,大約全球每年可節省近10多億噸標準油。
建設智能能源網,需要推動營建智能燃氣網、智能電網、智能水務網、智能熱力網、智能建筑、智能交通 、智能工業管理和智能交互架構管理等8個子網絡建設,實現分行業、多產業的能源智能化,并實現能源產業雙網或多網的互動配置、能源總網架優化管理。
“智能能源網將電力、水務、熱力、燃氣、數據、有線電視等資源捆綁整合,推動互動能源體系的集成改革。”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經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 評價說。
智能電力和燃氣網絡是突破口
智能能源網的未來縱然很美,然而,8個子網絡中每一個都是復雜的系統,如智能交通就需要將信息采集與處理技術、無線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應用于交通運輸行業。當下,應從哪里著手?
在研究組專家看來,應把智能電力和燃氣網絡作為智能能源網建設的突破口。“燃氣網資產的控制權一般由地方政府掌握,有利于形成以城鎮為中心的能源改革格局。燃氣網也可以作為終端能源主要供應者進行燃氣發電,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機制可以通過氣化提高效率。”
但是即便是在研究組看來容易實施的這些突破口,其現實可操作性也尚未可知。分析人士認為,即便技術上可行,燃氣網由地方政府掌握,電力網 由大型國企控制,都會讓智能燃氣網和智能電網變得遙不可及,前者需要協調的是地方政府利益,而后者則需要一個強大的談判實體才能撬動大型國企的改革意愿。
浦東智能能源網規劃與實施示范區——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小龍 則認為,除了需要一系列技術變革與突破,還需要突破政策瓶頸,需要全方位支持體系的突破。
研究組樂觀地預計,建設智能能源網將把我國能源效率提高至少15%,以去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而論,全國每年可節省至少近4億噸標煤。同時,發展智能能源網還能帶動諸多能源支持產業的變革與發展,包括微電網、納米能源產品、傳感器、儲能、海量數據優化管理和智能控制等。
張江實踐尚在理論層面
鄭新立介紹說,研究組已開始在唐山市和上海浦東論證智能能源網的可行性和優越性。浦東的規劃與實施示范區選在張江高科技園區。
劉小龍透露,在課題的研究當中,已對園區的能源結構 、消費現狀與需求作了分析,希望在示范區內以綠色低碳技術、非生態消耗性技術為重點,嘗試新能源、分布能源等微網系統的接入并網,通過傳感終端與智能化信息控制系[FS:PAGE]統,實現各能源管網的調峰、儲能等功能,探索實現能源網的智能、互動架構。
劉小龍預計,通過區域性智能能源網的階段性建設,引入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技術,在部分能源管線間實現智能化互動化,就可以實現園區“十二五”期末總耗能降低15%,減少碳排放81.25萬噸。
目前,張江高科技園區已經提出建成智能能源網產業鏈和配套產業基地。在傳統能源改造方面,預計“十二五”期末,相關產業新增產值300億元,園區總營收達到2800億元。
不過,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相關人士透露說,張江示范區的實踐,“還在理論研究階段,沒有實體項目。”
“能源2.0”,夢想就在前方。然而,夢想雖然美好,但中國還需要再等待多久?
相關文章
物聯網系統依然割裂,智能家居何時才能不“智障”?
從石器時代到信息化時代,人類的生活仿佛一直靠著“思考”改變的,而那些“思考”的產物也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物聯網是如此,智能家居更是如此。2014年,曾經有一次智能家居熱潮,也是loT第一次在國內成為熱點。但那次熱潮卻尷尬收場。當...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