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快遞+”戰略成為產業發展新引擎
在電商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高密市通過政策賦能、服務升級、產業聯動等創新舉措,推動快遞物流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雙向奔赴”,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市快件發貨量達1653萬件,同比增長16.6%,成為拉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走進極兔速遞高密分揀中心,全自動分揀系統正以每小時數萬件的效率精準分撥貨物。發往全國各地的勞保用品、紡織服裝等特色產品經自動分揀后,通過優化后的運輸路線快速發往各地。“我們打造了‘駐廠服務+數據直連’模式,為企業定制從打包到發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企業業務經理侯莎莎介紹,針對勞保用品等特色產業,通過數據互通系統實現面單信息實時共享,貨品信息一目了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專屬物流通道可使企業物流成本降低15%。運輸網絡優化同步發力,開通青島、濟南等方向8條直達干線,重點線路時效提升30%。目前該企業年寄遞量已突破千萬件,一季度發件量同比增長12%。
面對持續攀升的電商消費需求,順豐速運在高密構建起覆蓋全域的8個服務網點。“從商家攬收到末端配送,我們建立了‘黃金兩小時’響應機制。”鳳凰店經理薛杰表示,通過動態調配200余名快遞員、優化“最后一公里”服務,確保快遞24小時內送達率提升至95%。這種“毛細血管”式的服務網絡,正成為連接工廠車間與千家萬戶的“高速通道”。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行業注入強勁動能。高密市出臺《推動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重點推進快遞園區建設,強化向勞保、紡織、食品等特色產業傾斜資源。通過建立行業協會自律機制、實施服務質量星級評定,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向“服務提質”轉型。
“快遞業已成為串聯產業鏈的重要紐帶。”高密市郵政管理局局長張新坤表示,通過深化快遞+電商+優勢產品產業鏈協調發展、多贏發展,直接推動高密市勞保用品、家具木器、紡織服裝等生產企業增加產值,降低物流成本,創造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在“靠近市場、靠前服務”理念引領下,高密正書寫著現代物流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的新篇章。隨著“次日達”覆蓋半徑持續擴大、“電商進村”工程深入推進,這座制造業百強縣正以“數智物流”為支點,演繹現代物流與實體經濟深度耦合的創新實踐。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