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標準組張琪:物聯網應用推動三網融合
張琪: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會,但我必須先解釋一下,我所以來,那是因為李丹會長盛情邀請,廣電行業要做一個金卡,我們有一個合作項目,在這個中間,李丹會長了解我主抓互聯網,讓我講講三網融合,所以,我想把今天講的內容換換口味,我們今天的主題寫的很好“融合·創新·共贏”,我們面向未來,怎么為未來發展做點貢獻,以一個廣闊的胸懷擁抱未來。
今天我講的內容是在應用要服務過程中推動物聯網發展,先談幾句三網融合我這個草民之淺見。
物聯網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會,而在物聯網發展中,我覺得三網都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且是通過融合,大家攜手來承擔好物聯網對網絡的要求。
談到去年中國IT業界最火爆的話題之一就是物聯網,去年無論是國家主席胡錦濤還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領導,在不同的場合都多次地強調要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要注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模式的轉變,重視新興產業發展等問題,明確提出了感知中國的理念,因此,物聯網提到了國家議事日程。我認為,政治領袖的高瞻遠矚和戰略膽識與民間草根智慧的上下互動,瞬間就點燃了神州大地蘊藏的星星之火,它必然會成為一個燎原大火,助推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物聯網的概念、內涵與重點。
物聯網對大多數人來講是一個新生事物,所以,大家從不同角度理解和解釋物聯網,也就引起了百家言,我覺得這也很正常。關于物聯網的概念,我們是這么看的,物聯網是一個由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共同構成的龐大的社會信息系統,物聯網絕非一個單純的網絡概念,它是一個集感知技術、融合了多種應用,或者無所不在的服務型網絡架構。感知層承擔了信息的采集,儲存了物理、虛擬的海量信息,其次是網絡層,承擔著信息的傳輸,而且三網起著重要的作用,共同來實現異構網的無縫連接,而且起到廠商旗下的作用。應用層,通過應用處理和結算,完成信息處理和結算的演化,實現物理的計算能力,實現現實的應用。通過各種協議,實現無縫對接,融合形成一個物聯網,實現人和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感知和發揮只能作用。
(圖)這是物聯網一個基本的架構。大家可以看到,物聯網體現的是融合,無論是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都不是單一的。這是物聯網一個基本的組成,承擔著信息獲取和處理的基本作用。物聯網的基本功能是,它是一個廣泛化的感知單元和網絡,異構性的網絡基礎和設施,普示性的[FS:PAGE]數據分析和決策。我也很同意剛才史主任講的,我們應該解決具體問題,在應用服務中談我們的網絡。
物聯網發展切入點。我們認為物聯網發展在中國絕對不是一個新事物,總理說的感知中國也不是憑空拍腦袋說出來的,我們有十年的應用基礎和網絡基礎,物聯網是在廣泛網絡應用基礎上,為和諧社會提供服務的,當今物聯網的重點和切入點我認為應該立足于感知和應用層面,網絡還是基本先進的。要全力支持和加快制定各種先進的標準,包括移動編碼的傳感器網絡,重點放在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要引導和開發各類RFID傳感器網、智能卡、移動支付等應用,這些應用是無所不在,無處不有的。要重視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和物聯網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我們國家長期以來一產、二產、三產結構是,三產服務業所占比例非常小,而在物聯網上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機會是物聯網服務業發展今后會給我們結構調整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
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基礎。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就開始了物聯網產業相關的研究和應用的試點工作,特別是在國家金卡工程,從93年啟動,先抓了銀行卡,現在所有的175個金融機構統一標識的銀聯卡我們已經發了22一張,我們也發了7個智能卡,包括二代身份證9.4一張,社保卡、衛生部、建設部的卡,唯一7個行業大卡沒發出來就是廣電卡沒有發出來。整個智能卡我們發了70多一張,其中3.5一張是電信智能卡。
去年我們整個技術發展趨勢是無線射頻識別RFID是一個最具發展潛力和變革力的技術,也會預示著在全球會有一個很大的應用和市場,我們就把RFID和物聯網的發展列入了國家金卡工程的重點工作。這是04年,23個部委、部門成立了RFID應用工作組,同時成立了300多個企業成立的中國RFID的中國聯盟,并且開始了從產品、無線頻率和軟件測試等共同平臺的建設,這些工作從04年開始就開始進行這個工作。而最早的RFID應用啟動是9.4億一張二代身份證的卡。還有物流,鐵道部70萬部車都是用RFID管理的,交通部、海關電子口岸通關電子化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應用。08年奧運會和今年的世博會都有RFID的應用,包括世博會急診救助等都有案例。在遠洋集裝箱電子空調方面做得也是非常不錯的,國家信息化大工程推動了物聯網RFID應用,在這方面已經做得不錯了,今年能有20億的產值。RFID的應用,現在在全球已經占到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英國。所以,我們說RFID是物聯網在感知層最重要的技術之一,當然,傳感器網絡也是非常重要的。05年成立了RFID工作產業聯盟,06年科技部[FS:PAGE]會同15個部委編制了中國RFID技術發展白皮書,說明中國RFID技術在06年在15個部委達成了共識。
這是各個相關部委為物聯網RFID技術應用,最近這五年立的項目,頒布的一些政策,特別是在09年發改委支持我們17個RFID金卡的應用過程。我們抓的工程是12個字,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社會和諧。從豬的養殖、屠宰到分發的過程都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肉。藥監局的局長被槍決,我們也認為藥品的安全和老百姓也是和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裝了200個藥廠和400多條生產線裝了RFID。這次世博會垃圾管理我們都用了RFID,不僅是,還有移動支付,動物的管理、圖書的識別,未來機車上的使用等等,這些金卡工程的成果在這些事情上都有體現。
種類繁多的傳感器。我們國家傳感器已經發展幾十年了,但從產業和應用來講都提不上號,大量真正應用還是國外買的,另外我們傳感器網絡的應用,現在能夠拿出的案例還不是太多,更談不上能在全球占到第幾位,因為RFID我們至少還有第三的位置,所以我們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包括國家做傳感器網絡應用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圖)這是傳感器網絡的一般配置,這是傳感器網絡工作的原理,這是一些應用案例,比如建筑物的檢測,比如這次有個地區發大水橋塌了,說明我們在防空、監護上都沒有大量用上,事故也都層出不斷,,我們國家實際上是一個災難多發的階段,水災、地震、泥石流頻繁發生,這為我國傳感器網絡應用都是至關重要的。比如災難的防御,水位的監測,剛才說到橋梁、泥石流等,如果做好了,就不是一種應急的救助,怎么救災的問題,而是把工作重點前移,防災、減災,防止出現災害,這是物聯網應用的市場,能給我們老百姓帶來的變化。
物聯網的市場需求分析。傳感器網絡全球能有60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這是對RFID市場的分析,我們今年能有29.3%的增長,我們做得還是比較先進的,在國際上我們中國與歐盟也成立了物聯網專家組,特別是RFID方面,中日韓三國也有業界合作三年時間,與美國也有相關的合作。業務領域也有拓展,這是去年一些新的應用,包括世博的,物流的,電力的。
從RFID產業發展來講,已經由政府的推動轉向向市場需求拉動的轉變期。
物聯網標準產業應用與服務業。
無論國家產業發展還是信息化建設都應該把標準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這是我積40多年工作經驗和血的教訓得出來的,我們的ICT產業發展,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沒有自己的標準,我們就是一個大進大出的加工業,賺微薄的利潤,把[FS:PAGE]錢都讓別人賺去了,我們不成氣候的時候,無論手機還是VCD、DVD,他都讓你用,當應用上來了,全部找你要知識產權費等各種費用。當時我們的判斷非常無奈,一個DVD要給12美金,給3C等。我們的標準設立TD-SCDMA、CDS、安全模塊、閃聯等等是這幾年的成功案例。對十三億中國人口來講需要有自己的標準,要搶占國際發展的制高點。
我覺得我們的標戰略是開放自主創新和兼容的相結合。無論是RFID標準還是傳感器網標準體系的架構。對物聯網來講,物聯網涉及面這么廣,絕對不是任何一個部門和任何一個標準化組織能夠單打獨斗能承擔的,所以,基于這個認識,我們認為必須要傾斜全國之力成立物聯網標準的聯合工作組,經過三個多月的籌備,現在橫跨了12個部委,有21個標準工作組,大家自覺自原地聯合起來,沒有領導和被領導,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領導走到一塊兒,把中國物聯網在第三次浪潮或下次浪差搶占制高點,有一點說話的權力,把中國物聯網標準體系架構搭建起來,然后大家分工合作去完全各自標準的制定。這個標準工作組是今年6月9日成立的,是在國標委、工信部等12個部委共同支持下成立的。這是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組成名單,大家可以看到,來自基建、建筑、交通部、衛生部、電力部、家電輕工行業以及醫師協會這么二十多個標準化組織。因為我們的成員單位就是標準工作組的,不是標準工作組的,比如中國醫學會,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家電商會,RFID產業聯盟,住房建設聯盟等等,大家都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了,所以,國標委的方向同志參加我們這個會的時候認為這是我們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的發展和嘗試,發改委的工作領導也充分肯定了它的權威性,當然我們沒有說我們是國家性質的標準工作組,就是物聯網標準工作組承擔這些工作。就是物聯網承擔什么工作,各個標準組承擔什么工作,到年底每個標準組拿出對中國物聯網的體系方案,這樣我們可以把橫跨了12個部委,20多個標準工作組的意見集中起來,達成共識,形成一個架構。9月份我們會開一個物聯網工作組的大會,到時候我們再把第一階段工作成果向大家匯報。
(圖)這是物聯網的支撐技術,物聯網的產業體系,物聯網的產業體系,物聯網的制造業,物聯網的服務業,RFID產業鏈,以及在RFID產業鏈形成現在的一個狀況,這是一個進步。這是技術服務體系搭建的情況。
物聯網的創新發展。
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使我們生存的世界這十多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中國信息化建[FS:PAGE]設啟動以后的這16年,百姓切身體會到,并享受著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和信息化技術對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推動和對老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巨大促進。技術是不斷地發展的,特別是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所以我們的認識、發展模式、應用模式、組合模式都要不斷地隨之變化,物聯網應用的廣泛性帶給整個RFID產業和信息化發展是一個新的機遇。
談到三網融合,我覺得我們應該面向未來物聯網的發展,來尋找三網融合的真正的一些切入點,為物聯網的發展,為物聯網的應用,為物聯網的服務去做些貢獻,而不是在現有的你的權力,我的權力,你的業務,我的業務,誰管什么,而更多應該提倡和服務,面向未來去尋找融合共贏的切入點。這是局外人的一種淺見。
(圖)物聯網的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的管理,有線、無線、電力方面的應用,環保空調方面的應用,大型工業控制上的應用,節能降耗的應用,智能物流方面的應有,交通方面的應用等等這些是我們實際的應用案例。中國物流運輸成本占55%,存儲成本占45%,遠遠高于國外,由于我們信息化管理沒有到位,所以在節能降耗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這是智能物流方面的應用,環保監控方面的應用,防洪減災方面的應用,在GIS系統方面的。我們國家洪水威脅的土地10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1.2%,其中生活著8.4億居民,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6%,減災工程壓力之大,大家可想而知,所以,我們認為,我們利用物聯網進行減災、防災等等都應該是關系到國計民生,也是至關重要的。
(圖)這是我們在湖南水利山洪監測實際應用的框架圖,這是在水資源管理方面,那時候我作為煤礦產業司司長,我們先拿出4000萬煤礦RFID的管理,還拿出4000萬做技術的管理。我覺得這是我們IT人的胸懷,想國家之所急,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實際上也為我們信息通信產業尋求新的發展一個市場機遇,一個增長點。實際上干了國家的大事,我們這個產業也會得到一個更大的應用市場。所以,從這點出發,我認為三網融合,大家都面向未來物聯網,能夠人民經濟生活改善,要結合切入點,而補牙看眼前這點你的我的。
關于智能億倆的應用。關于物聯網的應用,我最看重醫療,現在老百姓的健康最重要,我們吃的不安全,食品不安全、藥品不安全,住個醫院不是吃錯藥就是打錯針,如果我們把RFID應用到病房、病人的管理上,大家可以減少我們很多的醫療事故,而且提高我們整個信息化水平,所以,我們在醫療方面抓的試點也都比較多,時間關系沒法展開。總之,我們在藥房、病房管[FS:PAGE]理上,電子病歷上,整個藥品環境應用上,把每個病人打的針、吃的藥、腕帶管理起來。我們國家獨生子女制度已經進入了老齡社會,更多應該照顧這些老年人的健康,所以我們在RFID上,也把老年作為關護的重點。
(圖)這是煙草行業的應用,從煙草種植到生產到銷售整個RFID傳感器網絡混合的應用。這是家庭安保的監視,重要媒體介質的管理。
淺談三網融合,我不代表官方,就代表個人至、草民之淺見。
1、三網融合是16年的期盼,起五更,趕晚集。我記得93年克林頓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93年我國原電子信息工程部啟動了信息化工程,拉開了信息化工程的序幕,我們沒晚什么,同在93年。94年胡啟立部長給國務院寫報告,建議三網融合的這幾個部委成立國家信息委,共同促進三網融合,推動國家的信息化建設,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從94年算起,到現在也16年了,我們提的晚嗎?不晚,我們是起了個午更,趕了一個晚集。我那時候管金橋網(計算機國際互聯網),把我們ASP、ISP權限給到我們電信管理局,實現了兩網的融合,現在三網融合還沒有實現,現在國務院在推,力度也非常大,我們希望大家面向未來把這個事兒很好地解決,老百姓也盼了16年了,我們把這個事兒抓緊點。
2、依老百姓看,體制的不順,部門的利益還是融合的難點和阻力。識時務者為俊杰,大家應該放開胸懷,往前看,以前說到網絡,將來要數據網、移動網業務大發展,IP化,計算機互聯網、TCP-IP協議,當時說我們代表不了信息產業部,我說我代表不了信息產業部,信息產業司都代表不了。現在全IP其實都沒有爭議了。談三網融合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在面向更未來,比如物聯網作為今后國家發展要搶占的一個制高點,我們來討論討論怎么做這個,而光在特別具體的,比如新媒體上,你的我的去分,往更遠的去看可以達成更多的共識,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事情要解決。
3、要看到技術的趨勢,要看到發展的亮點,看到社會的發展方向尋找新的增長點。
4、抓住機遇,與時俱進。我們不要把時間耽誤在這兒,要在新的制高點上前瞻。
結束語。物聯網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與廣闊市場,它是我國低碳產業的支撐點,IT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三網融合的應用切入點,也是中國系化建設在更高層面,向更廣闊領域的縱深發展,物聯網所要緊緊圍繞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最后我預祝這次大會獲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