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力研究院落戶張家港
集智能電網研發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專業人才培訓平臺和招才引智、招商引資品牌平臺于一體的江蘇省張家港智能電力研究院近日揭牌。專家表示,政產學研綜合基地建設將助推江蘇智能電網產業加速前行。
智能電網產業引領經濟低碳轉型,是近年來電網發展方式的重大轉變,被喻為電力系統的“中樞神經”。當前,江蘇進一步加快智能電網產業基地建設。今年4月,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國內四家智能電網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南京市占地1000多畝的智能電網與低碳經濟示范園區開工建設。同期,揚州“智谷”暨智能電網展示中心在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啟動,打造集研發、示范、展示、交易、創業孵化、產業服務于一體的國際化智能電網產業科技園。
落戶于張家港的智能電力研究院將設立柔性輸配電系統技術、可再生能源與儲能技術、物聯網與智能監控技術和智能電網芯片技術四個研究所,采取公司化運作的形式,開展科研成果產業化二次開發并與企業進行項目合作。
相關文章
電網用戶側智能電力監控系統拓撲結構的設計
本文以Acrel-2000智能電力監控系統的三層網絡拓撲結構為核心,分析了網絡拓撲結構的選型,以及智能電力監控系統功能和性能指標。
蕭山首個“24小時智能電力自助營業廳”啟用
“以往總為上班沒時間來辦業務而發愁,現在有了24小時自助營業廳,想什么時候來都可以了,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家住瓜瀝鎮明朗村的張金虎聽說蕭山供電局瓜瀝供配電營業所開了一個“24小時自助營業廳”,也來“嘗嘗鮮”。
發展智能電力 還需完善信息化體系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的基礎性產業,電力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力企業作為國家支柱型企業,又因其具有技術密集、資產密集特點,決定了其信息化體系完善和發展的重要性。尤其對于未來智能電網的建設具有舉足輕重...
智能電力系統發展展望
以煤炭、石油為主逐步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可持續能源供應體系將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發展的重大轉變之一。電力作為可再生能源轉換利用主要手段和清潔、高效、便利的能源消費形式,在能源供應與使用中將占據中心地位,這對電力系統不斷提高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