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宜居智慧城
智能停車崗可實現手機訂車位、刷車位等功能。物聯網與城市管理“聯姻”,對城市環境、設施、公用事業、城市服務、公民和本地產業,進行感知、分析和管理,那么當物聯網終端、信息量達到一定數量后,一個“智慧城市”隨之而來——
一早出門上班,社區氣象屏上向您顯示實時天氣及空氣污染指數,去車庫拿車,不用鑰匙車庫已自動感應開門,同時,汽車自動為您熱車;車子啟動后,實時路況信息通過車載電腦一覽無余,輸入目的地后,智能車聯網系統為您帶來精確的出行路線建議;在上班路上,你還會發現,天空更藍,行道樹更綠,行車也不擁堵了……這不是夢想,物聯網有能力為我們帶來這樣一個潔凈、秩序井然的智慧型宜居城市。
城市化面臨綜合壓力
隨著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城市經濟發展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資源和環境壓力。
城市節能減排問題凸顯。隨著城市發展,供電負荷越來越大,節約能源和能效管理問題日益突顯。以建筑物空調用電為例,全國中央空調耗電已是社會用電的20%,我國發達城市中央空調用電占到總耗電量的23%,局部甚至達到31%。如何與能源低消耗、大環境保護相適應,正在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城市交通需求與交通供給矛盾日益突出。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交通需求不斷擴大,密集的車流、擁擠的街道、效能低下的交通系統不僅導致了運輸成本的增加,還產生了污染和能源的浪費問題。不堪重負的城市交通體系,迫切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專項整治監管困難。城市部件種類、數量眾多,日新月異,其更新、維護越來越復雜;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資金、人口等越來越密集,城市部件承擔的職能壓力加劇;部件管理涉及市管委、城管、工商等多個部門,跨部門的綜合協調難。
公共安全監管難度逐步加大。面對有限的自然資源,人們對抵抗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等風險源的監控與預防越來越關注。近年來,由于影響社會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斷發生,使社會各界對公共安全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迫切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日常管理體系和應急處置機制。
物聯網激發
城市管理新模式
城市化迅猛發展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迫切要求科學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在風起云涌的信息時代,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將帶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穆榮平表示,在城市的創新發展過程中,將信息化與公共服務的能[FS:PAGE]力提升結合在一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物聯網的智慧能力建設將提升社會公共服務的能力和信息化惠民功能。
物聯網將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絡全面互聯,通過傳感器節點和城市基礎設施感知環境、狀態、位置等信息,有指向性地進行網絡資源的連接和信息融合,通過政府、企業和科研院校在網絡互聯和信息共享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科技、業務和應用創新,從而促進城市各個關鍵系統和參與者進行和諧高效地協作,為城市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物聯網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對于城市中龐大的感知信息,涉及不同網絡、多個部門間的協作,在面向多樣化的業務管理時,可以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一個綜合的業務管理平臺。這個平臺通過充分運用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有效地將各種應用集中于一個系統,支持各種商務智能與決策支撐應用的有效運行,從而在已有的信息化基礎上為市民提供更加綜合的服務,為政府部門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分析和更符合實際的決策,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更智能化的響應。
宜居智慧城
不再是夢想
城市有其特點和要素,主要由八個方面組成:市政管理、公共安全、智能交通、能源公用、智能家居、金融和商業、醫療衛生、工業和制造。在這八個方面采用物聯網技術進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物聯網終端和信息量達到一定規模后,一個宜居智慧城市隨之而來。
目前物聯網技術在城市管理、環境監測、物流信息化、智能交通及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出現了許多應用解決方案,并在城市的各個方面積極開展了應用示范工作。比如上海世博局與中國移動聯合推出的可承載世博手機票的RFID-SIM卡,對提升世博客流發揮了很大作用。中國移動也已經開始密集布局物聯網,其正在推出的手機錢包、手機購電等手機支付業務,用戶在消費時,只需將手機在接收器上輕輕一掃,就可方便地進行各種購物。
可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通過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有針對性地展開試點應用,通過技術與經驗的積累,逐步實現政府信息資源的共享,能夠有效提高政府為百姓服務的質量,從而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物聯網是城市發展通向智能化的橋梁,建立城市智能化管理將是城市信息化的終極目標和戰略方向,以此作為城市發展瓶頸的突破口,將帶來未來智慧城市的全新面貌,推進城市和諧發展。
相關文章
報告揭露智慧城市技術差距
在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的36個先鋒城市中,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與智慧城市技術相關的政策差距。接受調查的城市跨越22個國家,包括加拿大的多倫多、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去年11月,作為聯盟的一部分,這些城市同意制定采用...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