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隨軍采訪得簽“生死狀”
從今年4月提交采訪申請,到7月5日五角大樓、北約總部、美軍中央司令部和駐阿聯軍司令部批準同意,我們的嵌入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隨軍采訪的流程走了整整三個月。
作為將與作戰部隊同吃同住同戰斗的嵌入式隨軍采訪的媒體,相關媒體和記者先得與美國國防部和北約簽署一份長達10頁A4紙的“生死狀”。這份“生死狀”除了詳細約定“隨軍報道鐵律”--什么可以報道,什么不可以報道外,最重要的是供職媒體和參加報道的記者得簽字直面“作戰報道和其它軍事行動可能面臨危險,導致人員死亡和人員身體或者其它受到傷害,導致報道機構的財物損失,因此,相關媒體機構和參加報道的記者得承擔起此風險”。隨軍報道的記者和其供職的新聞機構得同意“駐阿聯軍為保證軍事行動的順利進行,不能保證媒體人員和采訪設備的安全”。最重要的是,隨軍記者和供職媒體還得同意,“任何媒體人員或者采訪設備受到傷害,不得追究北約、聯軍作戰司令部、歐洲聯軍最高司令部、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出兵國家、機構和任何人員的責任”……接待本報記者的駐阿聯軍新聞中心負責官員也反復詢問:“你們是否意識到這種危險?”我們和我們的領導們得在上面簽字畫押。
除這份重要的“生死狀”外,隨軍單位還會單獨對記者提出“隨軍鐵律”,比如說駐南部司令部給我們提出的“隨軍鐵律”有14條之多,第一條是:“不得飲用當地水,只能喝瓶裝水,在喝水前一定要聞一下水的味道,因為此前有水遭污染的報告”;“不得擅帶或者飲用酒類或者吸食毒品”;“嚴禁色情物品”;“任何時候都要著裝得當”;“注意鐵絲網圍住的地區,走路要走直道,要對情勢有所了解,因為附近可能埋設地雷或者其它爆炸物”;“在駕車或者步行期間,嚴禁使用MP3”……
美軍還要求隨軍記者熟悉軍營內的各種命令和警報,比如說“火箭來襲”警報發出后,記者應該如何處理等等。
隨軍記者的攜帶物品規定得也非常嚴格,比如說需要自備美軍制式防彈衣和凱夫拉頭盔,這套行頭加起來有20斤重。護目鏡,戰靴,防塵頭巾,睡袋,防潮墊,能裝72小時給養的背包,手電,戰地刀具和護耳等也是一樣不能少。美軍新聞官員在發給我們的提醒郵件中表示:“一旦參加嵌入式報道行動,任何人都不得中途退出。當[FS:PAGE]然,如果不遵守規則,那么同樣會被取消隨軍報道資格。”
我們此次嵌入報道的單位是美國陸軍第101空中突擊師。據該師師長約翰F-坎貝爾介紹,全師20000名官兵是今年4月整體部署到阿富汗的,接替第82空降師,負責阿富汗戰事最激烈的南部和東部14個省的軍事行動。這是第101空中突擊師二度到阿富汗--2001年,該師第3旅成為第一支打進阿富汗的美國正規軍。
截止8月15日,第101空中突擊師已經在阿富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至少有38名官兵陣亡,這還不算沒有公布的受傷官兵人數。8月31日,本報記者赴坎大哈前24小時,北約和駐阿美軍證實,7名第101空中突擊師的士兵在坎大哈南部地區遇襲身亡,而第101空中突擊師正是我們此行的嵌入式隨軍采訪的單位,并且指定的采訪地點也正是坎大哈南部!
美軍和駐阿北約總部都沒有透露7名美軍陣亡的細節,但坎大哈城南的目擊者表示,一輛美軍的悍馬裝甲巡邏車當天下午在城南主干道上遭遇路邊炸彈襲擊,車輛立即起火,至少5名美軍一次性陣亡,目擊者親眼看到救援人員從車中轉移出數具美軍的尸體。在過去三天時間里,總計有14名美軍遇襲身亡,其中多數是在阿南部尤其是坎大哈的美軍。
8月31日,坎大哈的聯合國工作人員駐地遭到兩枚火箭彈的襲擊,其中一枚偏離目標,但另一枚落在近處,炸傷了一名駐地的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