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全球RFID大佬 依時利要造"中國芯"
全球RFID市場,美國Impinj公司是絕對的統領者。不過最近,它正在接受一家東莞企業的“叫板”。作為一家在RFID讀寫器領域摸爬滾打十年的民營企業,東莞市依時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時利”)正式宣布進軍RFID電子芯片,欲通過研發出國產芯片,做中國RFID領域的Impinj。
RFID讀寫器國內領先
RFID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不過,相對于近幾年才火起來的物聯網,依時利已經在RFID讀寫器領域里摸爬滾打了十年。寫距離、防碰撞、無漏讀是衡量RFID讀寫器性能的幾個重要指標。據依時利RFID事業部總經理楊淑港介紹,依時利讀寫器的讀寫距離最遠可達10米,每秒鐘可同時讀取100多張芯片而不發生“撞車”,在118張芯片范圍內,不會發生漏讀。對比全球另一RFID巨頭臺灣永奕,其讀寫器的讀寫距離為15米,無漏讀能力為180張,二者的差距已經不大。
強強聯手進軍電子標簽
致力于提供RFID全套解決方案的依時利并不滿足于讀寫器領域。
今年3月,依時利宣布與臺灣永奕合作,攻堅港口物流中的RFID電子標簽。臺灣永奕表面上是一家獨立的RFID企業,其實它持有了美國Impinj相當數量的股份。換句話說,永奕的RFID技術也就是美國Impinj公司的技術。如此一來,依時利便能接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RFID技術。不過,與臺灣永奕的合作重點并不是國產空白的芯片,而是電子標簽里另一重要元件——天線的設計。
“現在國內的芯片都是進口的,為什么各廠家生產出來的標簽性能不一樣呢?”楊淑港表示,除了芯片以外,天線設計和封裝是影響電子標簽性能的重要因素,而依時利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突破天線設計和封裝。
聯合電子科大謀“中國芯”
在RFID技術領域,芯片是所有中國企業的揮之不去的痛。因為直到現在,中國企業生產作用的芯片還全部從國外進口。但致力于做中國Impinj的依時利顯然不會受困于此。楊淑港告訴記者,依時利已和電子科技大學達成協議,聯合研發國產芯片。“電子科大的射頻技術在國內可排前三名”,經過一年多的潛心研發,目前,芯片樣片的第四版已經出來,正在進行嚴格的測試。楊淑港表示,如果不出意外,樣片的第四版將在年內實現產業化,這將是首個產業化的RFID“中國芯”。
相關文章
玻璃制造商用RFID跟蹤產品包裝
NSG集團旗下的全球建筑和汽車行業玻璃制造商PilkingtonBrasil稱,雖然還沒有量化RFID技術應用后給公司所帶來的收益,但它已經獲得了跟蹤周期運輸中包裝的每件產品所帶來的好處。現在它還可以向客戶呈現產品所在地等數據...
一種用于醫療無菌手套自動分配的RFID解決方案
一臺具備RFID功能的機器使醫務人員能夠用ID卡輕靠設備,戴上尺寸合適的手套,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在日常工作中,丁腈手套是醫護人員最常用的消耗工具之一,可確保他們在不傳播感染的情況下治療患者。根據德克薩斯醫療技術公司(Texas...
如何提升超高頻RFID多標簽的讀取率?
在RFID的實際應用中,常常有要求同時讀取大量標簽的情況,比如對倉庫貨物數量的盤點,圖書館場景中對館藏圖書數量的盤點,也包括傳送帶或托盤上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貨物標簽的讀取情況。針對多數貨物讀取的情形,根據其被讀取成功的概率稱作讀...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