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翼機通推動“感知中國”
華夏物聯網訊:隨著各個大中院校相繼開學,在部分院校里,“能刷的手機”取代了傳統一卡通,“翼機通”這種校園信息化的新應用一時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翼機通作為物聯網的基礎應用,不僅給群體和組織帶來便利,更引領著一種新的發展方式。以此為契機,物聯網或能真正走出概念化的炒作,走向產業化發展,進而提升全社會的信息化進程。
一卡多用,翼機通是物聯網的基礎業務
據了解,“翼機通”是中國電信面向高校客戶推出的一種以手機為載體的物聯網應用,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外,它還網羅了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它可以實現普通一卡通的門禁考勤、小額消費(食堂、超市、水房、浴室、上機等)、圖書借閱、校內醫療等需要身份識別的基本功能;同時,正因為搭載了手機終端,相較于在很多學校已經推廣的一卡通,它還具有信息服務、移動支付、選課報名、遠程定位和安全防護等多種的功能。目前,中國電信已為內蒙、山東、陜西、安徽、江蘇、湖北、上海等地800多所高校校園建立翼機通平臺,這不僅提升了學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
本質上,校園翼機通是一種物聯網的基礎應用,它之所以能實現一卡多用,核心在于其把手機與RFID((射頻識別)芯片相結合。RFID又稱電子標簽,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手機支付等功能都屬于其基礎應用。
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推廣層面,翼機通都成為物聯網初步應用的首選業務。從技術層面上看,在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三個基本層次的架構中,RFID是物聯網感知層面最重要的感知技術產品。當前,我國物聯網技術還處于應用起步階段,以RFID為代表的基礎感知層面的開發便首當其沖。另外,自RFID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以來,該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生產制造、物流管理、公共安全、交通運輸等各個領域。這為以RFID應用為核心的物聯網應用開發奠定了基礎。物聯網就是要整合資源,促進高效應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加速到來的時代,手機是最重要的上網終端,能最大范圍,隨時隨地地實現物聯網的功能。因此捆綁手機不是最終目的,跟手機融合才能物聯網發展的大勢所趨。
從推廣層面看,把物聯網技術與傳統行業結合,推廣一些基礎性的應用示范十分必要。這樣既能獲得大范圍的用戶,也能樹立物聯網系統應用的樣本。從這個意義上說,翼機通無疑會打來一種多贏局面。
需求與應用助推,翼機通必然從校園走向社會
據了解,中國電信“翼機通”于2009年開始[FS:PAGE]研發,并于今年4月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商用。校園只是翼機通規模商用的縮影,更大范圍的商用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翼機通”已經開始走出校園,在工商、稅務、醫院、物流、金融、公共交通、環保、工業園區、機場安保、城市管理、社區管理等多個行業和領域開始實際應用。
目前,各地以智能交通為代表的“公交翼卡通”,以移動支付為概念的“翼支付”發展迅猛,相繼有南京、蘇州、揚州、福州、成都、廣州等地已經或者即將開通這些業務。其實,翼支付、翼卡通本質上都是翼機通。對于普通人來說,不需要換手機,只要將普通UIM卡換成RFID-UIM卡,便可以使手機具有手機刷卡、手機支付的多重功能,簡單、方便、實用。隨著應用的推廣,翼機通還能融合更多領域的業務,真正實現“多卡合一,一機通用”。
翼機通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鋪展開來,在于這項業務不僅僅是一種新技術的噱頭,它能真正服務社會民生:革新消費方式,不僅給普通民眾的生活帶來便利,免除出門帶多卡的煩惱,更引領了一種簡單生活的時尚潮流;助力企業信息化管理,提高辦公效率,節約管理成本;加強了政府部門的社會管理職能,提升了管理效率。總體而言,促進了整個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和產業升級。
物聯網從炒概念到逐步落地,推動力就是市場需求和業務應用的層出不窮。隨著整個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個人、行業、政府對信息化應用的需求與日俱增,這決定了翼機通的市場不僅僅局限在校園,社會需求給了翼機通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的廣闊舞臺。
而能夠及時抓住社會需求推出業務應用則需要雄厚的技術為支撐。專家強調,物聯網發展重在應用,但不同行業會有不同的應用,也會有各自不同的要求,這些必須根據行業的特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有價值的開發。在這方面,中國電信具有先天的優勢。物聯網中,作為傳輸渠道的網絡發揮著中樞作用。中國電信在有線、無線寬帶網及3G網絡的優勢明顯,能夠結合行業發展的具體要求融合網絡與傳感技術,這決定了其能在業界較早地推出物聯網業務,并能迅速實現規模商用。
發展方式更新,翼機通推動“感知中國”
物聯網技術在美國被稱為“智慧地球”,在中國則被形象地叫做“感知中國”。信息化專家寧家駿說,“當物聯網與互聯網、移動通訊網相連時,可隨時隨地全方位‘感知’對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將從‘感覺’跨入‘感知’的階段。”
物聯網被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推進。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FS:PAGE]考察時提出建立“感知中國”中心,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讓物聯網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發展。9月8日,《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正式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被確立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被重點推進。其中,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引擎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電信“翼機通”產品,在響應國家關于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戰略部署的同時,順應了“物聯網”技術長遠發展、廣泛運用的趨勢。校園信息化、交通智能化是引領者,整個社會的信息化進程必然加速前行。
首先,以智能交通、智能校園為切入點,從生活中最基礎的應用做起,能夠讓民眾真正體驗物聯網的先進性,進而帶來一場消費模式、生活方式的革新。而這種消費習慣、消費需求的變化往往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源動力。
其次,翼機通發展勢頭很猛,更加帶動了產業鏈的發展,促進運營商、傳感器企業、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等環節的發展。這必然會推動中國信息化產業的升級。
而從更大的范圍看,翼機通在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應用不僅促使政府社會管理的信息化,也讓企業的運作方式更加先進。見微知著,當更大范圍的資源能有效整合、社會管理有效提升,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式的變革會“感知中國”的圖景真正展現于眼前。
相關文章
中國電信與寶鋼簽訂物聯網大單
2月25日消息,電信運營商在集團客戶的開拓以及服務兩化融合的路徑選擇上,戰略思路逐步清晰,即通過突破大客戶以點帶面,深度介入工業乃至整個社會的信息化;而提供的業務服務也從基礎通信、增值通信業務逐步拓展到了3G以及物聯網等領域。...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累計開通5G基站超30萬
在9月9日舉辦的5G網絡共建共享一周年工作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致辭中指出,兩家公司5G共建共享、凝聚5G發展合力。一年來,雙方累計開通5G基站超30萬,初步估算可為兩家節省建設投資超600億元,基本實現了用最短的時...
中國電信十一大物聯網應用產品
美團與中國電信簽訂合作協議 涉及5G、新零售和物聯網
美團點評集團(以下簡稱“美團”)與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5G及智能連接業務與服務、新零售渠道模式創新、企業服務與互聯網基礎設施、物聯網生態合作、人工智能合作、資...
中國電信“落子”下一代互聯網
中國電信與清華大學近日宣布建立“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與應用聯合實驗室”,旨在提升我國在下一代互聯網領域的核心能力,推動信息化戰略的實施進程。 只有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才能真正實現推動產業升級。溫家寶總理在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