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建議臺推出RFID身份證
身份證等于民眾的第二張臉,是出門必帶之物。學者與環保人士認為,身份證似乎是華人社會特有戶政管理方式,建議可參考先進國家,考慮更新、更環保、更具效率方法。
逢甲大學環工系教授喻家駿指出,全臺每年因遷籍作廢的身分證近兩百萬張,這還不包括結婚、離婚、役畢等資料更新的換證者,除了耗材浪費問題外,因身分證在廢棄物分類上屬“不可回收”,只能焚化處理,也確實不夠環保。
高雄市綠色協會總干事魯臺營表示,從環保角度看,新身份證更改任何一項內容就要換證“很不環保”;但如果回到從前的單面護貝,防偽可能沒那么周全。
交通大學環工所教授高正忠說,“遷個地址就要換張證,當然不節能減碳”,臺灣電腦資訊業發達,身份驗證可再簡化些,“應加快晶片身份證的腳步”。
工研院辨識安全中心主任唐震環說,發展智慧型身份證與管理系統技術上可行,也能減少重復換發的資源浪費,但須先做通盤檢討,訂定配套措施。
唐震環說,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技術已相當成熟,甚至可結合健保卡“二卡合一”。但戶政系統牽涉范圍廣,若要改為晶片,各戶政單位必須搭配讀卡器、建置龐大資料庫、設網路專線,才能確保民眾隱私不致外泄。
相關文章
一種用于醫療無菌手套自動分配的RFID解決方案
一臺具備RFID功能的機器使醫務人員能夠用ID卡輕靠設備,戴上尺寸合適的手套,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在日常工作中,丁腈手套是醫護人員最常用的消耗工具之一,可確保他們在不傳播感染的情況下治療患者。根據德克薩斯醫療技術公司(Texas...
如何提升超高頻RFID多標簽的讀取率?
在RFID的實際應用中,常常有要求同時讀取大量標簽的情況,比如對倉庫貨物數量的盤點,圖書館場景中對館藏圖書數量的盤點,也包括傳送帶或托盤上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貨物標簽的讀取情況。針對多數貨物讀取的情形,根據其被讀取成功的概率稱作讀...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
RFID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解決方案
當前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智慧消防建設率先在機場、文保單位、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進行建設,此類場所消防工作極為重要,人口集中,且人口流量大,另外像油、電、氣等能源的應用,對消防工作更是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