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的家居”成全球IT業盛會最大熱門
“互聯的家居”
“互聯的世界”是本屆展會的主題, 而“互聯的家居”則是其中的熱門。“互聯的家居”目標是打造一個綜合平臺,融合電視、互聯網、消費電子、能源和暖氣控制系統等多種功能。由此產生的解決方案再進一步被開發成一個數字助手系統——中央控制系統,也就是人們未來生活的“管家”。中央控制系統包括媒介助手、節能助手、健康和營養助手等專門的控制系統。
本次展會上展出了一套模擬的“互聯的家居”。在廚房,工作人員演示了健康和營養助手的功能。通過觸摸式顯示屏,它幫主人找到需要的菜單,推薦合理的膳食搭配,并指導烹飪。如果廚房里的小家電是在家居網絡形成前購買的,也不要緊。工作人員以烤面包機為例介紹說,只需要一臺不大的轉接設備,就能把烤面包機接入家居網絡。
起居室是“互聯的家居”的重要部分,這里的核心是媒介助手。當主人用遙控器打開電視時,媒介助手會同時調暗室內的燈光;而關上電視,燈光又會亮起來。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中,媒介助手能清楚顯示能耗的變化。
3D將成為未來趨勢
自好萊塢大片《阿凡達》火爆上映以來,幾乎人人都在談論3D。在“下一代3D”的招牌下,從3D眼鏡、3D顯示器、3D投影儀到3D攝像機等,本屆展會展示了迄今最酷的3D產品。
美國著名顯示設備制造商英偉達帶來了立體眼鏡“3D視覺”。臺灣華碩展示了配有3D顯示器的專業級游戲手提電腦G51JX。微星則在全球首發了一款匯集3D高清顯示器、觸屏技術和多功能一體機3大熱點的電腦“3D一體化”。宏基也不忘搭上這趟“3D列車”,除了展示一系列支持3D顯示的整機外,還現場演示了3D投影儀。
專業銷售3D顯示器的德國施耐德數碼有限公司總裁約瑟夫·施耐德在3D產品銷售領域已經有5年多經驗。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3D將是一個確定無疑的潮流。
德國海因里希·赫茨研究所是3D研究領域的佼佼者。研究所業務發展負責人沃爾夫·康拉德說,近期各大IT展會上展出的3D產品大多需要佩戴3D眼鏡,而這種技術在上世紀50年代就誕生了,是一種老技術。他說:“市場目前正在用成本相對低廉的老技術探路,觀察人們是否真的準備好為3D花錢。而這一情況一旦確定,不依靠眼鏡的3D技術將會脫穎而出。”
康拉德表示,不需要佩戴眼鏡的3D顯示器目前主要應用在醫學和廣告領域,其價位對普通家庭來說還太高昂。“我預計5年到10年內,這類產品的成本將會下降到市場能夠接受的水平。”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