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及其带来的产业浪潮--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物聯網技術及其帶來的產業浪潮

業界動態
俞瓏 南京郵電大學
2010-10-11
[ 導讀 ] 物聯網技術涉及多個領域,例如無線電技術、芯片制造、數據通信、網絡互聯、計算機編程、通信標準與協議等。未來物聯網的應用領域極其廣泛,應該說它的應用范圍將大大超過互聯網。

   物聯網技術涉及多個領域,例如無線電技術、芯片制造、數據通信、網絡互聯、計算機編程、通信標準與協議等。未來物聯網的應用領域極其廣泛,應該說它的應用范圍將大大超過互聯網。

  物聯網的定義、起源與發展

  物聯網,它的英文名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物品(或物體)的互聯網。所謂物聯網,通俗地說是將生活中的每個物件安裝芯片,再通過無線系統綜合聯系起來,通過一個終端就能控制包括家中和戶外所有設備。其與當今流行的互聯網(Internet)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所互聯的對象是涉及很多種類的物品,而后者互聯的對象僅僅是一種物品——計算機。但是,物聯網與互聯網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其核心和基礎離不開互聯網,它是一個在互聯網基礎上延伸、擴展的網絡,物聯網實現了用戶端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的信息交換和通訊甚至對該物品的測試與控制。所以物聯網可以看作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一種新型網絡技術。

  物聯網的雛形誕生于上世紀末。在中國,起先把物聯網稱之為“傳感器網絡”(簡稱傳感網)。1999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傳感網技術的研究,組成了 2000多人的合作團隊,先后投入了數億元資金,在無線智能傳感器、網絡通信技術、微型傳感器、無線移動基站、傳感終端設備、芯片開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并已建立了一些實用的傳感網。中國的技術研發水平處于世界前列,在國內與國際上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力。這一階段可以看作是物聯網在我國的起始階段。

  2005年至2008年為第二階段,即普及階段。2005年11月27日,在突尼斯舉行的國際信息社會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ITU 在2005年的一份報告中曾描繪了“物聯網”時代的幾幅圖景:當你拎著公文包從辦公室或家中走出時,智能化的公文包會自動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當汽車司機駕車行駛在路上出現操作失誤時,裝備了物聯網終端的汽車會自動報警;投入洗衣機的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洗滌水溫及漂洗時間長短的要求等等。這一階段中,國內除中國科學院外,已有少數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開始進行相應的研發工作,不過這些研究都處于實驗室階段。

  2009年起進入大發展時期。工業與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中國工業運行2009年夏季報告會”上表示,物聯網是個新生事物,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大家公認的概念。他指出,總的來說,“物聯網”是指各類傳[FS:PAGE]感器和現有的“互聯網”相互銜接的一種新技術。2009年,國際商業機器制造公司(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錢大群在IBM論壇上公布了名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針對中國經濟的狀況,錢大群表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廣闊的空間,而且中國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實施決心和配套資金對必要的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建設與改造,“智慧的地球”這一戰略將會產生更大的價值。IBM在其策略發布會上提出,如果在基礎建設的執行中,植入“智慧”(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智能)的理念,不僅僅能夠在短期內極大地刺激經濟發展、促進就業,而且能夠在短時間內為中國打造一個成熟的智慧基礎設施平臺。

  這幾年,廠商大肆渲染的所謂“智能家居”其實就是把一些家用電器通過網絡控制起來。可以想象,當物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家中的電器可以通過接入設備和外網連接起來,通過傳感器傳達對電器的控制信號或將電器發出的信號(例如設備是否開啟,空調的溫控值、汽車車門是否鎖好等)傳至控制者那里(控制著可以在近處也可能是遠程)。一方面,用戶可在外控制家中電器的開啟并設置運行狀態,如電飯煲開關與保溫、熱水器在不同季節的溫度設定等。另一方面,生產廠家在本部就可以“感知”你家中電器的使用狀況,也許在你報修之前就能知道你家電器的故障,如某一天突然會有維修工上門告知你家中空調或冰箱有何問題等。

  形式多樣的物聯網已在多個行業得到初步應用。目前,我國已形成從材料、技術、器件、系統到網絡的完整產業鏈,在世界物聯網領域,中國與美國、德國、韓國一起,成為國際物聯網標準制定的主導國之一。

  物聯網的技術與應用

  物聯網的問世,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過去,人們的思路一直是將有形的物理基礎設施和IT通信設施分開,即一方面是建筑物、車間廠房、公路橋梁、辦公器具、車輛設備等物品,另一方面是數據計算中心、個人電腦、無線網絡、有線寬帶傳輸等通信設施。而在物聯網時代, 把芯片與感應器裝備嵌入到油網、電網、水網、公路網、建筑物、車輛、家用電器等物體中,通過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紅外感應器(Infrared Ray Sensor)、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激光掃描器(Laser Scanner)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進行數據傳輸、信息交換和通訊。這樣它們與寬帶傳輸網整合成了統一的基礎設施,物品與物品聯接成網,構造了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互聯網,以實現對它們的智[FS:PAGE]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對物品的“透明”管理。而物品(商品)在彼此進行“交流”時,也無需人的干預。

  讀者可從以下所舉的應用案例中獲得對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的進一步認識。案例一,某公司大院或大學校園為了實現對院內所有車輛的有序集中管理(如車輛限時出入、按指定地點停放,人員進出管理等),在所有車輛上安裝了具有該車編號唯一地址的芯片和射頻發射器件,并將該地址號與車主身份的對應關系存入該單位的網絡管理計算中心。那么,管理者、程序員以及本區域內的局域網用戶(可根據需要將其設置成不同的訪問權限)就能隨時查詢獲知某一輛車的具體停放位置、進出門時間甚至車輛的機械運行狀態。這一模式還可以應用到一些具有重大比賽或大型集會活動的場館周圍的交通控制方面。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車務通”已全面運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統,以最先進的技術保障世博園區周邊大流量交通的順暢。交管部門借助物聯網平臺,根據車流量與車輛種類,可及時調整不同車倆(如觀眾車輛、禮賓車輛、安保消防車輛、急救車輛等)進出場館的路線、先后順序、停放地點等等,起到了有效的監控與疏導作用。案例二,大型重要橋梁的安全管理在利用了物聯網技術以后將變得快速準確。安裝了傳感設備的橋梁可隨時將諸如梁體震動、風速、水位、水流速度、橋面路況等參數傳至相關部門,以得到及時的管理與安全保障。同時,對橋梁的定期維護提供了準確系統的數據。案例三,中國電信推出的天翼手機移動支付業務,可以認為也是一項吸引眼球的物聯網技術應用。目前在南京等城市通過刷天翼手機可以坐公交、地鐵,今后還會引發新型的消費和應用模式(如小額支付等),利用手機控制家電這種智能家居也開始進入人們生活。再例如,遠方的兒女可隨時查看到家中老人的健康狀況:網上所購物品可以被我們隨時跟蹤確認是否已裝運發出、在途運輸、到達拆箱;面向物流企業運輸管理的“e物流”,將為用戶提供實時準確的郵政運輸車輛跟蹤定位、貨物配載、運輸路徑選擇、物流網絡設計與優化等服務,大大提升物流企業綜合競爭能力。今后,物聯網的應用范圍將比互聯網更加廣泛。

  物聯網帶來的產業浪潮

  物聯網的發展,必然帶動與傳感器相關產業的發展。傳感器的作用是將網絡中物品的各種物理或化學參數(如溫度、壓力、濕度、色度、光照度、機械轉速等等)轉換成一定格式的數據電信號,該信號經由射頻電路處理后以無線電波方式發向計算機網,這就涉及到許多行業,如芯片制造、測量[FS:PAGE]、無線電、地理信息服務、機械加工等。傳感網屬于下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它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已經成立了傳感(物聯)技術產業聯盟。此聯盟是一個以企業為主體,由政府引導、用戶需求作牽引,大學與研究機構深度參與的技術產業聯盟。聯盟將致力于傳感網產業鏈相關產品的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以及售后服務工作,聯盟還將推進一系列技術標準的制定,促進兩個集群——技術創新集群與產業集群的融合,將自主創新能力轉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聯網產業鏈群。

  通信行業與物聯網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物聯網對通信信息產業既有依存關系又有促進作用。網中大量的數據傳輸需以傳輸網、接入網為通路,而這又反過來促使通信網在覆蓋范圍、接入速度與傳輸質量、用戶管理功能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與優化。同時,對通信網在信息安全準確傳輸、信息量突發增加或不均勻分布等方面的處理應對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來股市上凡是與物聯網概念沾邊的股票,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它給股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謂“物聯網概念股”,就是具有物聯網概念或與物聯網技術、產品相關的股票。例如,東信和平(股票代碼002017)、新大陸(股票代碼000997)、廈門信達(股票代碼000701)和遠望谷(股票代碼002161)等。這些公司分別涉及生產智能卡,生產、銷售無線射頻自動識別系統與電子標簽,設計研發二維碼識讀技術與產品以及超高頻信號識別產品。物聯網的建設,為企業的新產品研發帶來了動力和銷售市場,而龍頭企業的強勁發展也帶動了一大批企業和相關配套產業的興起。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系統安全、平安家居、工業與消防監測、物流管理、個人健康護理等多個領域。隨著物聯網的規模范圍擴大、網絡功能的增加與完善,所涉及到的各類產品(包括軟硬件)也將越來越豐富,涉足這些產品的設計、研發、銷售的部門也隨之增加。預計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有專家預測不到10年,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可以肯定,物聯網將是下一個經濟增長點。

  物聯網的建設及深遠意義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物聯網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探討研究。如個人隱私保護、公共信息的知情權限、技術瓶頸、行業標準等等。2009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位于江蘇無錫的中國科學院無錫傳[FS:PAGE]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無錫傳感網中心)調研時,表示出對該中心的高度關注。他提出把傳感網絡中心設在無錫、輻射全國的想法。溫家寶指出,在傳感網發展中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感知中國中心。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家大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以精細動態方式管理生產、優化生活,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物聯網將會是工業乃至更多行業信息化過程中,一個比較現實的突破口。

  北京市朝陽區將修建一座占地4平方公里的物聯網應用服務產業園。這座物聯網產業園區位于北京的東五環外,朝陽區政府已初步為其選定建設用地,將采取“政企共建”的模式,即政府劃撥專用地塊,給予政策優惠扶持,企業投入人財物力與研發力量。它將能夠嵌入物聯網的所有高科技產品在園內投入使用,初步劃分為商業區域、企業區域、生活區域以及公共區域。園區內將實現無人駕駛節能公交車、手機刷卡付費等生活方式。朝陽區政府信息辦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內首個物聯網示范園區,一期工程將在未來3年內建成。

  在廣東東莞等地已經實現了物聯網與手機技術的結合應用,它為移動用戶帶來更多方便。在停車場的車位上裝了無線傳感器,車輛只要停在車位上,系統就會立即感知,并把信息通過專門的移動系統客服電話或手機客戶端,傳遞給移動用戶,人們出門前可提前了解哪里有空余車位,甚至獲得預約服務。實現這種功能的一個小小傳感器由于是無線的,安裝起來并不麻煩,而且除了車位信息,還能告訴用戶停了多長時間的車,以達到精確收費。

  作為教育、科研、人才在全國占有領先地位的江蘇,也力爭走在前列。江蘇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溫總理的指示要求,突出抓好平臺建設和應用示范工作。無錫市政府已經部署,將舉全市之力,搶占新一輪制高點,即技術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

  物聯網在中國高校的研究,當前的聚焦點在北京郵電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無錫市于2009年9月與北京郵電大學就傳感網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簽署了合作協議,標志著中國“物聯網”進入實際建設階段。為積極參與“感知中國”中心及物聯網建設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保持、擴大學校在物聯網研究領域的優勢,今年上半年,南京郵電大學召開物聯網建設專題研討會,及時調整了科研機構設置和相關專業的研究重點與方向。全國高等院校首家物聯網研究院在南京郵電大學正[FS:PAGE]式成立。新華日報記者探訪了南郵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中心”實驗室,參觀了一些“物聯網”的雛形產品。此外,南京郵電大學也與無錫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劃撥專用地塊作為建設物聯網的示范區。

  對于個人或家庭來講,物聯網實現的遠程、及時控制技術,造就了一個智能的生活體系,將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極大的改變。而對于國家來說,依托物聯網,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信息化水平提升,有著重大意義,也為國家處置突發性事件增添了一個有效快捷的手段。

  上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耗資2000億至4000億美元,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 建設美國國家信息基礎結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建設物聯網與當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許多相似之處,它是振興國家經濟、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它不僅為美國所關注,更為世界所關注。業內專家認為,物聯網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與管理效益,大大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技術動力。目前,美國、歐盟、中國等都在投入巨資深入研究探索物聯網。物聯網開發應用前景巨大,中國不僅僅是在技術方面要處于領先地位,更要搶占物聯網發展的先機,以掌握“物聯網”的世界話語權,提高在這一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力爭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實現產業化的經濟大國之一。

  結束語

  如果我們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看待物聯網,那么物聯網實際上就是將信息化的應用更加深入、范圍更加廣泛。物聯網將信息化貫穿到社會公共管理、國民生產以及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的大規模應用將有效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進一步提升國家的科技實力與經濟實力。

  如果我們從產業化的角度來看待物聯網,那么物聯網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可看作是一臺推動產業經濟騰飛的引擎。它成為經濟轉型期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通信運營商等信息化企業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與技術領先優勢和人才優勢,他們有望在未來的網絡社會中獲得到高速增長的利益。

  每一次金融危機以后,都會有一場科技革命,與傳感技術相關的物聯網正是這場科技革命的主角。以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網絡產業、軟件服務與應用、相關設備研發與制造等將發展成一個數萬億美元的產業。相比互聯網,物聯網連接的是現實物理世界,其規模將會比互聯網更大,涉及的層面更多。功能日趨完善的網絡社會將創造眾多的智能城市,由此構建一個智慧的地球。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江西多舉措推進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 產業增長勢頭強勁

10月28日,2021江西國際移動物聯網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吳鵬泉攝中新網南昌10月28日電(記者吳鵬泉)強化頂層設計、夯實網絡基礎、拓展應用場景……中部省份江西多措并舉推進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物聯網產業增長勢頭強勁。...

11月01日 11:26中國新聞網

十問十答:中國物聯網產業完善,是Arm重視的市場之一

這個世界不缺少發現,而是缺少發現后的思考。物聯網行業亦是如此。如何做好物聯網事業是每家制定了IoT戰略的公司面前最大的難題。(前情提要:2013年左右Arm就開始有物聯網事業部了。到2018年,Arm布局物聯網的步伐開始加快。...

05月13日 11:37物聯網世界

工信部:推動通用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創新與融合發展

更高效地物聯網運營、改善人機交互并增進數據管理和分析。

10月23日 11:13IT之家不

鯤鵬信息物聯網技術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射頻感知核心芯片自主可控

憑借團隊在自主物聯網領域十年的探索,天津鯤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取得147項發明專利,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掌握了自主物聯核心關鍵技術。其“物聯網射頻感知核心芯片研發與應用”,榮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作為物聯網四大關鍵技術之一,...

04月14日 16:16北方網

兩會物聯網|人大代表周云杰:修改疫苗管理法,應用物聯網技術保障疫苗安全

生物安全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不僅體現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全民抗“疫”上,也體現在疫苗接種安全等日常民生中。隨著科技進步,如何讓群眾享受到安心、便捷、高效的疫苗服務,成為老百姓比較關注的熱點問題。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

03月05日 16:12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