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是中國經濟升級重大機遇
什么是云計算
在1987年從伯克利大學博士畢業時,周松年的論文就是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機系統資源共享,而這與今天的云計算在系統結構和基本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因為云計算就是要將大量分布式的和高性價比的計算機、網絡設備和存儲資源集成管理,以支持各種應用軟件,通過互聯網向廣大用戶提供優質低價的服務。
之所以云計算在最近這幾年才興起,取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技術到位,包括互聯網Web2.0、廉價的工業標準化服務器和存儲以及虛擬機技術等。二是傳統的C/S架構已經走到盡頭——應用變化加快,服務器數量越來越多,異構IT變得愈加復雜,系統構建與響應速度太慢,資源利用率只有10%左右,電費成本越來越高,這些問題使得企業CIO們急需一種可以“提高IT靈活性,降低成本,簡化”的新模式。
周松年認為,云計算的用途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類似Google提供的Web應用服務,用戶無須知道計算資源在哪里,只要通過一個瀏覽器,就能獲得相應的搜索、Mail、地理信息等服務,Google的云服務實際上從2004年就已經開始。另一種則是大規模的資源共享,比如在高性能計算、技術計算領域已經成熟使用的大規模分布式系統,如芯片設計、汽車模擬都要動用成千上萬臺計算機的資源,而這類高性能計算應用已經有15年的歷史。“雖然高性能計算領域一般不用虛擬機技術,因為應用很容易把機器資源用滿,但與Web服務類似的是,HPC也需要大規模資源的自動化共享與管理,因此是一種適用于企業內部的‘云’。就象人要從猿一步步發展過來,高性能計算也經歷了機群、網格和云計算的階段。”
企業小心“云陷阱”
“云不是一種產品,而是一整套的環境,是企業的一部分,就象你的家一樣,房子、家具、人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家。因此,云只能建立,不能購買。”周松年如此這般地評價當前的云計算市場,他認為,沒有一家公司可以賣云產品,市場上有的只是可以在云里用的相關產品。
談到私有云方案的選擇,周松年表示不同的企業用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要求和規模來選,IBM、微軟、VMware都有自己的專長,不可能一家獨大。對一家大中型企業而言,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就事論事,根據具體業務情況來選擇上述不同廠商提供的云方案;另一種是企業自己定標準,比如中國移動,建立自己的開放的云。
他告誡CIO們,要非常小心“云陷阱”,不要輕信和過分依賴于任何一家廠商,因為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滿足企業所有的需求。為此,企業在構建云環境里,一定[FS:PAGE]要從自己的業務開始著手,而不是技術,進而構建起“異構、開放和可擴展的云”。
談到PLATFORM公司在云計算領域中的定位,周松年表示,云的核心是管理,即實現分布式資源共享管理和作業負載管理,這也是PLATFORM做了18年的業務,使得PLATFORM成為當前開放領域最成熟的云計算管理軟件廠商。
給中國云計算的五點建議
如果說云計算給企業帶來的是高度靈活、低成本的IT平臺,那對一個國家來說,則有更高的戰略意義。周松年談到,中國過去30年的飛躍發展有賴于交通和電信基礎設施的巨大支持,而今后30年,中國經濟的升級必須以知識和創新為動力,而支持它的第三代,也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就是以云計算為核心的信息服務系統。“下一代信息系統不是運行在大型主機上,也不是C/S的孤島之上,而是在云中。”
不過,在跟北美許多大企業和電信運營商做咨詢時,周松年發現,這些企業在向云環境遷移時最大的困難在于“歷史包袱太重”,要將大量陳舊的“千島之國”的信息系統轉化成云計算系統困難重重,預計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相比之下,中國沒有太多的歷史包袱,采用最新的云計算反而相對容易。“中國需要在5-10年建立起以本土企業為主導的云計算產業鏈,否則我們就可能失去這個機會。”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