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銷售物聯網配送系統試點成功
華夏物聯網訊:9月28日,四川銷售公司物聯網配送及車載視頻項目在攀枝花分公司通過試點驗收。車載智能系統、自動排隊系統、貨位自動擇選系統達到設計要求,人工節約、工作量削減、經濟效益超過預期,每年可減少成本和損耗2800多萬元,今年年底前將在全省25座在用油庫全部推廣到位。
作為衡量成品油銷售企業管理能力的重要環節,二次配送的水平直接決定著噸油成本和創效能力。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銷售企業成品油二次配送還存在一些缺陷。其中,運輸過程監控是個難題。目前的GPS監控和雙向鉛封存在監控不直觀、難以判別的缺陷。
“物流技術的進步,物聯網的應用讓我們找到了答案。”四川銷售副總經理溫明友說,“除了物聯網,我們的配送管理系統還涉及到云計算、機器視覺、智能分析判斷等先進技術。”
物聯網就是通過射頻識別裝置和無線網絡設備,把物品與網絡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信息傳輸的高效安全。
四川銷售開發的物聯網配送管理系統是把油庫、加油站、油罐車、入庫道閘及計算機等實體,通過加裝射頻識別裝置和無線網絡設備后,與公司在用的有線內網連接起來,以實現配送品種、數量和對象,入庫時間和順序,裝油貨位優化,卸油信息,路途信息及視頻等信息的智能化自動化傳輸(見右圖)。
通過近5個月試點,攀枝花分公司僅油庫環節就取得了顯著成果。換票時間大幅縮短,原人工換票時間平均每倉需要50秒,現自動換票平均15秒,按平均每天配送加油站油料60倉計算,可節約35分鐘,并避免了人工換票的錯誤。取消“油品配送派車單”后,調度崗每天節約30分鐘的打印時間。
發油作業減輕勞動強度。系統實施后,自動排隊選鶴位系統會根據當前的鶴位使用情況,自動優化選擇貨位,并及時呼叫車輛入庫裝油,避免了貨位忙閑不均、入庫裝油時間點銜接不暢現象的發生。經測算,油庫每天發油作業時間平均縮短約60分鐘。
優化崗位和人員。系統運行后,裝油環節均由駕駛員自行操作,油庫發油崗的人員由原來的8人優化為4人;現油庫換票室和公司營銷管理科營業室整合為一個單位;取消雙向鉛封的施封崗位可優化3人。通過上述成效,油庫一年可節約各種費用40萬元。
調運處負責此項目的負責人介紹,油庫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在這個連接油庫、運輸車隊、油罐車、加油站的物聯網下,還有更多的效益產生。
據實際測算,運輸車輛配送效率提高1/5以上,配送成本全年預計減少800多[FS:PAGE]萬元。通過車輛配送全過程視頻管理,堵塞了油品配送途中的跑、冒、滴、漏,減少了油品非正常損失,預計每年可堵住2000萬元的損耗。物聯網等技術手段的應用,使四川銷售公路配送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今年1月至9月,公路噸油運費比上年同期減少2.88元。
2010-10-18 來源: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