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葉甜春演講
10月28日消息,2010中國國際物聯網(傳感網)大會今天在無錫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為“迎接智能時代 。
以下為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葉甜春做主題演講。
葉甜春:前幾個嘉賓對物聯網未來的應用,已經做了非常非常美好的描述。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們再談到中國物聯網有哪些機遇,重點是會面臨哪些挑戰,和各位嘉賓做一個分享。所以我談一下觀點,介紹一下發展中心的大概情況。
去年八月份溫家寶到無錫來視察無錫所做的物聯網中心,明確地提出來建設的一個設想。我前一陣到科學院在提到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時候又提了一下物聯網。
我看了一下,在我們國家歷史上,我們國家領導人在具體領域不斷關注它是非常少見的。當時我們也覺得有點奇怪,到了去年中央工作會議以后,實際上物聯網是我們國家提出新的國家戰略,我們國家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要轉變,我們產業結構要調整,不能再依賴規模化,靠人力成本增長方式,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要看到未來的成長點。這是我們國家一個要做戰略性新興產業,另外一個是導火索,炮彈給引爆了,所以大家關注物聯網的熱點。
物聯網這個概念從05年正式提出來,99年其實就有了一些東西。它現在熱到什么呢?比歐洲、日本都熱。國內物聯網都還在討論,到底什么是物聯網,物聯網是互聯網的一個延伸。現在我們看來,中國當初最早RFID的概念,傳感網,然后還有我們互聯網等等一系列的概念,現在基本上是一個非常大的框,所有相關的東西都裝在物聯網概念里頭了。
從中科院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定義,也很難界定物聯網和互聯網的差異。物聯網就是提高我們管理的效果,降低我們的消耗,相應都涵蓋在這里面。
關于物聯網和互相的差異,其實我同意吳院長的觀點,我覺得這兩件事沒辦法比。說到底物聯網和互聯網的關系,就相當于高速公路和市內路的相比。物聯網成為互聯網通訊的手段。
關于信息化的想法,十年前我們做傳感網的時候就一直討論這個問題。中科院是國家研發機構,國家未來發展做深層戰略思考。我用我們研究院04年在我們內部會議上的一段PPT,從信息角度來看,這里面有一個論述,信息在材料、[FS:PAGE]器件、系統領域軟硬件方面的創新發展,使得信息的產生,獲取、傳輸、存儲、處理形成了一個有機的全過程,這一全過程情投到經濟、社會、安全的各個方面。我們現在有很多物聯網,或者是更加智能時代的話,基本上還是在大的戰略思考范圍內。我們認為物聯網就是信息化一個新的階段。
回過頭畢竟現在國內物聯網,我認為已經有了過熱的背景。各個地區都在做,無錫現在是中心,國家有部署,北京、上海、深圳都在做規劃,我們一夜冒出無數的傳感網企業。我們全球的信息化做了這么多年,三五年之內我們把一些概念來用。但是我們要看到,物聯網畢竟是一個未來的概念。我們現在部署的網絡,幾千萬個、幾十萬個都算很大了。到那個時候,我們接入技術,信息處理技術,我們軟硬件都會有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包括我們物聯通訊,以及信息處理新的技術,才可以產生一個新的發展,到那個時候有可能帶來我們信息技術一個新的變革。
從目前角度來看,我們物聯網涉及技術領域會有一個劃分,我們分成26個領域。我們未來有一個基本的想法。
第一,在我們國家目前做傳感器,我們現在傳感器非常貴。當我們不斷降低成本的時候,而且跟芯片一起集成制造的時候,能實現簡單的速度,基本上把一些物理信號放到后臺服務系統,到那個時候物聯網真正才會到來。而我們現在缺傳感器智能化。我們說云計算,那想一下是否能把所有的傳感器都放到云計算嗎?所以我們現在提海計算和云計算。我們現在要做到90%的信息處理在這里面。云是從海蒸發出來的,當你大量信息聚集完之后,要在海里面進行計算。
第二,網絡的傳輸。我們認為全球發展的很好,中國也發展很好。我們提重大項目的實施,有著一個非常好通訊的技術、產業的準備,都已經有了。到了未來還有更大規模時代的時候,接下去新的問題,包括融網、并購,都是我們處理的問題。
第三,信息處理。我們現在一提到信息處理就是云計算,但是有沒有想過,所謂這些處理中心都是處理的平臺。當我們信息搜集上來的時候,我們把它變成有用的切斷,我們把它變成知識,我們需要專家來建,把這些變成有用的,哪怕是輔助的,這樣的軟件目前的算法是非常缺乏的。這個問題如果不突破的話,我們互聯網美好的時代,所謂智慧的地球、智能的城市都會成為一句空話。這是我們下一階段,我覺[FS:PAGE]得國際國內都要重點解決的一個技術。
第四,行業應用。在行業應用上,我們現在提,我們現在國內各城市都在做,發達地區發達城市在做。北京、上海地區,已經進入物聯網初級階段。他們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有世博會、奧運會。像江蘇、廣東準備計劃做,但是中西部城市,基礎設施都沒有,談什么物聯網。所以在物聯網應用和開發上,我們有一個基礎思路,重點地區重點行業來做,有一些發達地區我們做的話,應該有這個條件。有的地區從基礎的信息化做起,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我們中國的國情,我們畢竟是一個發達國家,物流網未來的發展應該有一個更好的規劃。
第五,這是一個未來的問題,當未來每一個物體都點成網絡的話,這時候它基礎資源豐富,它基礎資源管理也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技術上要解決的方案。
第六,安全。大家都非常熱情高漲地做物聯網,要把所有東西連在一起,一起管理它。而安全一帶而過。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地方。我們現在對黑客的攻擊手足無措。當它聯系到物理世界的時候,發動攻擊怎么辦?小的東西,如果你通過手機控制你家庭的時候,你想到別人是否能控制呢?我們在這個領域沒有一個解決方案。現在解決方案應用到物聯網行業沒辦法解決的。我們應該有一個全新的診斷、全新的技術和理念做這件事情。
個人隱私的保護。大街小巷上到處布攝象頭,現在還好,都是掌握在交通警察手里。但是以后物業公司到處設攝象頭的時候,誰來管控?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關心。否則將會對社會造成極大的災難。
歸納起來,物聯網面臨很多機遇,面臨著一些挑戰和解決的問題,我們認為主要有這么幾個問題。
第二,網絡的傳輸。我們認為全球發展的很好,中國也發展很好。我們提重大項目的實施,有著一個非常好通訊的技術、產業的準備,都已經有了。到了未來還有更大規模時代的時候,接下去新的問題,包括融網、并購,都是我們處理的問題。
第三,信息處理。我們現在一提到信息處理就是云計算,但是有沒有想過,所謂這些處理中心都是處理的平臺。當我們信息搜集上來的時候,我們把它變成有用的切斷,我們把它變成知識,我們需要專家來建,把這些變成有用的,哪怕是輔助的,這樣的軟件目前的算法是非常缺乏的。這[FS:PAGE]個問題如果不突破的話,我們互聯網美好的時代,所謂智慧的地球、智能的城市都會成為一句空話。這是我們下一階段,我覺得國際國內都要重點解決的一個技術。
第四,行業應用。在行業應用上,我們現在提,我們現在國內各城市都在做,發達地區發達城市在做。北京、上海地區,已經進入物聯網初級階段。他們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有世博會、奧運會。像江蘇、廣東準備計劃做,但是中西部城市,基礎設施都沒有,談什么物聯網。所以在物聯網應用和開發上,我們有一個基礎思路,重點地區重點行業來做,有一些發達地區我們做的話,應該有這個條件。有的地區從基礎的信息化做起,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我們中國的國情,我們畢竟是一個發達國家,物流網未來的發展應該有一個更好的規劃。
第五,這是一個未來的問題,當未來每一個物體都點成網絡的話,這時候它基礎資源豐富,它基礎資源管理也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技術上要解決的方案。
第六,安全。大家都非常熱情高漲地做物聯網,要把所有東西連在一起,一起管理它。而安全一帶而過。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地方。我們現在對黑客的攻擊手足無措。當它聯系到物理世界的時候,發動攻擊怎么辦?小的東西,如果你通過手機控制你家庭的時候,你想到別人是否能控制呢?我們在這個領域沒有一個解決方案。現在解決方案應用到物聯網行業沒辦法解決的。我們應該有一個全新的診斷、全新的技術和理念做這件事情。
個人隱私的保護。大街小巷上到處布攝象頭,現在還好,都是掌握在交通警察手里。但是以后物業公司到處設攝象頭的時候,誰來管控?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關心。否則將會對社會造成極大的災難。
歸納起來,物聯網面臨很多機遇,面臨著一些挑戰和解決的問題,我們認為主要有這么幾個問題。
第一,物聯網要統一起來。
第二,總中國角度來講,中國物聯網要怎么發展。
第三,核心技術。
第四,產業鏈。
第五,商業模式。
第六,法律和安全問題。
這些是我們國家未來要面臨集中精力解決的問題。
&nb[FS:PAGE]sp; 最后簡單介紹一下我們中科院研發中心的情況。中科院是科技研發主要的研究機構,全院有100多個研究所,目前從事傳感網、物聯網相關的研究單位研究所大概40個,我們研發部99年開始的,當時叫無線傳感網,后來我們成立了研究中心,組織全院研究所協同工作。從元器件、信息傳輸、軟硬件都有一些研發結果。同時這次拿我們中心做示范。但是也有一些比較有影響的工作。
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時候,我們在處理。當時科學院拿到這個任務,我們在唐家山有一個大壩到綿陽市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我們有大壩監控一套信息在這兒,這個發揮一個很好的作用。這是當時現場卸洪的情況。這個更多做到沒有信息處理,只有信息搜集,只是一己傳感網。
還有北京奧運會,對北京空氣質量全球都認知的,我們建了一個一級系統,我們開閉幕式仍然應用識別保安系統。另外公共安全也有一些產品在推廣。
在生態監控方面,我們科學院有國內最全生態環境研究所,遍布中國所有的生態區,我們現在正在組織一支網,把信息連通起來,建全國性重點生態區的一個網絡監控,時時監測監控的系統。
總體目標:與國際國內全放位合作,形成以無錫為中心,形成研發系統,成為一個國家級的感知中國傳感系統。同時還要開展一些應用瓶頸和重大技術研發,能夠匯集各方面力量推進成果轉化。還要開展一些角色咨詢相關的服務。這是我們研發中心主要的任務。
我們希望在無錫打造一個智能傳感網研發和制造的中心,知識產權的服務都要把這個公共平臺做起來。
我們最終還是人才的發展,無錫成為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創新中心,人才是第一位的,我們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還有本地江南大學等等制訂一系列培養人才計劃。前期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網絡與系統,傳感器、軟件、行業應用、相應的研發中心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今年八月份我們新園區投入使用,人員正式進入,已經形成相當大的規模,已經逐步在推出,這是我們新的辦公大樓,在無錫新區。
我們也做一些咨詢服務。今年我們做了一個叫做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一個藍皮書,希望我們以后每年都要推出這樣的一些研究報告,能夠把我們整體國際、國內產業發展、技術發展,一些趨勢和技術形態,能夠形成一[FS:PAGE]個有用的新材料發布給大家。
這是相應的東西。
最后我說幾個觀點、小結。
第一,物聯網的概念目前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拓展,但是它的本質是信息化。當然物聯網會帶給我們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信息社會,它的影響是長遠的。
第二,它作為一個戰略性的新興產業,我們希望在看這個產業的時候,應該有戰略性的眼光。戰略性就是看它的時間長度影響足夠長,影響面足夠寬,這樣的戰略性質,它的發展不可能依從而就,一夜之間就跌到共產主義,它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這個期間,核心技術和創新產品的培育掌握是關鍵。
建議大家在我們進入物聯網新的領域,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我們在布局的時候,我們希望從上記憶,穩定布局。我們在沒有創新產品的情況下,不要一味的布局,這樣做不到我們理想的物聯網產業。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要長遠一點。
以上的觀點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相關文章
202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
物聯網技術是支撐“網絡強國”和“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在推動國家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對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
20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將達到1800億
5月17日消息,計世資訊公布了物聯網產業鏈國內外發展研究調查。認為,2010年將是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最關鍵的一年,20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至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年復...
2021年中國物聯網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行業內競爭激烈
隨著5G的加速到來,移動設備對物聯網網絡的訪問將大幅增加,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數據將掌握在更多人的手中。近年來,大量企業抓住風口率先起航,向物聯網這一新物種升級。物聯網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是繼通信網之后的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