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技術簡介
通過前面介紹我們已經了解到,隨著IT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已經進入了“物聯網”時代。如果說,之前互聯網上大量存在的設備主要是以通用計算機(像大型機、小型機、個人電腦等等)的形式出現,“物聯網”的目的則是讓所有的物品都具有計算機的智能但并不以通用計算機的形式出現,并把這些‘聰明’了的物品與網絡連接在一起,這就需要嵌入式技術的支持。嵌入式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的一種應用,該技術主要針對具體的應用特點設計專用的計算機系統——嵌入式系統。嵌入式系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并且軟硬件可量身訂做,它適用于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嵌入式系統通常嵌入在更大的物理設備當中而不被人們所察覺,如手機、PDA、甚至空調、微波爐、冰箱中的控制部件都屬于嵌入式系統,如下面聯接在互聯網上的設備中就都有一個嵌入式計算機系統,但平時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些計算機系統的存在。

圖3-1 聯接在互聯網上的嵌入式系統
嵌入式技術和通用計算機技術有所不同,我們知道通用計算機多用來和人進行交互并根據人發出的指令進行工作;而嵌入式系統大多數情況下可能根據自己‘感知’到的事件自主地進行處理,所以它對時間性,可靠性要求更高。一般來說,嵌入式系統應該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專用性、可封裝性、實時性、可靠性。專用性是指嵌入式系統用于特定設備完成特定任務,而不像通用計算機系統可以完成各種不同任務。可封裝性指嵌入式系統一般隱藏于目標系統內部而不被操作者察覺。實時性指與外部實際事件的發生頻率相比,嵌入式系統能夠在可預知的時間內對事件或用戶的干預做出響應。可靠性是指嵌入式系統隱藏在系統或設備中,一旦開始工作,可能長時間沒有操作人員的監測和維護,因此要求它能夠可靠運行。
像通用計算機系統一樣,嵌入式系統也包括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硬件包括處理器/微處理器(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CPU)、存儲器及外設器件和輸入輸出端口、圖形控制器等。軟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統軟件和專門解決某類問題的應用軟件,有時設計人員把這兩種軟件組合在一起,應用程序控制著系統的運作和行為,而操作系統控制著應用程序編程與硬件的交互作用。
相關文章
嵌入式系統應用委員會主攻物聯網技術
研討會還以兩國嵌入式系統的市場合作為主題,對行業應用的現狀和今后的動向進行交流對話,為中日雙方企業提供了信息交換和交流的平臺,催生新的商機和合作機會,為促進中日兩國的嵌入式系統技術和產業的共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0中國嵌入式系統創新應用解決方案評選
激發嵌入式應用領域的創新精神,發掘國內外最新最具代表性的嵌入式技術及應用解決方案,促進產業發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電子信息司、軟件服務業司及信息化推進司指導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于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