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標簽"迎來過渡期,"平民應用"將有"平民價格"
耳熟能詳的"電子標簽"RFID技術如何快速進入實際應用?平民化的"老人陪護"和遠程醫療監護能否實現"平民價格"?在10日閉幕的第五屆中國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發展研討會上,專家表示這將是發展趨勢。
RFID技術在剛剛閉幕的上海世博會上得到大規模應用。統計顯示,我國RFID市場規模已居全球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英國,預計2010年產業收入將超過120億元。不少國內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社會管理和國民經濟兩大領域將出現RFID技術應用的需求旺盛期,RFID技術也因此迎來了從研發示范到全面應用的關鍵"過渡期"。
特別是,世博會上的電子門票、展館預約、物流配送、證件管理等獲得良好應用的RFID技術,將開始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如能充當"陪護"的防丟失系統,不僅可以幫助人們通過"定位"找到可能走失的親人,而且還配有適合老人佩戴的"電子標簽"腕帶,當老人在家里摔倒或碰到危險品時,會自動發出警報。將RFID技術應用于遠程醫療監護,老人在家里就可以進行虛擬咨詢,而醫生也通過知識庫和其他設備可以自動獲得患者的醫療記錄。
然而,當這些"平民應用"成為現實時,是否能實現平民可以接受的價格?中國射頻識別(RFI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冀京秋表示,物聯網產業要更貼近市民生活,價格也會趨于大眾所能接受的程度。他舉例說,一套智能化的家庭監控系統,可以幫助用戶實時地掌握家中物品的"一舉一動",如家中會不會被盜、水管會不會破裂、電燈有沒有關等等,而它的價格大概在萬元左右。
相關文章
RFID電子標簽助購物安心,為春節消費提供新應用
2020年春節臨近,中國消費者協會6日發布春節消費提示,其著重點出網絡交易不要隨意提供個人信息,不要見碼就掃,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輕信“飛來橫福”和“中獎信息”。隨著時代發展,我國早已進入“掃碼時代”,每到春節“掃碼陷阱”...
集成溫度傳感器的有源電子標簽技術
隨著RFID技術成熟與RFID標簽成本的下降,逐步呈現一些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發展趨勢,其中之一是RFID與溫度傳感器相結合。目前在礦井生產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中,普遍是用電纜線傳輸采集到的溫度值,而電纜線很容易被拉脫、拉斷、擦破,...
北京提出要借電子標簽、大數據等手段推動全市種苗行業有序復產
北京市林業種子苗木管理總站堅持黨建引領,圍繞有關疫情防控要求以及具體工作部署,開展線上集中學習討論,落實具體責任,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同時,引導全市種苗行業復工復產。一是加大服務。通過開展行業協會線上研討、大數據分析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