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業發展需要戰略性引導
通過物聯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我們發現,從橫向來看,物聯網產業需要政、產、學、研、用共同推動,從縱向上看,我們把物聯網發展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自然發展階段、生態意識階段、生態系統階段。
自然發展階段在物聯網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RFID、傳感器網絡等已經存在和應用,該階段物聯網的一些相關技術、網絡基礎、產業和應用已經開始自然發展起來,該階段特征是自發、無意識、零散、不成體系、規模小;第二個階段是生態意識階段,去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無錫提出“感知中國”,我們就進入了有意識培育產業的階段。政府、企業都在積極部署,包括環境如何營造,產業如何規劃,技術如何突破,商業模式如何探索,示范應用如何推廣,平臺如何搭建,人才如何培養等等;第三個階段是生態系統階段,特點是產業體系和產業鏈形成了,商業模式清晰了,獨立運營商也出現了,創新體系和標準體系也開始完善。我們目前還處于生態意識階段,正是這個產業方興未艾的時期。發展機會和空間都很廣闊,但目前這個階段的產業發展需要戰略性引導。
依據區位優勢和特色引導地方錯位發展
在產業發展層面,我們建議首先做示范應用,然后是推廣和產業化。示范項目需要政府出資金,企業實施項目掌握經驗、技術、解決方案,一個地區的示范項目成功后可推廣到其它城市,幫助企業發展,企業有項目、有市場也就慢慢做大了。但這中間有一個問題,各地都在做物聯網示范項目,比如,都做智能交通,可能會造成大量的重復建設。如果成都投資智能交通后,其它城市再投入同樣甚至更多的資金做同一項目就會形成大量的資源浪費。這就需要從國家層面上有一個統一項目規劃和引導,使各地根據自己的特色和優勢錯位式發展。當然,最初各地肯定有競爭,誰快,誰的優勢凸顯出來以后,誰就能率先占領市場。先行、先試、先推廣,并逐漸形成應用體系和特色,降低推廣成本,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CSIP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服務。目前物聯網是我們重點研究內容之一,承擔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物聯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區域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我們也有成功案例,比如這次峰會上發布的《成都市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2》,就是成都市經信委委托我們做的;天津市經信委也委托我們做了《天津市物聯網產業發[FS:PAGE]展“十二五”規劃》。另外,我們也經常隨部里、司里的領導到各地做調研,對各地的產業發展情況比較熟悉。因此,我們在做產業規劃時就會針對地方的優勢和特點,做適合區域特色的產業發展規劃。物聯網的產業鏈很長,某一區域最好聚焦在某些環節重點打造。我們也在有意識地引導地方錯位發展,比如有的可以做研發高地,有的可以打造應用高地,有的是制造業高地,有傾向地引導地方把他們的特色優勢發揮出來。
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除物聯網外,當前還有一個熱點就是云計算,本次論壇上有專家提到云計算物聯網,就是“云”里來“物”里去。我們認為,物聯網和云計算應協同發展,物聯網使云計算落地,而云計算又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物聯網發展要部署大量的云感知、云傳輸、云存儲、云處理、云安全、云應用。
物聯網和云計算發展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商業模式探索問題,物聯網從感知到傳輸到應用,自始至終面臨的商業模式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行業壁壘問題,數據資源不能充分共享。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張卡,交通、銀行、醫療、消費卡等。從物聯網和云計算的技術上,不成問題,能夠做到“一卡”在手,走遍全球,這個前景是美好的,但目前還很難成功部署,不是馬上可以就可以盈利,這需要一個過程。云計算和物聯網共同面臨第三個問題是就是信息安全。隨著越來越多的物聯網項目的部署,大量的節點和傳感器,如果都不能自主可控,從信息采集端就開始泄密,危及的不止是信息安全,可能會上升到國家安全。
此外,物聯網和云計算在未來還可能會出現環境污染問題。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大量部署RFID,都是放射性的,大量的傳感器如果不考慮回收,也會造成環境污染;還要如果GPS定位的衛星若干年后沒電了,也造成太空污染。目前關注這個還比較少,這些問題也還沒有阻礙產業發展,但可以預見隨著產業發展的深入,這些問題會日益凸顯。
戰略性引導物聯網產業發展
目前,物聯網產業鏈上國內的企業基本都有參與。神州數碼、清華同方、浙大網新、東軟集團等雖然不如IBM提出的智慧地球那么響亮,但也一直在做各個領域的信息化解決方案,交通的、醫療的、金融的、保險的、電信的、制造業的都有。本土企業在與國外企業競爭中優勢也比較明顯[FS:PAGE],比如成本優勢、本地優勢。
當前,地方政府從促進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極力吸引國外知名企業到當地入駐,把一些物聯網示范應用項目,交給國外企業實施,這樣本土企業就會失去機會。從產業安全的角度來說,市場要逐步釋放出來,逐步培育自主可控的本土企業。至少,建議示范項目由國外企業和本土企業共同實施。
我們也在建議,重大行業、關鍵領域的物聯網產業要控制在具有自主產權的企業中,主要出于安全考慮,注重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的產品和研發實力。最初我們競爭不過外企,但我們可以先合作。但是關鍵的、重大領域、重大行業的應用應首選自主產品。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