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呼吁管理部門幫助物聯網行業確立標準
11月29日,第九屆中國信息港論壇在廣東東莞舉行。來自行業主管部門、通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信息增值服務商以及專家學者等400余人圍繞“新應用 新網絡 新終端 新模式——新電信服務新時期”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中國聯通廣東公司張海波副總經理在“物聯網與行業信息化專題峰會”上發言時呼吁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在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幫助行業確立標準,確立競爭規則。
張海波現場發言文字實錄:
很榮幸參加這次峰會作為嘉賓和大家交流,也從很多專家和嘉賓那里得到很多信息,深深受益,很受鼓舞。我長期從事在市場經營一線工作,我就結合我自己的工作談點感受。
第一,從物聯網的發展作為大勢所趨已經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從競爭角度來看,我們從運營商的角度,從語音競爭到今天這個份上,無論是哪個運營商都維持在存量或者相對飽和的狀況。下一步路該怎么走?從競爭趨勢來講,無疑會給我們帶到數據和物聯網方向。從客戶需求演變來講,我覺得中國客戶需求的演變速度是非常快的,我們今天講數據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其實也不是技術和業務上的趕上,更多是客戶需求的角度來講,發展進程到了這個時候,容不得我們想要或者不想要,客戶需求就是市場和技術發展方向。另外就是從企業運營來講,我們對自己要求越來越高,我從企業里面也做了很多年管理,成本管理也好、利潤管理也好、績效管理也好,離不開對整個企業運營能力提升,如果我們業務結構單一從某一個領域,而不向更廣泛多元化方向發展的話,其實對于企業運營也是一種風險。當然,從市場競爭角度,從細分市場來講,剛才我聽專家講特別是強調細分概念,從分眾的發展。我覺得這些領域,物聯網大的環境和趨勢,容不得我們做運營商的管理者去承認或者不承認,這是時代所趨,是客戶需求推進發展的進程,只不過說對于中國通信需求來講,這個速度是越來越快了,由不得我們等待。
第二,到底這些驅動,無論是競爭也好,企業管理也好,客戶需求也好,還是從營銷角度來講也好。到底是什么方式驅動物聯網發展呢?因為我從事經營很多年,我始終認為需求為本,因為脫離了需求,有很多程度上會圍繞著一些業務邏輯、管理邏輯,在這樣的思維和意識當中去對待我們的業務技術的時候,有些時候會偏離我們一些本質,或者說我們的思考哪怕是這種邏輯是成立的,但是放到客戶層面和市場層面,有些時候會有點背離,所以我交流的第二個觀點就是需求為本。從需求為本的角度來看,從客戶端最起碼一點,就是從現在專業來[FS:PAGE]講4P和4C運營要有一個過程。我們知道我們從運營商角度來看,我們4P、4C對于個人用戶和大眾用戶,對于原有企業行業應用來講,我們強調影音為主題的時候,構建了產品、渠道、促銷、品牌等等一系列4P和4C過程,這個積累花了漫長過程,也付出很多代價,也付出很多辛勤汗水和智慧。但是,物聯網不會脫離這個市場規律,必須圍繞4P和4C構建我們的物聯網新時代。當然,從這個領域當中,我們過往傳統認識,包括對已有我們取得的經驗或者是教訓的認識,用在物聯網4P和4C當中,我個人感覺可能他跟市尺相違背,他畢竟是新的產業、新的事物,他任何一種營銷方式或者是需求確認方式來講,他應該是和原來方式有所區別的,這條道路當中意味著對于運營商來講,道路還很漫長。從專業角度4P和4C發展道路還得一步步的去往前走,做我們的產品,做我們的渠道,做我們的利益,做我們的促銷,做我們的品牌,包括客戶的互動和成本等等,一系列對于我們的挑戰還是很多,包括專業技能挑戰,這是第一個方面客戶需求為本。
第二個需求為本更多是我們運作商業模式和價值鏈來看,因為我們知道支撐客戶需求必須有一個載體,依賴于我們商業模式和價值鏈的形成,沒有商業模式和價值鏈的形成,我們光有一個載體或者某中技術手段,很難讓這個行業真正繁榮起來,或者速度會減緩。所以,在這個當中是什么方法讓我們的商業模式更趨向于市場和客戶需求方向,讓我們價值鏈方向整合更有利與由運營商與其他行業當中的一種組合是最有效的方式。我想這套道路的探索對于我們運營商來講仍然是一個很艱難的課題,畢竟我們運營自己的主題,由于物聯網本身方向對于我們專業來講是一個難題,對于要整合的行業,包括差異萬千的行業,這個專業的挑戰更是一個難題。所以,對這點上我個人感覺未來的方式還要努力搭建一個良好的商業平臺,商業模式和價值鏈模式,來支撐我們整個物聯網的發展。
第三個方向,我想無論是客戶需求還是整個產業鏈需要的商業模式和價值鏈,都是在一個大環境當中,而這個大環境中我們依賴于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對于我們這個行業的支持和保護,急需建立一個行業規則、行業評判標準以及我們在競爭中有效的控制手段。在這點上的的確確單是靠運營商努力,不靠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在環境上的支持、保護,一個在這方面規則的確立,運營商走著走者會糊涂,會亂掉。怎么樣有一個更好的方向,怎么走一個更好的道路,有效的道路,科學道路呢?也希望政府在行業管理部門在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做出貢獻[FS:PAGE],幫助行業標準的確立,競爭規則的確立。
最后,畢竟物聯網是新的行業,根據我這么多年的體會,我覺得新的業務或者是將來是嶄新未來的開始,它的未來是美好的,但是它的道路一定是曲折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可能是反復斗爭的過程。這個過程當中,也有可能我們行業管理部門對運營商管制當中還有一些寬松的環境,也可能我們競爭當中運營實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更多協商、溝通和交流,也有可能我們會走彎路,走錯路,在這樣一些環境當中,從新事物發展當中,還需要有更多大環境和運營商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探討需要的機會。我想從行業管理部門角度,更多要創建這樣一個機會有助于各個運營商健康、常態、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