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樣發展綠色交通體系?
綠色交通是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城市交通發展的主要潮流。歐盟和美國都把多模式交通、服務品質、生活品質和環境保護等作為發展交通的核心價值。首都北京擁有發達的地面公交、軌道交通及城市交通管理系統。但是其在城市交通發展中仍存在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較快、交通擁堵、安全形勢嚴峻;城市交通環境雖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觀,但仍然不夠理想,機動車尾氣污染嚴重;交通噪聲污染嚴重,影響城市社會經濟發展;交通科技人才短缺,科技進步任務艱巨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首先要大力推廣綠色交通方式,建設節約型城市交通體系。綠色交通方式依次包括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公共汽車、電車、地鐵、輕軌)、共乘車等。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在占用交通面積、耗能和廢氣排放方面比私人小汽車具有明顯的優勢,是發展城市綠色交通、建設節約型交通體系的有效方式。
其次,因地制宜發展大容量公共交通,促進交通結構優化。大容量公共交通主要指BRT(BRT是快速公交系統BusRapid Transit的簡稱)、地鐵、輕軌、環城鐵路等資源浪費少、社會效益大的公共交通模式。BRT是采用巴士技術、智能交通技術與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模式的成本相對低廉的大容量交通模式,也是國際能源機構認定的解決城市公共交通問題的革命性方案。發展BRT系統可合理利用現有道路,減輕道路系統的交通擁堵,為乘客提供高水平的優質服務。
第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城市交通污染。政府應發揮引導功能,控制城市汽車保有量,尤其是私人汽車保有量;加強對在用機動車的排氣監督檢測、維修保養和淘汰更新工作,繼續鼓勵發展清潔燃料交通系統;大力推行在用車的檢查與維護制度,嚴格控制尾氣排放超標車型進入市場,鼓勵在用車的淘汰與更新;制訂在用車尾氣治理計劃,鼓勵人們加裝汽車尾氣催化凈化裝置;制訂汽車產業政策,促使汽車制造廠增加投入開發低噪聲車輛,改善發動機、氣缸排放口等汽車部件的噪聲性能質量;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區,讓居住區遠離交通干線或增強臨街建筑窗戶的隔聲效果;采用低噪聲路面技術,降低輪胎與路面間產生的摩擦噪聲;在超標路段道路兩側采用吸聲型屏障,阻斷聲波傳播;在主干道兩側種植厚密而有觀賞價值的矮生樹或灌木叢綠化街景增強噪聲衰減量等。
第四,大力培養科技型人才,提高綠色交通科技水平。應重點培養交通工程、綜合運輸、汽車維修、現代物流、監理咨詢和公路環保工程等專業人才,造就一批緊跟交通科技[FS:PAGE]發展前沿、創新能力強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第五,強化綠色交通的宣傳和推廣工作。政府應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綠色交通指導委員會,全面負責宣傳活動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編制綠色交通活動手冊,圍繞“綠色交通與健康”,開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開展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規劃咨詢以及車輛尾氣和噪聲污染、公共交通服務、道路安全等系列主題宣傳,利用定點展示圖板,印發宣傳圖冊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綠色交通理念,提高公眾對綠色交通的認識,使公眾自覺采用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以大幅減少交通堵塞及交通污染,推動綠色交通發展。
相關文章
京東養車618銷售、用戶全量爆發增長成為北京地區消費者養車首選
數據顯示,京東618期間,北京區域輪胎銷售火爆,并登頂全國各省份銷售份額榜首,北京地區養車門店安裝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0%。
2023年各大城市快遞業務收入排名,北京不敵東莞,佛山超越揭陽
金華作為“中國快遞第一城”,快遞業務收入為3723169.1萬元,位列全國第四;快遞業務量為1369413.7萬件,位列全國第一。
北京房山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助力“菜籃子”穩產保供
驚蟄過后,農業生產進入大忙時節,在北京房山,當地利用現代農業技術,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全方位保障菜籃子供應。張志遠是北京市房山區一家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一大早,他就接到了客戶發來的訂單,張志遠說,從春節開始,訂單就比平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