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成為中國感知中心之路
2009年12月,無錫太湖邊上的一棟名為白羊座的大樓成為了中國信息產業的焦點。因為,這棟樓是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的所在地。12月23日這個新成立機構的負責人、產業研究院的院長劉海濤榮獲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年度創新獎。
2010年1月,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在無錫掛牌成立。同月,無錫物聯網基地毫無爭議地出現在由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批準第一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中。
包括三大運營商在內的企業也紛紛進駐無錫,這使得無錫一夜間成為物聯網的同義詞。
無錫,憑什么?
三大運營商“進駐”
“無錫之所以能夠走在物聯網的前列,是因為無錫高新區已經通過引進和培育積聚了超過40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這一領域領先的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委書記周謙,向記者點出包括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在內的一大批科研機構和企業紛紛進駐無錫物聯網基地的原因。
而在眾多進駐的科研機構和企業中,尤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的“駐節”令人關注。
2009年11月24日,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常小兵飛抵無錫,與無錫市政府簽訂物聯網合作框架協議,正式進駐無錫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軟件園。
隨之而來,中移動集團黨組書記張春江、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王曉初分別于2009年11月12日和23日與當地政府簽約,成立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物聯網技術重點實驗室等機構。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軟件學院院長何積豐教授看來,“通信運營商之所以進駐無錫,是因為無錫成為了物聯網前沿陣地”。何教授本人正是中國電信無錫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物聯網技術重點實驗室的顧問。
中國電信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表示,中國電信之所以進入園區是因為無錫進入微納傳感領域比較早,且當地正在建立中國的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試圖打造物聯網技術研發、項目孵化、產業化及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王曉初此前也公開表示,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對無錫的資源傾斜力度,為開展下一代互聯網的試點與應用,加快相關項目的建設進度,為物聯網提供全程全網、又快又好的通信通道。
無獨有偶。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和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也承諾,將全力以赴幫助無錫構建物聯網新格局,為實現“感知中國”的戰略構想發揮作用。
[FS:PAGE]“表面上看,三家運營商都在無錫設立研究中心沒有太大的區別。實際上,他們在技術選擇上還是有所側重的”。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指出。譬如,“中國電信希望促進傳感技術與中國電信有線和無線寬帶以及3G網絡的融合,在智能交通、智能校園等行業應用領域以及下一代互聯網電子支付等技術領域廣泛開展合作;而中國移動則強調開展‘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與物聯網融合’的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
“顯然,三家希望做到充分利用自己現有的技術條件,搶先實現自己同物聯網技術的對接,進而占領未來物聯網的市場”。該人士描述三大運營商“暗斗”的緣由。
角逐萬億元市場
“三大運營商都試圖搶跑物聯網,這是毫無疑問的。”同樣致力于物聯網技術研究和利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電工電子示范中心主任趙國安教授向時代周報指出。
通信巨頭們的言行證明了趙所言非虛。
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指出,物聯網是全球公認的繼計算機與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又一次信息化浪潮。
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則親自“督戰”中國電信無錫物聯網研究院的成立,而在今年3月12日王曉初又明確提到應盡快實現IPv4向IPv6的轉換以迎接物聯網時代的到來。
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也指出,物聯網實現了人與物、物與物的傳播,“將成為未來移動通信的巨大藍海”,而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互聯網和手機的結合使電信運營商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移動互聯網將成為推動信息化發展、解決數字化鴻溝的重要手段”。
“進駐無錫,幫助無錫打造‘智慧的城市’僅僅是三大運營商的一個直接目的。他們瞄準的其實是物聯網背后的巨大市場。”趙國安教授指出。
物聯網技術究竟如何產生效益?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海濤教授的一段話解決了我們的疑惑。“如果把物和物、物和人之間簡單地互聯起來,這當然沒有多大的意思,譬如把一個人同一杯水聯在一起;但是,如果通過網絡感應設備人能感知到這杯水的溫度、礦物質含量、是否有毒等信息,那就非常的有用。”在劉看來,這也是人類社會從互聯網進入物聯網的根本動力所在。
三大通信運營商投身物聯網研發瞄準的是整個國際市場。因為,國際社會物聯網的研究和應用均處在起步階段,話語權的競爭在起跑線上。
那么,這個市場又有多大呢?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物聯網市場)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現有的通信業務市場)的[FS:PAGE]業務相比,將達到30比1。有報告顯示,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搜集等多個領域。
因此,在不少專家的眼里,“物聯網”被稱為是下一個萬億元級的通信業務。“歐美、日韓等國政府將物聯網看作是走出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的技術革命,這本身就證明了物聯網背后的市場有多大”,中國聯通浙江省分公司總經理沈明才如是評價。
地方政府推手
其實,除了瞄準物聯網背后的那個萬億元市場外,三家運營商爭先搶跑物聯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地方政府的推動。
在不少行內人士看來,政府推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對于發展物聯網行業的支持;二是,‘三網融合’未來政策的迫切壓力。前者讓通信運營商們‘應該’這樣做,而后者則讓他們‘不得不’這樣做”,無錫領先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軍向時代周報表示自己的看法。
2009年11月3日,溫家寶總理發表了“讓科技引領中國持續發展”講話,明確包括物聯網在內五大新型科技領域;
2010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物聯網是國家戰略性新興行業之一,甚至在報告后面加上了“物聯網”的解釋詞條。
政府在資金上的投入更加堅定了運營商們投身物聯網的信心。
目前,盡管各地“物聯網”一片紅火,但是他們同樣呈現出一個明顯的特點,即仍然需要政府的扶持,特別是資金的支持。據介紹,在2009-2011年無錫物聯網50億元投入中幾乎全部是政府投入,而3月2日成立的上海物聯網中心,政府前期投入的資金就高達8億元。
對此,無錫領先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軍表示理解,“目前推廣物聯網技術還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物聯網應用的基礎設備成本還比較高的情況下。如果所有的地方均使用物聯網的技術,那么成本可能要比現在低,人們也能感受到技術帶來的好處。但是,小范圍內的推廣則無法降低成本。這也是很多技術出來之后需要等上一段時間的原因,也正因為如此就特別需要政府的支持”。
促使中國通信巨頭們進駐無錫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三網融合”政策的壓力。
2009年1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三網融合”。
“三網融合”中的三網是指以因特網(Internet)為代表的數字通信網、以電話網(包括移動通信網)為代表的傳統電信網和以有線電視為代表的廣播電視網。他們代表[FS:PAGE]了電信業、計算機業和有線電視業。
一般認為,“三網融合”總量上增加了通信運營商的增值業務收入,但這也會給通信運營商帶來了新的競爭。
“一旦真的實現了一條網線就能上網、看電視和打電話了,你想一下政府是不是會同樣要求這條網線應該承擔起物物相聯的功能呢?從這個角度看,三大運營商角逐物聯網同樣算是在為自己公司‘三網融合’后的命運斗爭”一位業內專家向時代周報指出要害所在。
相關文章
無錫糧食物流中心采用多項物聯網技術
從1月21日召開的全市糧食工作會議上獲悉,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已完成投資額的80%,年內將全面竣工。多項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為無錫“米碼頭”注入新動力,無錫的糧食安全也將更有保障。
“感知中國”兩大示范工程簽約
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建設又邁出新步伐,3月25日,無錫市南長區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簽訂傳感網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由南長區政府、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江蘇怡海三方投資組建的中科怡海高新技術發展江蘇股份公司正式成立。
無錫物聯網產業應用示范新區
對許多普通百姓來說,物聯網是個陌生的新概念,甚至有些神秘。但在無錫新區,一些市民已成為這項技術的首批體驗者。無錫新區是國務院批準建立的物聯網“感知中國”中心,一個千億級的新興產業正在蓬勃興起,并悄然走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錫物聯網工程遍及70多個國家
記者從11月18日舉行的2020物聯網博覽會創新成果發布會暨中國企業戰略投資峰會獲悉,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建設10年,在關鍵技術、標準制定、跨界融合和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集聚物聯網相關企業3000余家,營業...
無錫籌建國家傳感網質檢中心
今年質監部門將籌建國家傳感網產品質檢中心,擴建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檢中心,同時將加快建設紡織產品、電線電纜產品、橋門式起重機械產品等國家質檢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