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云計算的端是物聯網
華夏物聯網hy6191973.cn 訊:云的另外一方面叫端,經常叫物聯網,今天我們容幸請到了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海濤跟大家分享一下物聯網。
【劉海濤 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
劉海濤:各位企業家前輩、各位企業家朋友、各位來賓、先生們、女士們大家中午好。非常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到咱們這種大的盛會來進行學習,也非常感謝咱們《中國企業家》雜志給咱們中國企業家提供這么好的平臺。我想我參加這次盛會我格外關注一點就是咱們物聯網的企業少之又少,咱們物聯網的產業是剛剛起步,物聯網作為一種信息技術發展的第三次產業浪潮。我們第一次浪潮剛剛講了云計算,計算機是以計算為主要的技術內容,是計算機為主要代表的一次浪潮,給人類帶來的是智能化時代。第二次浪潮是以通信信息傳輸,以通信技術為主體的給我們帶來了網絡化的時代,比如我們的手機。還有網絡化更進一步時代是互聯網。互聯網不僅僅是網絡,更重要它還有它的虛擬信息共享的東西。因此第二次浪潮是以通信技術特征推動網絡化的時代,我們進入第三次浪潮的時候,是以感知技術為核心,推動了一個信息技術,進入一個社會化時代。這個社會化是建立在已有的計算技術、通信技術基礎上的一個社會化的時代的來臨,也就是說它帶來的是一個社會化體制感知。
從這看到它是一個信息技術發展進入全新的體系。前兩次浪潮咱們國家進入比較晚,喪失了大好機遇。目前我們國內這些計算和通信的企業還都處在產業低端,做得低端產業。那么有幸的是咱們國家在第三次浪潮,在物聯網這個時代到來的前期,咱們國家國力的增強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第二大經濟實體。這么一個背景下,咱們國人應該說是與世界物聯網同步啟動,而且是獨立同步啟動。什么意思?剛才我說第三次產業浪潮是以社會化感知體系為特征的,因此咱們國家一再推動是一個感知社會,它建立了整個物聯網的整個體系,我們也正是沿著這一條道路研究和應用。而國際上當時是把物聯網看成一個網絡,中國特色的路使我們在國際標準化的路上占據了制高點。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信息標準化委員會下面有一個會議也是我們召開的,整個WG7體系架構包括演進路線等等頂層設計方案,咱們國家設計了70-80%,第一次會議上也獲得了各成員國的高度認可。到目前為止咱們國際標準化工作組正式成立三個項目組:第一個是體系架構項目組,咱們國家是作為聯合主編席位,這是第一大部分;第二大部分是協同體系價值項目組,這個項目組是咱們國家是主編輯;第三個項目[FS:PAGE]組智能電網項目組是聯合主編,咱們占了1+0.5+0.5,整個國家有近百個國家參加。我們國家也正是由于走了正確的路線,從核心技術到應用體現了標準化的層面。標準化本身也是國家競爭力和國家利益高度提升的地方。
去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視察了無錫,視察了我們團隊的時候,我們當時給總理建議是全面推動感知中國建設。總理當場就下指示,把感知中國物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那么到現在為止應該說咱們中國物聯網在全國上下、大江南北風起云涌。那么這就給我們國家今后物聯網能走向高端產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是我們不得不看到國際上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等一些主要發達國家也都把物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了。國際標準化組織WG7工作組我們有近百個國家參與和推動這個國際標準,我們競爭態勢依然非常的激烈。
如何使得我們能夠從一個占領制高點到一個站穩制高點的過渡?如何來預防我們國家出現一個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局面?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非常的高興,也有很大的期望。我們國家的企業界和在座各位企業家要更多參與成為國際物聯網的主流企業,式我們國家由一個信息大國向一個信息強國過渡,謝謝各位。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