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谷”創辦人廖應成:站在物聯網制高點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這個觀點已十分流行。在物聯網核心技術之一的RFID研究領域,國外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核心技術與專利;而我國RFID標準的發展正在處于起步階段。成立于2004年的成都西谷曙光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西谷”)因此顯得格外突出:不僅是有源RFID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的主要參與和制定者,也是物聯網真實、具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在改進現有有源RFID主要功能方面走在了國內外同行的前面。
成都西谷的領先地位,與其創辦人、海歸博士廖應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12月1日下午,在高新西區博士創業園的辦公室里,廖應成告訴記者,新有源RFID標準相當于物聯網產業的制高點,成都西谷就是打造這類制高點,并從制高點出發、拓展。
這個行業沒有現成的教材和答案,一切都是原創。”
代表中國提出國際標準
今年9月13日至17日,廖應成參加了在法國召開的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有源電子標簽專家組會議,他代表中國提出了新的有源電子標簽國際標準技術提案,得到與會各國專家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ISO是目前RFID領域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標準組織,這意味著成都西谷搶占了全球物聯網產業中,公網以下關于“物”信息的低成本無線采集和傳輸這個十分重要的制高點。
如同打仗一樣,掌控了制高點也就掌控了全局。廖應成和他的團隊,在過去6年內,不斷創新、實踐,歷經種種挑戰,終于搶占了這個制高點。這源于廖應成對物聯網技術創新的執著,也源于對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的某種承諾。廖應成回國創業后,李春城曾多次與他懇談,并給予了多方面的關心和支持。“這個行業沒有現成的教材和答案,一切都是原創。”廖應成從1993年開始涉足無線通訊領域,彼時,還未出現“物聯網”這一概念。2000年在成都高新區注冊成立了成都西谷,致力于最具市場發展前景的Zigbee和RFID兩項新技術的研發,廖應成將如何利用該領域最新成果解決實際問題,當做公司發展的根本。而這種技術,正是當今物聯網實施中的一個技術關鍵。
6年間,成都西谷在這個關鍵技術領域申請了20多項國家專利和多項國際專利。新的有源RFID國際標準提案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成果。“就像計算機要互聯互通,物聯網行業也需要遵循一些規則和工作方式;這些工作方式必須是合理的,而且是目前最先進的。”廖應成說,只有這樣的標準才有指導意義和生命力,“我們提出的標準都是從公司的多年實踐中來的,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
此后,作[FS:PAGE]為國內唯一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成都西谷也成為有源RFID國家標準的主要參與者和制定者。但廖應成對此并不滿足,“要將現在的國際標準技術方案具體化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談及此,他一臉嚴謹:歸根到底,制定標準最重要的還是技術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會使標準不斷完善和更具實用性。
“先占領制高點,從物聯網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發做起。”
從制高點出發實現產業化
在中國物聯網行業,特別是在內地,像成都西谷一樣堅持原始創新實踐的企業少之又少。廖應成坦言,最初的發展階段遭遇了種種困難,“日子十分艱辛,道路也非常坎坷。”當時成都西谷成立所需的50萬注冊資金,幾乎是傾其所有了。不同于許多公司,只注重眼前一時的盈利;成都西谷志存高遠,一邊依靠小的應用研發項目維持生計,同時不斷總結創新。這樣做卻面臨一個困境:如果立即市場化,由于資金、人員等限制,肯定“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由于公司前期主要依靠小項目來維持生計,因而常常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最艱苦就是考慮如何保證按時發工資的時候。”好幾次,他都是靠向自己的兄弟姐妹借錢,來暫時緩解困境。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不管是大項目還是小項目,只要能夠賺到錢、能維持公司生計,他們都會去做。
與此同時,成都西谷的研發實力早已在業內聲名赫赫。當年,世界500強之一施來得公司的風險投資基金曾聞訊而來,主動與成都西谷聯系合作,但在實地考察后,卻發現其團隊規模竟然只有7個人,在感嘆廖應成團隊的研發能力的同時,也感到對這種全新的技術沒有完全的把握,只好惋惜地評定為“風險過大”暫不介入。類似情況還有不少。
雖然語氣中仍有許多無奈,但廖應成從未放棄技術創新先行的策略:我們暫時沒錢做產業化,則先占領制高點,從物聯網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發做起;申請專利,制定標準,從制高點出發,再實現產業化。“有點‘曲線救國’的意味。”現在,成都西谷走過了集中研發期,部分研發項目已經開始逐漸顯示出生產效益,研發團隊也從最初的幾人拓展到10多個人。“在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時候,與我們競爭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成都西谷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但好在科學并不講關系,也不講名氣,還得拼實實在在的真功夫,交鋒越多,我們底氣越足!我們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還得益于6年來我們能夠排除干擾,在物聯網關鍵技術這快處女地上的艱辛耕耘。”廖應成露出一絲淺笑。
先鋒
體驗
解決資金短板實現產業化
問及成都西谷這類技術創[FS:PAGE]新型公司的影響力,廖應成謙虛地表示,“只有真正步入產業化,把企業做大了,才能起到帶動作用。”經過6年的“蓄勢”研發,成都西谷正滿懷信心地向產業化邁進。
廖應成坦言,要實現產業化,必須首先解決資金短板的問題。“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他笑稱,制定出標準,就意味著技術得到公認,爭取投資也就好辦多了。盡管他們并未向外宣傳,但已有不少知名企業開始主動與他們聯系各種合作。他隨即告訴記者:他的女兒最近也在成都成立了四川新睿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美元,“專門做物聯網研發項目的產業化”。
原來,廖應成的女兒也畢業于國外的名牌大學,在美國、香港等地積累了管理和國際貿易的經驗,回國考察后,發現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她年輕、有資金、有經驗,做產業化比我更好。”這位2000年回國的老“海歸”笑了。
在采訪臨近結束的時候,廖應成向記者一一介紹了團隊的每位成員,“學歷背景并不重要,我更注重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因為長期的實踐積累,廖應成近日重新定義了“物聯網”的概念,并即將在權威的物聯網行業雜志《RFIDWORLD》(《物聯網世界》)發表。我們提出的關于物聯網的概念,完全基于我們6年多的實踐經驗,所以應有相當的發言權。”廖應成說。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