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看物聯網如何構筑未來生活
在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里,無論是貝爾的電話,抑或是愛迪生的留聲機、白熾燈;無論是汽車、飛機、電視機,還是航天器、磁懸浮、機器人,都給當時的人們留下了憧憬未來的希望,而這些科技成就最終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一一兌現。
2010年上海世博會,人類又創造了哪些最新科技?這些科技成果需要多久才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運用呢?
今年3月初,科技部部長萬鋼借助全國兩會舞臺向外界披露,上海世博會要用最新科技成就來演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包括太陽能飛機、萬能相機、透明水泥、可發電地板等新鮮事物都將亮相上海世博會。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為了實現“科技世博”的理念,中央和地方共投入了7億多元資金進行技術攻關。“早在四五年前,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已經開始共同推進‘世博科技行動計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壽子琪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針對世博建設、能源、環境、運營、展示及安全等領域的科技需求,有關方面累計布局并實施科技攻關項目232項,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約1100項,許多項目成果已經在世博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體系中得到實際應用。”
上海世博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上海世博會已經能夠實現利用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等為世博園區提供清潔能源。占地面積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有4。6兆瓦的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裝置,是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光伏建筑一體化并網發電系統。此外,還將在東海大橋建設34個3兆瓦的風力發電機。”
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還僅僅是上海世博會科技水平展示的很小一部分。在眾多企業館中,那些具有前瞻性的高新科技足以讓參觀者嘖嘖稱奇。日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走進上海世博園區,親身體驗多家企業館,為讀者前瞻上海世博會中那些最值得一看的科技成果。
國家電網館:
展示“綠色”智能電網
一走進國家電網館,一個96塊LED屏幕形成的720度空間“魔盒”能夠讓參觀者體驗一次4分鐘的“發現之旅”。參觀者必須抓住把手,才能像沖浪時海浪沒頂一般,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自然能源轉化成人類可用能源的前景。
在“發現之旅”中,參觀者能看到什么呢?國家電網館常務副館長蔣曉云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魔盒”將通過一個全屏幕的巨大空間,用最直觀震撼的影像方式,講述電力如何滿足廣闊國家的用電需求,以及電能如何傳遞超越3000公里以上。
除了“魔盒”之外,國家電網還在上海世博園區建設了中國首個“智能電網示范區”,包括9個示范工程和4個演示工程。在國家電網館地下一層,透過寬大的玻璃窗,觀眾可以看到被譽為世博會浦西園區“能量之心”的110千伏蒙自變電站主變壓器的運行情況。這是首座服務世博會的智能變電站,其投入運行后的信息采集、運輸、處理和輸出等流程均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
蔣曉云表示,智能電網能夠實現能源資源的大范圍優化配置,通過減少能量損耗,推動分布式電源的發展,進一步減少碳排放。據記者了解,智能電網已經列入科技部的“十二五”規劃,代表我國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
上汽·通用館:
詮釋未來“車聯網”
從1933年開始,通用汽車已經先后參加了8次世博會。其在1939年紐約世博會上推出“未來世界”汽車館,向世人展示了“高速公路”這一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體系,當初的這一構想如今已被世界各國廣泛使用。
上海世博會上,上汽集團和通用汽車聯合建設的汽車館,將展示另一番“未來世界”圖景。雙方日前在上海全球首發、將在上海世博會上展示的城市概念車EN-V,這款車的自動駕駛、電氣化、車聯網概念將把人類帶入零排放、零交通事故、零交通堵塞的未來時代。在不遠的未來,作為最新科技物聯網的一部分,車聯網技術將通過電子控制下的車與車、車與外界信息交換系統實現“互相連通”。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上海世博會上,我們將展示對2030年未來交通的愿景,通過影院體驗方式向觀眾講述個人城市交通解決方案如何讓生活更美好。”按照通用汽車的預估,未來汽車會實現電氣化、智能化和無人駕駛,車與車之間、車與道路之間會具有交流功能。交通阻塞、空氣污染和交通事故也將成為歷史。
與通用汽車走“未來派”風格不同,上汽集團更“現實”地把新能源汽車運用于上海世博園區中。由其提供的氫能源車、超級電容車等共計1000多輛各類新能源汽車將在上海世博園區大規模示范運行。
思科館:
描繪“智能+互聯”城市
本屆世博會,思科建館主打的是“物聯網”概念,希望通過向參觀者展示以信息和網絡平臺為基礎的城市化運動。
思科2010上海世博會項目總監安東尼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思科館將以具體項目為例,展示“智能+互聯”生活。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思科館的公共展區由3個獨立的空間組成,向人們全面展示“智能+互聯”生活理念。預展區描繪了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城市化問題,激發觀眾思考如何規劃在未來20年中新建的100座城市。
參觀者將進入思科館主展區,通過長約8分鐘的視頻一起見證2020年一個普通家庭1天的生活。參觀者將在此看到科技如何在工作、生活、娛樂和學習等各方面改變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專業觀眾將進入解決方案展區,繼續深入了解網絡平臺改善城市生活的愿景。
思科希望以此使參觀者親身體驗一座能夠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改善市民生活質量、減少碳足跡,并確保環境可持續性的城市。
除了企業館之外,在世博園區內也隨處能感受到先進科技帶來的魅力。
西門子、中國移動等企業的相關產品,被應用于世博園區的多個項目。
西門子:
最大LED照明系統亮相世博
世界上最大的LED(發光二極管)照明系統將亮相上海世博會。據記者了解,世博園核心區包括中國館在內的“一軸四館”80%建筑均采用LED進行景觀裝飾和照明。
“西門子的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幾乎遍及世博園區的各個角落。”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郝睿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據了解,西門子提供了大量的LED照明系統,被應用于世博園區的40多個項目,相關合同的總價值超過10億歐元。其中,占地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中國館是西門子在世博園區內最大的項目之一。
由西門子全資子公司歐司朗生產的5萬多只節能LED燈,將照亮各個展館以及園區景觀道路,這些LED燈與普通白熾燈相比能夠節能80%。
此外,世博園區中國館等5個永久性建筑都采用了西門子最新的樓宇技術,與普通建筑物相比,能夠節能25%。為了確保世博會期間供電的可靠性和游客的安全,西門子還為世博園區提供了節能配電設備和消防系統。
中國移動:
率先披露4G通訊
“從全國范圍來看,3G技術還沒有真正普及,也還沒有收回投入的成本,但上海世博會卻已經可以看到和使用4G技術了,這是需要特別批準的。”上海世博局副局長朱詠雷告訴記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移動上海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鄭杰對外披露,中國移動已在世博會園區內布設了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TD-LTE的試驗網,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張基于此項技術的4G試驗網。
據記者了解,通過4G移動通信技術,參觀者可以在上海世博園區內通過無線網絡,即時觀看大流量的視頻傳輸、網絡下載等,讓參觀者能夠提前進入信息高速公路時代。
此外,中國移動還推出了手機門票,這是一種以手機SIM卡為載體實現的全新電子票。在完成支付后,世博會門票信息就會通過“空中下載”的方式,安全地寫入用戶的手機SIM卡中,最終讓參觀者實現“刷手機、游世博”的特殊體驗。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