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從數字化設計開始
2010 Bentley電力解決方案主題年會11月18日在昆明召開。與會的20多家電力設計院所和Bentley軟件專家就電力系統的數字化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和交流。出席會議的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姚強認為,人類即將進入數字化時代,對于電力系統,也面臨著數字化時代的挑戰。
智能電網首先是數字化電網
智能電網的概念,目前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認識。Bentley全球市場總監Richard認為,智能電網可以是一個靈活的概念,不同的國家根據其自身需求或發展水平可以關注不同的側面,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重點。智能電網概念最初提出的出發點是控制高峰期的用電量,但現在很多國家也關注發電或輸配電的智能化。比如在美國,會比較關注新能源的上網和分布式能源管理;在歐洲,則更關注電網中設備的更新改造對電網穩定性的影響;在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堅強智能電網”則更強調通過堅強的網架為基礎,集中統一管理和控制全國電網并保證電網的安全可靠,如二次保護等。
但無論是哪一種概念,智能電網的核心價值都強調了對于變化的管理和控制,差別只是這種管理和控制的對象是著眼于發電、輸電還是配電側。這就要求智能電網首先必須是數字化電網,通過數字化的傳感器連接資產和設備,并建立集成了數據收集、整合和分析、決策系統的雙向通信網絡。Bentley大中國區技術總監何立波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要求對電網中的每一個元器件有控制,有描述,而這種要求,必須在電力系統的設計階段就要予以充分考慮。
數字化電網從數字化設計開始
據本次年會上反映出來的信息,國內的電力設計院所已經在逐步向數字化設計方向努力,國家電網公司等業主單位也在一些新的設計項目中開始提出數字化移交的要求。據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南電力設計院信息檔案部吳剛主任介紹,該院與國家電網公司首次在青島換流站上試行數字化移交,青島換流站是寧東—山東±660kV直流輸電工程的受端換流站,工程總投資約27億元人民幣。
姚強副總經理認為,數字化設計會推動設計院逐步實現諸多轉變。第一是在方法論上,從分解還原轉變為系統集成,信息技術使設計師有了把握整個系統的可能性;第二是語言環境,從模擬量的傳輸轉變為數字量的傳輸;第三是使用的工具,從模仿轉換為智能,智能的工具為設計院所帶來了業務、企業和員工再造,通過信息化,設計院所的核心業務大約減少了50%的管理流程,同時替代或固化了一些流程;第[FS:PAGE]四就是人,姚總非常形象的表示,90年代后出生的人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90年代以前的人是數字時代的移民,作為移民,如何盡快適應數字時代的挑戰,也是目前設計師需要面對的課題。
除了帶來內部改變外,數字化設計也是市場變化的需要。吳剛介紹說,從2001年國務院發了101號文推動設計院進行全面體制改革后,大的行業設計院逐步向工程公司轉型,業務上力爭做總承包(EPC)。這就要求設計院所改革設計方式,考慮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從設計開始,就要考慮到采購、建造、運營、維修最后到項目報廢。吳剛舉例說,精細化設計能夠帶來增值效益,比如方便精準地提取導線、電纜等物資采購數據,從而控制預算和降低采購成本,提升設計院所的競爭力。吳剛認為,隨著工程的進展,設計上的損失是會放大的。精確設計、精確建造,最后才能經濟可靠的運營。好的設計同時能使項目生命周期最長,經濟效益最好。而數字化設計,則能夠較好的為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控制提供量化支撐。在本次大會上,中南院的江夏變電站項目獲得了Bentley創新獎決賽入圍項目。其獲獎的原因之一就是創新性的運用Bentley Substation三維設計,通過減少安全凈距的手段成功實現了城區變電站節省站區占地面積的商業目標。
Bentley大中華區總經理劉德盛介紹說,Bentley的電力解決方案,強項在設計,但同時在資產管理、配置管理和施工管理上也非常具有價值。拿控制系統設計工具Promis.e來說,作為承載軟件,promis.e以數據庫為核心。其數據庫結構覆蓋整個設計范圍,包括圖形符號庫、設備型號庫和邏輯關系庫(校驗數據庫)。校驗數據庫使協同作業成為可能,同時在數字化移交中通過校驗數據庫中存儲的所有的具有邏輯關聯的設計數據,使想要的數據都變為可能,比如設備的編碼、設備運行周期、維修周期等。而一整套具有邏輯關系的數據庫將在運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保證數據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時刻匹配,為數字化電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文章
智能家居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就在元宇宙
如今,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的必由之路,對于智能家居行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更加重要。同時,受益于智能化與數字化的契合,讓相關廠商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家居元宇宙的出現,也許讓行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真正道路就在...
數字化技術推動供應鏈與物流行業革新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以及人工成本逐漸上漲,企業越來越積極采用數字化技術推動傳統供應鏈和物流工作模式革新。在革新傳統模式的過程中,企業持續引進一些高新技術,比如RFID、AI、5G、大數據、傳感器、機器人等技術,而這些...
數字化轉型中,如何兼顧云的發展和安全
數字化給社會發展帶來了深刻變革。政務數字化為老百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最多跑一次”成為現實;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健康碼”得以迅速上線,成為有效的防疫手段。在社會經濟層面,數字化改變了生產過程中的流通鏈條和成...
與邊緣相交,與智慧相通,以數字化云平臺賦能代理商傳統服務模式轉型
中國北京,2021年11月16日——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從古絲綢之路的駝鈴帆影,到現代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中國無疑建成了交通大國,也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