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開啟RFID規模化市場
RFID在生豬追溯過程中的應用,一直被業界認為是RFID最具爆發性成長的潛力市場之一。自2006年以來,就有RFID企業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直到《中國食品安全法》頒布之前,RFID技術在中國生豬追溯市場中的發展并沒有人們預期的迅速。
2009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實施,對建立和健全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作用。而在建設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過程中,生豬流通追溯體系的建設又被放在首位。因為,豬肉是我國絕大多數居民的主要肉品來源,近些年連續發生的生豬疫情不僅嚴重影響了生豬產業的發展,而且也給百姓生命造成了嚴重危害。目前,我國生豬屠宰行業技術管理水平落后,覆蓋生豬養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費等環節的全過程監管體系尚未形成,所以,建立生豬流通監管體系便成為擺在政府主管部門迫在眉睫的任務。
2009年6月2日,在《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的第二天,商務部會同財務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放心肉”工程的工作目標是:在屠宰環節完善定點設置規劃,健全監管制度,建設省、市、縣三級上下貫通的屠宰監管技術支撐系統;在肉品產業鏈上,強化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溯源機制,建設屠宰、批發、零售環環相接的肉品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統;在產銷方式上,支持大型屠宰企業發展先進的生產和流通方式,擴大品牌肉市場份額,最終形成企業規范經營、政府高效監管、行業嚴格自律、輿論有效監督四位一體的肉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杜絕發生肉品質量安全事故,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 為推動“放心肉”工程的有效實施,商務部、財政部決定選擇部分省市進行“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并下發了試點申報的有關通知。
2009年7月商務部、財政部確定了北京、上海、山東、廣州等10個省、市作為開展“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的試點,安排資金用于試點地區屠宰監管技術系統、肉品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統和大型企業冷鏈建設。7月27日,商務部辦公廳下發了《屠宰監管技術系統建設工作方案》、《肉品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統建設工作方案》、《支持大型屠宰企業肉品冷鏈建設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確提出了項目需求及要求。在這些方案的需求中,為RFID及IC卡的應用開啟了一個廣闊的市場。
2009年12月31日,商務部又下發了《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 [FS:PAGE] (2010-2015年)》。《綱要》明確指出:在2010至2015的五年間,全國將逐步形成以跨區域流通的現代化屠宰加工企業為主體,區域性肉品加工企業發揮重要功能作用,以供應本地市場的定點屠宰企業為補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產業布局,確保消費者吃上“放心肉。《綱要》把”加快行業升級改造,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列入行業發展的重要工作。《綱要》指出:對符合定點屠宰設置規劃,達到定點條件和標準的定點屠宰廠(場),要推動其在屠宰加工、肉品品質檢驗、冷鏈設施、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理和污水處理等方面進行升級改造,嚴格執行屠宰操作和同步檢驗等制度;要督促其建立肉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可追溯體系,鼓勵其采用能滿足衛生和質量安全要求的先進工藝,通過ISO9000管理體系等認證。 《綱要》的發布,對加快全國”肉類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具有重大推動意義。
進入2010年,圍繞《綱要》的推動與落實,商務部的推動力度明顯加大。
2010年4月1日-2日,商務部召開全國商務系統食品安全暨屠宰行業管理工作會議,全面研究部署2010年商務系統食品安全和生豬屠宰管理工作。會議指出:2010年是《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5)》實施的第一年,生豬屠宰管理工作要以保障肉品衛生和質量安全為核心,緊緊圍繞《綱要》的落實,著力抓好五項重點工作。在這五項重點工作中,繼續做好”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提出三項工作內容:一是繼續加強行業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屠宰企業監管系統,形成中央、省、市、縣四級監管網絡。二是在部分基礎較好的大中城市開展肉品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統建設,形成從生豬入廠到肉品銷售的完整信息鏈,確保責任可追溯。三是支持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生豬定點屠宰企業進行標準化示范改造。
圍繞這一工作部署,2010年我們看到商務部確定的試點省市都在積極推進各項工作。2010年10月21日,商務部在上海召開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對試點工作進行總結。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德銘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本次會議上,更加明確了建設追溯體系,是提高肉菜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同時指出:對于追溯體系的建設采取城市試點先行,逐步全面鋪開的策略,追溯范圍也將從豬肉,擴大到蔬菜以致各個層面。
通過政府的這一系列積極舉措。我們看到以豬肉追溯系統為核心的動物追溯市場正在迎來[FS:PAGE]一個發展的良機。以2009年,全國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達到3.16億頭為參考基數,可以預測:這一市場未來對IC卡、RFID電子標簽、讀寫設備、射頻識別電子秤的需求量將是巨大的。盡管現在還處于試點階段,對是否采用RFID技術作為主要的追溯載體還沒有最后定論,但是,通過試點人們已經看到,利用RFID技術建設肉類流通追溯體系具有其他技術所無可比擬的優勢。所以,隨著”放心肉“工程的快速推進,人們一直期盼的”動物身份證“規模化市場將會逐漸展現在人們面前。可以預見:在這一市場中,對于已經耕耘在其中的的廠商,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出現2011年。而對于未進入的企業,面對一個即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的市場,把握機會、實時切入,不失為一種佳策。
相關文章
一種用于醫療無菌手套自動分配的RFID解決方案
一臺具備RFID功能的機器使醫務人員能夠用ID卡輕靠設備,戴上尺寸合適的手套,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在日常工作中,丁腈手套是醫護人員最常用的消耗工具之一,可確保他們在不傳播感染的情況下治療患者。根據德克薩斯醫療技術公司(Texas...
如何提升超高頻RFID多標簽的讀取率?
在RFID的實際應用中,常常有要求同時讀取大量標簽的情況,比如對倉庫貨物數量的盤點,圖書館場景中對館藏圖書數量的盤點,也包括傳送帶或托盤上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貨物標簽的讀取情況。針對多數貨物讀取的情形,根據其被讀取成功的概率稱作讀...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
RFID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解決方案
當前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智慧消防建設率先在機場、文保單位、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進行建設,此類場所消防工作極為重要,人口集中,且人口流量大,另外像油、電、氣等能源的應用,對消防工作更是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