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技術成功應用于科普教育基地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國家級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
傳統的紙制門票,容易仿制造假,必須手工檢票,效率低下,沒有任何其他附加功能。863計劃“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應用”重大項目支持的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電子門票及應用系統項目采用超高頻RFID技術進行設計、開發,既滿足了科技館在票務方面的需求,也為科技館的展覽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同時利用超高頻RFID技術,可以對觀眾的行為進行分析、發掘,為展廳、展項等館務管理提供技術支撐。中國科技館票務及RFID應用系統主要包括RFID電子門票票務系統、基于展項的網絡教育平臺和密度監控與展項評估系統三大子系統。
2009年9月中國科技館新館開館,電子門票及應用系統全面上線。在票務系統方面,實現了規范管理信息化、售檢票信息化、查詢監控實時化、教育形式多樣化、結算匯總現代化。用RFID技術對門票進行防偽,不再需要人工識別,實現了人員的快速通過。在科技館展覽、教育業務方面,開發設計了基于展項的網絡教育活動,豐富了科技館的展覽教育方式,以趣味、互動、真人實景扮演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教育效果;在館務管理方面,實時獲取觀眾參觀展項與各展廳數據,經分析、發掘形成各類數據,為館務業務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系統在票務、展教、館務三個業務方面的集成,合理的解決了中國科技館的復雜應用需求,提升了中國科技館整體服務水平,減少了員工的工作強度,開拓了全新教育模式,受到了中國科技館用戶的一致好評。
中國科技館新館開館后經歷了多批流量高峰,最高日參觀人數接近3萬人。科技館開館1年多,已使用RFID電子門票數百萬張,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相關文章
謝伯特太空科學館采用RFID進行環境氣候科普教育
被稱為“科普達人” 的 Bill Nye 是美國洛杉機的一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受 1993 - 1998 年播出的系列同名電視劇的影響而廣為人知。Nye 還主持過其它系列科普電視節目,最近他有了另外一個全新綽號“氣候達人 Bil...
醫療應用中的微波與射頻技術
多年來,微波器件公司一直為諸如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統等醫療成像應用提供器件。雖然成像應用繼續提供了堅實的機會,但許多其它醫療應用領域也開始為無線微波和射頻技術敞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