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級”智能能源監管平臺推出
江南大學在全國首創“校園級”智能能源監管平臺。12月24日,這一平臺的主要創建人——江大副校長田備告訴記者,這一平臺采用了物聯網技術監管能源,在江大率先試點成功后,已在全國多所高校推廣,以打造“低碳校園”。目前他們正在攻關新課題,將“低碳校園”的模式在城市能源管理中推廣應用,在無錫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的物聯網能源監管平臺。
水、電滴漏現象,對于不少大學高校來說是難以管好的“通病”。江南大學依托2006年成立的節能研究所,利用物聯網、通信、計算機、工業設計、環境工程等學科前沿技術,自主設計開發出一套數字化能源監管系統,內含電能計量、給水管網、空調節能、能源審計、能源公示等十來個系統,做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任何人、任何物的節能情況都實時掌握,在全面感知能源的基礎上實現了全程能源管理和全新的節能服務。
輕點鼠標,移動到屏幕上電能計量子目錄的行政大樓某房間的部位,這個樓層、房間的當日能耗、當月安裝電表總數、離線電表總數等清晰地顯示,“學校安裝了6000個這樣的監控點,一旦有待機或電能不正常情況,就會通過自動短信平臺發送給相關負責人”。正因如此,系統為學校大大減少了用電系統的待機功耗。不僅如此,這一新型節能系統還能發現“隱形”浪費,給水管網監測顯示該校一幢學生宿舍的用水曲線異常,本該處于低谷的晚上用水量卻達到日間用水量的高峰,由此立即發現了供水管網問題并修復了地下的破損管道。據測算,以前地下管道破損都要到抄表時才發現,按每小時8噸漏水計算,如果該破損管道不及時發現,一月漏水量將達到近6000噸,學校為此將多付1.84萬元。這一系統模式運用到南方某高校,一投入運行就查出了十幾個這樣的漏水點。據悉,從這一系統在江大運行到現在的6年間,與之前相比,與同類其他高校相比,江大在能源費用支出方面已累計產生了近億元的節約效益。
目前,這一“校園級”智能能源監管平臺正開始走節能服務的產業化之路,并且從學校向社會應用領域拓展。田備介紹,工業企業是節能減排的主體,目前,正在與行業特點結合,進行有關技術的再攻關,醞釀推出工業企業節能監管平臺,幫助工業企業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淘汰落后產能設備,進行科學節能減排,為政府節能減排管理和政策出臺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在這個基礎上,以無錫市為示范樣本,將逐步建立起城市[FS:PAGE]級的能源管理平臺并逐步向其他城市推廣。為提供更強的技術支撐,江大正著手成立更大的政產學研平臺,在感知能耗、能源管理、節能改造的推動下,拉動諸如外墻保溫新型材料等相關節能產業鏈,更好地服務于節能減排、服務于地方經濟轉型發展。(高穎)
相關文章
天津檢驗檢疫局:RFID進口機動車智能監管平臺通過驗收
天津檢驗檢疫局課題組人員結合進口機動車檢驗監管實際需求,以信息化科學技術為引領,以創新服務為主導,積極探索、研究、運用物聯網、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引入RFID、虛擬化、二維碼、規則表單定制引擎及多種數據接口等技術,成功搭建了進...
新天科技深度研究:智能能源網時代的開拓者
公司產品涵蓋智能水表、熱量表、智能燃氣表及智能電表四大系列以及配套的系統設備和系統軟件,作為智能儀表及其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智能能源網中占據著核心地位,是“智能能源網”時代的開拓者。
美國推進家庭智能能源系統發展
消費者研究機構Parks Associates公司日前發布報告稱,美國居民的家庭生活日益智能化,特別是在能源使用方面。到2020年,60%的家庭有望安裝智能能源管理系統。
IFC 投資艾拉物聯網絡,推動中國智能能源
北京—世界銀行集團成員IFC近日以450萬美元投資美國科技公司艾拉物聯網絡(Ayla Networks),以幫助其擴大對中國消費產品和商用設備制造商的業務。